证监会牵头多部委联手向股市内幕交易宣战

网友热议

和讯博友:证监会:长征电器“三宗罪”不成立
和讯博友:证监会牵头多部委联手打击内幕交易
和讯博友:打击内幕交易需为证监会创造“执法环境”
和讯博友:证监会一日公布三案 内幕交易狙击战启

  为打击资本市场日益猖獗的内幕交易,日前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五部委联手作出部署和安排,力度前所未有。[详细]

  今年5月30日,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涉经济违纪被查,被查原因是涉嫌股票内幕交易,涉及的上市股票为中山公用。[详细]

最新报道 >> 更多

和讯调查

1.对证监会的捉鼠行动,对此你的态度是
赞同
赞同
保持中立
2.你认为证监会此次行动对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影响不大
3.证监会这次“捉鼠”行动对以后证券市场的规范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吗?
不能
不确定
  
名词解释

内幕交易

    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其它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泄露内幕信息,根据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向他人提出买卖证券建议的行为。
     内幕交易行为人为达到获利或避损的目的,利用其特殊地位或机会获取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违反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侵犯了投资公众的平等知情权和财产权益。内幕交易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功能发挥。

 

老鼠仓

    老鼠仓(Rat Trading)是指庄家在用公有资金在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
    中国股市的特色就是无庄不成股,而老鼠仓就存在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庄股当中。券商是庄股中的主力队员,利用自身具有融资的天然优势,从社会各方面融入大量资金坐庄拉升股票。

信披乱象大盘点
 
 
 
乱象一
 
乱象二
 
乱象三
 
乱象四

    高管信披前买股票涉嫌内幕交易。如佛山照明投资1亿的锂电项目提前一周在网上泄露,董事长庄坚毅也身陷“内幕交易门”,涉嫌违规而被调查。[详细]

 

    故意隐瞒重大事项。新潮实业实际控制人常宗琳早在去年9月就已去世,公司至今仍然没有公告,直到公司日前受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详细]

      市场利好政策提前泄露。这在高送转个股上表现的尤其的明显。高送转预案宣布前个股提前暴涨,宣布后又会普遍重新回落“见光死”。[详细]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乱象背后当然是为了“利益”二字。信披乱象四就是IPO明星股过度包装,上市后业绩变脸,股价步入漫漫熊途。[详细]
四大“乱象”典型案例大揭秘
案例1:涉嫌内幕交易主
 
案例2:隐瞒重大事项主
 
案例3:利好消息提前泄露主
 
案例4:明星股业绩变脸主
佛山照明
 
新潮实业
 
三一重工
 
汉王科技
主角:佛山照明
 
主角:新潮实业
 
主角:三一重工
 
主角:汉王科技
    佛山照明8月12日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庄坚毅、董事会秘书邹建平,分别收到证监会广东证监局...[详细]

 

    8月26日,新潮实业突然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一般投资者才知道实际控制人早已去世的真相。[详细]

      8月23日,三一重工(600031)推出10送11派1.3元的高分配预案,对于喜欢炒高送转的投资者。[详细]       今年3月3日上市的汉王科技(002362)曾经风光无限,41.9元的发行价,上市首日即炒高到82元收盘。[详细]
信披违规食物链条
环节一
内幕信息的第一知情人,无疑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及核心高管。如果在这个环节发生内幕交易,实际控制人或核心高管无疑是这一链条上第一环。作为内幕信息的源头,这一层面人物掌握的信息无疑是最权威的,甚至对内幕消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做到全局式掌控或预测。以重组为例,影响范围包括对重组的发布时间和发布方案,向监管层递交申请的时点以及对重组后续进程影响和预测。
环节二
“高管自己买了,第二环则轮到高管周围的亲戚和'权贵’人物了。”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透露,当他们从高管本人口中无法打听到内幕消息时,一般会采取迂回战术,试图从高管妻儿、舅子表亲等关系密切的亲戚处了解。如果上市公司要推进一项重大的建设项目,特别是事关地方经济利益的项目,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也会牵涉其中,而且通过内幕消息变相“行贿”在目前看来也是较为安全和易于接受的方式。这也是近年来地方官员频频牵涉内幕交易案件的原因之一。
环节三
如果高管及其周围的资金建仓完毕,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家公司的股价上涨,当然离不开大资金的推动。机构资金无疑是不二的选择。接下来,机构研究员就自然出场了。在调研过程中,获得高管“密授”后,从事内幕交易的研究员会利用自己和身边影响的资金(包括亲戚朋友、违规代客理财资金)建仓。
环节四
建仓后,研究员会利用所在券商或研究机构的名义写成一篇或数篇看好的研究报告,并在基金、私募等具有客户关系的机构内部小范围传播。等待这些买方机构建仓后,作为卖方机构的研究员就可以对外发布看好的研究报告了。
环节五
随后,公开发布后的研报如果有“料”,看好的其他外围机构会与研究员沟通,甚至亲自到上市公司核实信息,如果看好的内容得到印证,外围机构开始建仓。
环节六
伴随着股价异动,重大内幕消息开始广为扩散,内幕包含的项目也已经开始实施,此时经历了前期环节的买入之后,股价已经大幅上涨。
环节七
大批散户正是在重大内幕消息开始广为扩散时入场,而获利颇丰的内幕交易者们已经开始悄悄出货。
两次“捉鼠”行动惩罚措施对比
证监会谴责高氏兄弟证券并罚款250000元   特力A内幕交易案:“割肉”亦难逃处罚
    根据证监会公告,证监会早前调查高氏兄弟证券一名客户进行的衍生权证即日卖空交易,发现高氏兄弟证券的内部监控有多项缺失,当中包括 没有实施足够的内部监控程序,以侦察及防止任何即日卖空交易。[详情]       从表象上看,瞿湘内幕交易案是再小不过的案子:违法者从事了一笔没有盈利、反而亏损4万元的内幕交易,监管部门责其缴纳罚款3万元。然而,倘在市场逐步规范、健全的发展进程之中审视此案,则此小案却折射出两大问题。[详情]
     
