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热议 >> 更多
- 结语
- A股市场的一大弊端就是难言公平,也正因为如此,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才常常遭遇“被鱼肉”的命运。前不久,市场纷纷呼吁暂停新股发行,但被监管部门以“市场化”的理由挡了回去。对于ST类公司股价的涨跌,却人为地设置不公平的涨跌幅制度,这是不是也有违“市场化”的原则呢?
支持:风险警示板保护股民利益
继建立、完善退市制度之后,设立“风险警示板”再度为充斥A股的“炒差”之风敲响了警钟。人们期待着,持续的制度变革能让投资者学会“用脚投票”,并通过压缩绩差股的生存空间,引领A股完成向价值投资的“结构转型”。 [详细]
有投行人士认为,“上交所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正是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出发,通过交易机制的调整,让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散户,能够充分意识到ST股和*ST股炒作的风险,避免遭受无谓的损失。” [详细]
由于长期投资理念和分红文化的缺失,长期以来“低买高卖”成为A股主要的获利模式。在偏听偏信、盲目跟风的过程中,许多普通投资者曾付出惨痛代价。上交所“风险警示板”因此被视为向“炒差”者敲响的又一记警钟。 [详细]
这对ST股是一个利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打击投机者对垃圾股的过度炒作,鼓励垃圾股股价向下回归。这将有利于迫使投资者学会对垃圾股“用脚投票”;有利于场内“准退市股”的股价与新三板退市股对接。这是对1元退市标准细则的进一步落实与配套。[详细]
反对:风险警示板有违公平
市场人士扬韬指出,突然出台的此项实施细则,对原有交易体系下的股票一刀切,导致B股及ST类股大面积跌停,投资者损失惨重欲哭无泪。“这种反市场做法值得警醒!谁来保护无辜投资者利益?为什么在层层审批的前提下,到了市场就要投资者自己负责?”[详细]
将绩差公司一棍子打死,甚至利用行政手段对其并购重组设置限制,不仅影响市场的正常交易,也对目前正在艰难推进的经济结构转型形成了反作用力。新的涨跌幅制度,尽管只在其准备开设的风险警示板这个相对较小的范围里实行,却已从根本上颠覆了市场的公平秩序。[详细]
在不对称涨跌幅的背景下,今后更多ST类个股、业绩不佳的低价股等纷纷跌进面值将不会是什么新闻。触发条款固然应该退市,但通过制定规则的方式,导致众多上市公司“被退市”,这是否公平?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是否公平?这值得商榷。 [详细]
从此前不设涨跌幅限制到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以及对于ST类个股的“区别对待”,至少监管对于同类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上是公平的,但《细则》却明显造就了ST股交易的不公平。既然ST类股票涨幅限制为1%,那么跌幅限制也应是1%;或跌幅限制为5%,涨幅限制也应为5%。 [详细]
分析人士认为,降低“壳”价值比设立“风险警示板”更重要。遏制垃圾股炒作,不仅需要在交易环节“出重拳”,更需要在发行体制和重组制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只有降低“壳”价值,才能从根本上压缩垃圾股借重组进行炒作的空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