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升继续All in 面板

2021-04-20 20:43:52 和讯名家 

导语:4月13日TCL科技(000100.SZ)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预计在23—25亿之间,较2020年同期增幅4.7-5.2倍。

但预报发布后,当日股价略高开后反而下跌至每股8.83元,市场所谓何事?面板行业景气改变,内地行业双雄崛起的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2020年,对于李东生领导下的TCL科技在A股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是颠覆性的一年。

从自身来说,TCL集团完成了家电资产与面板制造资产的彻底分离。在A股上市的TCL科技成为以面板研发、制造和销售一体化的大型科技集团,并在2020年下半年鲸吞了在半导体产业中有相当地位的天津中环集团,进而成为国内不多的跨半导体、显屏制造等重资产领域的科技企业。

而在TCL发生内部裂变之时,面板行业也在迎来景气转折点。此前,全球范围内面板供需结构总体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主要分布于日韩、台湾和大陆的诸多面板厂商产品售价一直处于成本线上下,大家都在苦苦挣扎。到了2020年,高成本的韩国三星、LGD两大厂商出于战略考虑,传出有意退出面板市场,有心人计算,这一变化将使此后面板产能总体处于偏紧状态。

这一根本性变化,加之2020年的疫情影响了面板产业的供应链,使产能开工有所不足,所以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终端的面板产品价格出现了持续的上涨行情。包括TCL在内的国内各大面板厂商,以及行业上下游的供应商,终于迎来了好年景。

市场的这种变化,当然在TCL的股价行情中得到了体现。2020年,TCL的股价从最低点的每股不到4元人民币,涨跌有致地形成了翻倍,到一季报发布之时,股价进入了8.5-10.5元之间的震荡箱体。

有相当数量的A股上市公司2021年一季报呈现的高增长,其实不是常态。因为它们对比的基础是2020年一季度的数据,众所周知,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大批A股上市公司在生产和销售两端都倍受打击,业绩非正常下滑。有经验的投资者很清楚,像TCL这样的企业,其一季报中4-5倍的增幅,参考意义不大,要看的反而是环比。2020年四季度TCL净利也是20多亿,因此一季报呈现的数据虽然有增长,但增幅不大,这才是真实的情况。

略低于市场资本对业绩的预期,加上TCL即将实施总额为120亿的定向增发,所以历来对股本扩张有厌恶感的A股投资者减仓TCL,也在可预期范围内。

总体来说,TCL决策团队保持了对市场的敏锐感知,也继续秉承了“开放透明”的一贯作风。在一季报预报出台前,董事会预判当下市场会对公司120亿定向增发有疑义,因此由董秘出面召集电话会议,专门向机构投资者解释为什么要定向增发、资金用于何处等一系列问题。

在此电话会议之前,财经无忌已经了解TCL将在既有的七条生产线外,再投建T8和T9两条生产线,也估计到这120亿定增就是投入这两个项目,对此也确存疑问。因为众所周知,面板产能一直过剩,去年才刚刚有所好转。TCL这般大手笔投资产能,不是又把整个行业重新拖回过剩期?

据网上的这次电话会资料,TCL董秘的解释相当有针对性。他指出,TCL这两条生产线,其产品主要集中于IT屏,公司看到行业内IT屏既有生产线已处于老化期,寄望通过新投资生产线的效率提升,实现对老旧生产线的淘汰,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同时,由于TCL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接近65%,靠近了杠杆控制水平,所以董事会才决定通过定增扩大资本金,而不是增加债务来完成投资。

作为公司观察者,财经无忌此前一直对面板行业有关注。从历史看,内地的京东方和TCL双雄之所以崛起,主要在于通过成本竞争力淘汰三星和LGD这样的高成本厂商,实现了LCD面板向内地的集中。而要进一步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台湾厂商手里的巨大产能,无疑是下一个目标。

实际上,TCL董秘的这个电话会,实际上已经含蓄地把剑锋所指表达了出来。因为台湾面板厂商此前的优势,就在于与下游的笔电和PC厂商形成的供应关系,IT屏就是传统他们的优势所在。

但产业界上下游关系中的最大竞争力,是产品的性价比。TCL的这个表态,明确地表达了未来公司在IT屏领域内的竞争策略:通过投资新生产线的先进性,发掘其中的效率和产品柔性化优势,在性价比和响应速度上与台湾厂商竞争,进而尝试重构市场格局。

应该说,这一策略体现了以李东生为首的TCL管理团队相当的自信和对产业进程的洞察。因为近年来,随着国内IT领域的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当初台湾厂商在内地市场上一支独大的局面已经改变,上游显屏厂商的供应关系,也确实到了有所改变的时机点上。如果TCL的T8和T9能如期完成,并顺利量产,董事会的这一战略,是有可能实现的。