证监会警告原两面针总裁岳江   联洲珠宝:私有化5人内幕交易罪成立
    中国证监会28日通过中国证券报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公告,对原柳州两面针(600249)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岳江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详情]       香港证监会3月11日晚间在其网站披露,前法国巴黎百富勤融资有限公司(现称法国巴黎融资(亚太)有限公司)副总裁马汉扬及其他四人,于本周三被香港区域法院裁定内幕交易罪名成立。[详情]
     
证监会对沈昌宇开555万罚单   创兴置业涉内幕交易 融通案属个人问题
    证监会8月27日披露,日前已认定沈昌宇利用其控制的多个账户操纵市场的行为,决定没收沈昌宇违法所得185.03万元,并处以555.09万元罚款。此次证监会查处了2007年和2008年间,沈昌宇利用所控制的多个账户分别操纵了深深房A及ST秦岭等股票。[详情]       根据日常监管发现的线索,2007年6月证监会对厦门创兴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讨论定向增发方案期间发生的涉嫌内幕交易问题进行调查。经行政调查发现,创兴置业第一、二大股东的控股股东——上海祖龙景观开发有限公司。[详情]
“灭鼠”之道
方式一
“七剑”出鞘“灭鼠”当用重典
  信披乱象层出不穷,这道原本为保障投资者利益设计的防线,在一部分人手中反而成为了伤害市场的利器。日前,上交所、深交所双双发文警示内幕交易行为,也宣告一场由证监会牵头的战斗直指内幕交易等顽疾。[详细]

  

方式二
严惩:刑事诉讼增强威慑

  信披乱象的软肋在哪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香港恒生管理学院院长苏伟文和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一致认为,应当学习美国和中国香港金融市场经验。[详细]

  

方式三
 “举证倒置”加快监管效率

  在内幕交易等案件中,取证的过程困难而漫长,可以说有很多触犯法律的人因为调查机构无法掌握充足的证据而逃脱了制裁。长期接触证券类案件的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远忠律师就曾向媒体表示,由于无权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详细]

  

“捉鼠”行动进行时
    
捉鼠行动一
 证监会布控全国捉鼠 严查券商基金合谋

  进入11月之后,监管层对市场的风险控制明显加大了行动的步伐。这样的行动也已经从基金领域进入到证券领域。

  11月16日,东方证券等券商收到上海证监局的例行检查通知,并很快接受了相关检查。上海证监局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虽然说是例行检查,但规模和力度都比以往大,而且比较突然。”[详细]

捉鼠行动二
 证监会捉鼠:三基金经理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继今年4月融通基金的基金经理张野“老鼠仓”案后,时隔半年,基金业再次曝出丑闻。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原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原基金经理韩刚、刘海三人,涉嫌违规违法股票交易,有关部门正在依法进行查处。 [详细]

捉鼠行动三
 证监会打鼠行动继续:中银国际一营业部总经理落网

  近日,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中银国际深圳营业部的某总经理在这次“严打”中落网,同时落网的还有该公司IT部门的一位负责人。

  据上述知情人士称,该总经理使用了自己的名字开户,并且在公司下单炒股被当地证监局通过IP地址查到。“已下达处罚通知,该总经理被罚款6万元。”上述知情人士称,中银国际此次出事,应该是有人举报,毕竟,券商行业工作人员炒股行为目前非常普遍,一般监管部门很难精确查到某个人。[详细]

 捉鼠的好处

  齐鲁证券分析师张巍认为,管理层严打内幕交易,虽然会对短期内大盘的走势构成影响,但从长期看,却是重大利好。

  很多投资者都深有感触的是,今年以来虽然个股非常活跃,但中小投资者普遍不怎么赚钱,甚至很多人亏损。抛开大盘涨跌的细小层面,站在更高的层面看,中小投资者的钱其实都是被那些参与内幕交易的资金赚走了。

  随着中山公用、凯恩股份之类的内幕交易事件越来越多,股民投资者的亏损也会越来越大。可以明确的是,如果不严厉打击股市中的内幕交易,那么即便重新起一轮大牛市,中小散户恐怕也赚不到钱。 [详细]

和讯微博网友热议
    网友讨论:“捉鼠”行动再次升级能给证券市场带来什么?
用户名: 密码: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和讯通通知我
注册 全部评论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