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创业板指数创历史新高之声不绝于耳,一边是对创业板业绩无起色的担忧,创业板已经陷入了从高估值到严重泡沫化的阶段。在筹码有限的情况下,越涨越买,追涨的人越多,又导致了更迅猛的上涨。局部的资金富集效应之下,A股主板股票波澜不兴,创业板却脱缰而去。
一位券商策略研究员认为,若按照合理估值来计算,创业板指数早就该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了。即使很多公司因为重组、并购等因素预期估值有所提升,也已经被透支。因此,创业板随时可能出现泡沫破裂,仅需要一个触发因素。
近期创业板新高秀再度呈现常态化上演的趋势,随着个股“芝麻开花节节高”,创业板的市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创业板市值已从8月底的1.37亿元增至昨日的1.55万亿元,而这个数字在2011年底为8000亿元,不到中石油市值的一半。[详细]
据统计,创业板指数自去年12月以来涨幅高达130%(截止2013年10月14日),而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仅涨了12%左右。创业板的神话依然在上演。尽管各大机构一遍又一遍警示风险,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也并未带来太大惊喜,大盘股借助自由贸易区、发行优先股、民营银行等各种概念受到资金轮番追捧,不过相当部分投资者憧憬的大小盘股风格转换依然并未到来。[详细]
数据显示,创业板、沪市主板、深市主板、中小板以及沪深300前三个季度(根据业绩预告进行测算)的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30元、0.59元、0.15元、0.29元、0.58元,在这几类公司中沪市主板的每股收益最高,平均达到0.56元,其次为沪深300,创业板排在第三;再看这些公司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度,深市主板公司增幅最高,创业板也排在第三。[详细]
理由一:缩量上涨。8月份以来,创业板指数缩量上涨,量价背离越来越明显。[详细]
理由二:业绩考验,“伪成长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度,深市主板公司增幅最高,创业板也排在第三。[详细]
理由三:IPO重启压力。创业板尚未经历过IPO重启。根据后两次IPO重启对中小板的影响,中小板短期2个月内估值会受一定的冲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