财经无忌认为,在战略确定后,TCL这一投资的看点,其实已经转化对这家企业团队执行力的观察。但看来A股的机构资本还没有完全解除疑虑,因此现在TCL科技的股价,会有一段时间处于震荡箱体的底部区域。

国内市场资本,尤其是机构资本历来求稳,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变化感知并不灵敏。对投资者来说,这其实构成一种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实际上,TCL在完成资产重组之后,在显屏产业已经呈现全面的突破态势。

首先是它的决策团队优势。市场一般认为,李东生和杜娟领导的TCL决策团队,曾经有过跨国并购失败和家电股价长期低迷的历史,所以并不让人放心。但在财经无忌看来,恰恰是跨国并购的失败经历,锤炼了李东生钢铁一般的意志。此前十年在他领导下TCL逆市大手笔投入显屏的持续毅力,就充分显示了这种变化。

观察TCL集团重组之后,TCL科技的一系列动作,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决策团队的刚毅决心。无论是在OLED上的技术变革、在MiniLed上的快速推进;还有在MicroLed方面的持续开放合作和投入,TCL已经在技术前沿上全面切入了三度地平线的各个方向,建立了“应用一代、储备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矩阵,而且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而在直接与企业盈利相关的制造环节,TCL以往的七条生产线,除了一直满产满销外,成本控制和优化动作不断,尤其是与集团内下游家电业务的协同,则是其他的显屏厂商很难形成的优势。财报数据称,2020年TCL彩电全球销量为3450万台,这给TCL科技的显屏提供了难得的基本盘,它不仅可以保证TCL的屏幕始终保持规模效应之上,而且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

下游家电业务的壮大,使得TCL科技在未来的竞争中从容尝试新一代显示技术产品的市场反应,换句话中,只要决策团队始终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那么可以预期的是,技术升级越多,TCL通过新技术产品实现协同,扩大市场份额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这种产业上的优势,较之于TCL科技当下不到1400亿的市值,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安全垫——如果还不能说是无风险套利的话。

当然,投资是看未来的。在任何一个企业,体现这种未来能力的,无疑是市场策略。因此TCL战略层将如何开拓未来市场,也是重要的看点。

实际上,在2021年年初,李东生和TCL高管团队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示,未来公司的市场策略,将高度聚焦于商显领域,包括新技术带来的办公显示和商用显示。

如果把显屏市场做一个切分,那么传统的家电、IT、手机等显示市场特征是大规模、低利润率,体现的企业竞争力主要在于成本控制;而包括汽车、办公和商用显示,考验企业的则是定制化生产、快速响应和品质优化。显然,后者的产品利润率也远高于前者,并且是市场规模的主要增量部分。

所以观察市场的动向,TCL决策团队的市场策略,也是积极而且有相当进取心的。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财经无忌认为,TCL当下的态势,是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科技型企业生机勃勃的局面,李东生和他的团队走得很稳。

财经无忌曾在内部讨论过一个问题:“二十年前,你家有几块屏?现在有几块?”

财经无忌认为,这个问题其实体现了显示市场的赛道优势。从长期看,每个消费者都能体会到,当初一家普遍只有一块电视屏,而现在,从电视屏、电脑屏、IPAD屏到手机屏,家电智能控制小屏、汽车中控屏,显屏已经不知不觉地大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这个趋势,正是李东生当然不顾一切要投入显示市场的根本原因。在2004年时TCL开始投资显屏生产之时,“缺芯少屏”还是国内制造的一个痛点。通过十六年的耕耘,现在显屏产业已经开始向中国内地集中,成为国内的一个朝阳且优势产业,而TCL则已经发展成为“面板双难”中的一员。

因此,在财经无忌看来,过于关注TCL在2021年能不能挣100亿,或者它的一季报是否有30亿盈利,其实是短线趋势投资者的行为。就长期的价值投资者而言,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一家在朝阳产业里已经取得领导地位,而且还雄心勃勃要发展产能、新技术,同时还试图拓展半导体赛道的公司,其市值能否超过1500亿。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短期而言并不确定。因为虽然现在在箱体震荡,但TCL股价的这种走势,其实是可以预期的。2020年,TCL突破每股7元价格水平,用了差不多大半年时间,而且也出现了反复震荡,足以证明它还没有被市场抱团。换句话说,短线资本没有试图做它的庄来与散户博弈。因此在A股大盘资金并不丰裕的当下,这种股价表现也属正常。

那么长期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