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观察丨转折点上的华海药业

2020-10-14 21:03:00 和讯名家 

  作者:像 海

  来源: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

  在今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医药行业迎来了大爆发,然而资本市场的炒作终归是事件和情绪驱动,从长远来看,企业的发展还是要回归其自身价值。就目前国内“集采政策”,医药行业不少公司,尤其是仿制药企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甚至是生存危机。

  当前局面下,华海药业(600521,股吧)作为原料药及仿制药企业,短期内“集采”虽并未动其筋骨,但长久下去仍不是办法。创新药,或许能成为拯救仿制药企的一根救命稻草。而华海能否搞好新药,走出仿制的局限和瓶颈,对其市值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全产业链布局成本占优

  集采也存在隐忧

  华海药业主要从事多剂型的仿制药、生物药、创新药及特色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发展过程中,将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制剂领域延伸,形成原料药+制剂垂直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在制造成本上具备压倒性的优势。2018年,伴随国家开始推行“4+7”带量采购政策(又称“集采”),仿制药企们犹如噩梦降临。而华海药业似乎是“一股清流”,2018年至今的三轮“集采”,凭借其成本优势累计中选18个产品,这对于其过去主攻海外市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增量市场。

  近期华海药业发布三季报预告,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在8.2亿-8.7亿,同比增长约60%到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在7.5亿-8.2亿,同比增长约100%到120%。

  公司也对业绩增长原因做了解释,主要是“集采”利好影响以及欧洲沙胆类原料药的解禁,由此可见集采对华海药业的业绩提振是十分明显的。

  目前,虽然“集采”对华海带来不少好处,但是“集采”推行后药价降幅惊人的杀伤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素有“南华海,北齐鲁”的说法,杀价凶猛堪称“价格屠夫”,我们梳理了第三轮几个齐鲁产品的降价幅度。

  通过上表可看出,“集采”的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如果所有仿制药企都按这样的价格继续拼杀下去,那么,华海离“冬天”也就不远了。如此看来,华海的这条“集采”路其实也是布满荆棘,暂时的增量市场,并不能带来永远性的增长,那么它又该如何突围?

  2

  创新药打开市值想象

  “缬沙坦杂质事件”影响正在消退

  目前,市场对华海药业的估值主要体现在原料药和制剂,但未来能为公司打开市值想象空间的,是创新药。

  资料显示,截止目前华海药业在研新药共14个,其中4个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根据半年报,现有2个生物类似药完成I期临床试验,HB002.1T项目启动IB/2期临床,HB002.1M项目完成两个新适应症的临床IND申报。HB0017项目获得中美双报临床批件。小分子创新药方面,公司正在进一步推进HHT101、HHT201项目临床研究工作。细胞免疫疗法和基因治疗方面:建立针对肿瘤的CAR-T平台和基因病治疗平台,实现研发领域外延式拓展。

  ▲主要研发项目基本情况

  而以上这些新药管线中,许多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可期,比如9月25日新获批临床试验的“HOT-1030注射液”是一种以CD137(4-1BB)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拟用于为实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目前均尚未上市,最前沿研发状态处于临床Ⅱ期研究阶段。又比如已处于临床二期的“HHT-101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目前这个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百亿,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华海药业虽然已经有仿制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盐酸舍曲林片”,但还是继续投入该领域的新药研发。

  多数人都被华海药业原料药和仿制药的“光环”所遮挡,殊不知,公司2019年研发共投入5.47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16%,研发投入巨大。此外,公司还与上海君实生物达成HOT-1010项目的合作开发协议,这对加快公司在抗肿瘤治疗领域的开拓也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缬沙坦杂质事件”让华海药业遭遇了一次“滑铁卢”,因欧盟称“沙胆类”产品检测出致癌物杂质,其产品被欧美实施了禁令,致使公司当年计提了近4.14亿元的赔偿损失。而2019年末,华海药业发布了“关于缬沙坦原料药恢复欧洲药典适应性(CEP)证书公告”,这意味着欧洲市场迎来了“解禁”,美国市场因为疫情还需要等待FDA现场检查,禁令一旦解除,后续有望带来几亿元的“增量”收入。

  随着新冠疫情的催化,中国作为原料药制造大国将会从中受益,而竞争对手印度目前正遭受疫情的巨大影响,这对华海药业来说,更是提振了它的原料药需求。也许新冠的影响一两年甚至更久都不会彻底消失。那么,华海将有望通过原料药及制剂的一体化优势,借助“集采”和“新冠疫情”这样的“机遇”获得可观的利润收入,进而加注投入到新药研发。它比起多数的创新药企将多一道“护身符”,借助这道“护身符”“东突欧美、西争印度、下延制剂、上扩新药”,最终实现向创新药企发展的一次“华丽跳跃”,公司的市值想象空间也将彻底被打开。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