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憾失开门红 机构乐观期待2022

2022-01-05 08:58:34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梁冀 2022年首个交易日,A股憾失开门红。至1月4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632.33点,微跌0.20%;深证成指报14791.31点,微跌0.44%;创业板指报3250.16点,跌2.18%。两市合计成交12663.24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4.6亿元。

盘面上看,中药、医药商业等个股强势拉升,猪肉概念股牧原股份(002714)(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温氏股份(300498)(300498.SZ)、天邦股份(002124)(002124.SZ)和正邦科技(002157)(002157.SZ)涨幅均超过5%,而半导体、储能、光伏、锂电池概念等集体回落。

从盘面看,虽然大盘整体翻绿,但上市公司涨多跌少(上涨3299家,下跌1242家),创业板多只医药权重股下挫拖累指数表现。

赛道股调整

今日,创业板指跌幅超过2%,其前五大权重股全线下挫。宁德时代(300750)(300750.SZ)、东方财富(300059)(300059.SZ)、迈瑞医疗(300760)(300760.SZ)、亿纬锂能(300014)(300014.SZ)和阳光能源(300274.SZ)分别下跌3.25%、3.37%、10.22%、5.63%和7.13%。

从全市场板块表现看,申万一级行业显示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板块领跌,跌幅分别达到3.14%、1.84%和1.30%;农林牧渔、传媒和综合等板块领涨。权重股表现看,迈瑞医疗、药明康德(603259)(603259.SH)、北方华创(002371)(002371.SZ)、宁德时代等权重股带领指数下跌,盐湖提锂、CRO概念、大基金持股等板块受挫。

申万一级医药生物今日下跌1.30%,但逾20只个股尤其是中医药股涨停。其中新光药业(300519)(300519.SZ)涨幅超20%,上海凯宝(300039)(300039.SZ)、佐力药业(300181)(300181)等13只医药类个股涨幅达到10%或以上。

消息面上,2021年12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报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加强中医药服务价格管理、将适宜的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及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政策和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等意见。

不过,医药赛道中多只权重股股价重挫。截至收盘,迈瑞医疗股价大跌10.22%,,收报341.88元,市值4156亿元;泰格医药(300347)(300347.SZ)跌7.25%,收报118.54元,市值1034亿元;康龙化成(300759)(300759.SZ)跌5.74%,收报133.16元,市值1058亿元。

长城证券研报认为,总体来看,在国家政策的全方位支持下,中医药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支付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中医药行业发展。

山西证券也分析认为,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中医药地位提升至前所未有高度,预计随着行业格局持续改善,国内疫情防控良好,以及中药材价格上涨带动下游提价等因素推动下,板块业绩或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平安证券看来,市场短期仍以博弈震荡为主,稳增长主线的相对性价比抬升。当前A股处于业绩真空期,板块高低切换明显,资金整体处于观望阶段,仍需等待2022年新的业绩增长点和政策发力点。

机构乐观预期2022

虽然今日市场以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收盘,但对于2022年A股走势,机构们还是保持乐观。中信证券(600030)认为,2022年A股运行将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机会较多,下半年相对平淡。上半年政策重心在稳增长,建议聚焦优质蓝筹崛起;下半年政策回归常态,建议聚焦相对景气的板块。

招商证券分析称,A股运行受信用周期影响较大,2022年三季度将会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全年将呈现“前稳后升”的走势。盈利方面,2022年整体A股盈利增速仍延续逐季放缓的趋势,不过,进入下半年后将会收敛。

国泰君安判断,上证指数将在3300点至3700点区间震荡,破局在2022下半年。“2022上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性下降,春季躁动有望接棒跨年行情。但春季躁动行情之后,经济下行和盈利压力将进一步凸显,同时宽松政策预计将比过去具有更强的定力与克制,因此市场上升势能或将受到短暂约束,预计将重回区间震荡格局。2022下半年,伴随经济缓步走出压力区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预计市场将逐步回温。”

华兴证券1月3日发布《2022年度中国经济与市场展望》,认为中国将在“二十大”前将稳增长作为政策的重中之重,有机结合各种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以稳预期、扩内需、保供给。2022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稳定性较强、确定性较高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的加速增长、消费复苏以及出口持续向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成为助力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和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对中高端制造业、科技发展和绿色投资的政策支持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平衡点,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动力转换、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不过,报告也指出,受监管压力、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负面因素影响,情绪修复和估值扩张的空间仍可能有限,部分抵消中国股票盈利增长对市场表现的贡献。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