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京东、网易领衔赴港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家”都有哪些好处

2020-06-10 07:21:45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郭璐庆

  [ 互联网教育机构有可能是此轮回港上市的主力军之一。按照港交所二次上市规则,统计显示,符合条件的教育公司包括好未来、新东方,以及在线教育龙头跟谁学。 ]

  “回家”——将是中概股未来长时间的关键词之一。

  继阿里巴巴、网易、京东陆续回归港股后,携程、拼多多、好未来、新东方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不断。

  在瑞幸咖啡造假事发、美国监管机构对外国在美上市公司的一系列表态和新规后,一些中概股优秀公司也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程度的牵连。而实际上,中概股回归,对其在融资、估值、股票流通、市场认可等方面未尝不是好事。

  有资深中概股业务人士称,目前看到回港二次上市的以头部网络科技公司为主,二次上市比起私有化后回归上市的资金、时间成本也低很多。在美中概股上市公司私有化要面对投资人诉讼、董事会审议通过等复杂程序,二次上市相对节省了各种成本。

  赴港上市热潮

  不论是京东还是网易,投资者表现出对其回归的高度热情。6月8日开始的京东招股,获得积极的认购反应,国际配售及公开招股都录得超额认购。统计券商数据,京东首日吸引散户投资者孖展(保证金)认购额420亿港元,超额认购倍数近26倍。

  截至6月9日下午15时,累计孖展额达到443.7亿港元,以公开招股部分占15.69亿港元计,相当于超额认购约28倍。以8日京东的美股收市价格计算,其港股招股价溢价仍达2.9%。

  此前的6月2日,截至当日20点通过富途证券认购网易港股新股的总金额为64.02亿港元,综合券商数据,网易已获融资认购额约293.04亿港元,超购倍数为45.16倍。

  除了网易、京东,携程、拼多多、好未来、新东方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也不断传来。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教育机构有可能是此轮回港上市的主力军之一。

  第一财经了解到,港交所于2018年修改二次上市规则,以大中华为业务重心的公司在港实现第二上市,可保留现行VIE(协议控制)结构及不同投票权架构,但必须在纽交所或伦交所等英、美市场上市并至少两年保持良好合规记录,且市值不少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及最近一年度收益至少10亿港元。

  按照这个规定,统计显示,符合条件的教育公司包括好未来、新东方,以及在线教育龙头跟谁学。

  “互联网教育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尚不高,普遍存在募资的需求,而且好未来也带起了教育股的估值,互联网教育机构赴港募资,主要是为了提升机构知名度和募资后用于扩充市场份额。”北京某互联网教育机构人士称。

  不过,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阮万锦认为,在美国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非公开发行股票等二次融资渠道依然畅通,对于小型科技公司和材料、房地产、工业、公用事业、医疗保健等行业的公司,回港二次上市带来的中介机构等发行费用的增加也要予以考虑,并且目前经济环境下,材料、房地产、工业等领域企业不一定有二次融资的必要。

  回归的“诱惑”

  不论是外部环境因素,还是自我发展需求,回归对中概股都有着莫大(博客,微博)的吸引力。

  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若外国发行人连续三年未能遵守PCAOB(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将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由于中国法律对PCAOB获取中概股审计底稿存在一定约束,市场对美股中概股摘牌的担忧加剧。

  “《外国公司问责法》等美国监管规则和中国《证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关于审计底稿接受PCAOB日常监督检查的矛盾暂时难以调和,加上香港联交所对同股不同权、上市条件等监管放松,都会激发更多在美中概股上市公司回港二次上市热情。”阮万锦在受访时表示。

  另外,也有消息称,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正计划针对部分市场设立上市新规,包括提升IPO最低集资要求,以及对审计师采取更为严格的要求。虽然条款并未明言是针对中国,但按目前数据来看,中概股受影响将最为严重。

  但事实上,即使不考虑监管风险,中概股回归仍或是大势所趋。

  过去规定下,AH市场上市制度限制未盈利、同股不同权等公司上市,部分优质“新经济”企业只能选择赴美上市。2018年以来,AH市场对于“新经济”公司上市的条件逐渐放宽,制度层面已不再存在限制。

  对中概股而言,回归将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投资者偏好引发的估值偏差。

  “港股本身的估值不高,但对于科技类企业却往往能给出较高的估值。回港上市后这种套利空间也是推动中概股回归的一大主要动力。”在北京一位港股基金经理看来,中概股有机会通过“私有化—再上市”的路径回归,从而大幅提高企业的估值水平。

  “对中概股公司而言,二次上市可以再次融到资金开展业务,同时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也能大大增强,所以从公司角度来讲,是合理且有利的事情。”上海雷根资产总经理李金龙也对第一财经表示。

  港股国际化程度高、政策制度完善、鼓励新兴科创企业上市等因素,也使得港股成为中概股回归的第一站。

  随着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科技公司估值及盈利增速将大概率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也会大大增加港股的活跃度。

  “中概股回归后,香港的股票标的会更加丰富和分化,我们有参与港股二级市场的计划。另外,我们比较看好最初几轮中概股回归的港股打新,以及中概股回归可能带动的同行业或A股相关股票的短期行情。”李金龙说。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