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蓝思科技业绩预“囧”背后:长期主义者的升维阵痛?

2022-02-09 16:04:15 财联社 

财联社(长沙,记者李谨记)讯,虎年开春首个交易日,消费电子龙头蓝思科技(300433)(300433.SZ)大跌11.12%。显然,对其在春节前预告的净利润下滑5成消息,市场信心受到不小的冲击。

消费电子行业的特点,多呈“前低后高”,往常下半年正是旺季。而2021年初,蓝思科技刚做完一轮150亿元的定增,按理说巨额融资到手,产线产能扩张,财务负担减轻,公司理应有更好的表现。因此,蓝思科技的净利大幅下滑业绩预告着实有些意外。

公司显然也考虑到了净利剧降对市场情绪的冲击,在1月28日的业绩预告中列出了包括疫情和缺芯影响的7大原因。2月6日,董事长周群飞在内的一众高管又抢在开盘前召开电话会,向160多家机构投资者解释,公司基本面没出问题,财务健康,业务和客户都没有问题,净利失速不过是着眼未来从长期经营出发所经历的阵痛。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长短期悖论”

从19Q3到21Q3,蓝思科技已经实现连续8个季度的盈利,且幅度还不小,市值也在2021年1月突破了1500亿元。

1月28日晚间,蓝思科技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净利为20-24亿元。此前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32.97亿元。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稳定增长,但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59%-51%。

如此急转,着实让外界震惊。蓝思科技Q4乃至刚刚过去的2021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作为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双龙头,是陷入了新一轮客户“产品大小年”的周期波动?还是只遇上偶发因素共振下的升维阵痛?

经向2月6日参会投资者了解,结合公司会后发布的调研纪要,财联社记者看来,蓝思科技的遭遇,其实是制造业上市公司容易“患上”的悖论:为了未来,经营上企业需要加大投入,超前研发,布局产能,以抢占客户,扩大优势。但在财务上,这些举动短期内会增加成本,摊薄利润,进而影响股价。

财报披露是每3个月一次,但公司经营却需要长期主义。

因此,如何平衡好短期财报和长期经营,如何兼顾好客户需要和投资者期待,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不是一道好做的选择题。显然,蓝思科技如今就碰到这个问题。

依据公司的披露,总体来看,蓝思科技Q4的降速,主要系五方面的原因。

一是新冠疫情影响,比如因疫情导致上游光学元器件的阶段性短缺,比如越南疫情导致本该去年四季度交付的部分订单交付被迫延后。

二是缺芯。相比具有自研芯片的苹果,缺芯给国内安卓系产品厂家带来的影响尤其明显,而安卓系的订单在蓝思科技的业务构成中也占比3、4成。“湘潭园区的手机组装新业务,就因为缺芯,一度开开停停的,没有达成预期。”

三是收购过来的泰州可成可利两个公司的整合。周群飞说,将泰州公司收购过来后,输出蓝思管理模式,将两个公司合并成一家,分为泰州一园和二园。人力结构方面,将以前外派为主的3个月临时用工模式,转换为稳定性更高的蓝思科技自属员工。公司还新建了泰州三园,以满足多个客户的需求。

与此同时,蓝思在泰州还新建了研发平台,以提前介入客户需求共同开发,并实施产线自动化改造。这一系列着眼长远的举措,无疑都需要不菲的投入,也都会增加短期的成本,减少当期利润。

四是加大了产能布局和研发的投入,并给基层员工涨薪。2021年,蓝思科技长沙黄花和湘潭园区相继开园。有参观过这两大园区的投资者反馈,作为募投项目的新开园区规模甚大,产线设备也极先进,为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布局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去年9月起,蓝思科技给基层员工实施涨薪。考虑到蓝思科技的人力规模,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是去年三季度全国多地发生的限电,也给多地布局的蓝思科技带来了产能受损、人力流失和良率波动。

从这五大原因来看,蓝思科技的净利下滑,更多是因为长远布局的投入和缺芯、限电等偶发的外在因素所致,而非所在行业最为担心的客户抛弃或“砍单”。

或因于此,公司在2月6日跟投资者交流时,开场即表示去年的营收是有稳定增长的,尽管上述因素短期内对公司利润造成了一定波动,但是财务状况和基本面仍然良好,资金储备充足,现金流健康,没有采取非常规手段粉饰业绩。

能否打好“翻身仗”?

其实蓝思科技面临的“悖论”,在制造业并非孤例。作为制药装备龙头的楚天科技(300358)(300358.SZ)从“冷板凳”到“翻身仗”的经历或许颇具参考价值。

楚天科技董事长唐岳,本着“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经营理念,在产品研发投入和厂区产能扩建上喜欢大手笔布局。公司2014年上市以来连续实施了多次战略并购,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厂区也扩大了一倍不止。

这些动作和布局,给公司利润形成了不小冲击,公司股价也一度落入低位。但在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时,由于公司的研发和产能超前布局,唐岳抓住了机遇,楚天科技营收和利润分别从10亿元级别和一个亿左右,跃升到了50亿级别和5个亿。公司市值也在2021年实现翻倍。

唐岳“板凳要坐十年冷”式的坚守,周群飞也有过类似的表述。她曾多次讲过,自己是一个有危机感的人,“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

2月6日的调研纪要也显示,管理层对 2021年的外部不利因素和自身不足之处,内部已有检讨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周群飞并表示对公司依然深具信心,说会争取在 2022年有好的表现。

那么,管理层的信心来自何处?从大的方面来看,公司所处的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主赛道,依然“坡长雪厚”。

作为蓝思科技的大客户,随着iPhone13的热销,苹果2022财年第一财季(2021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为1239.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49%,创下单季新高。

新能源汽车方面,韩国汽车研究院2月7日发布《2021年电动汽车销售业绩及市场动向》报告显示,去年全球纯电动车市场销量为471.7728万辆,同比大增112%。

作为蓝思科技客户的特斯拉,去年共售出92万辆车,仍为全球销冠。而蓝思科技的另一批新能源汽车客户,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也在2022年1月也均创出交付新高。

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为298.9万辆,市场渗透率为14.8%。乘联会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市场渗透率会在22%左右。

缺芯依然是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一个潜在的风险。但美国和欧洲都分别在推进520亿美元的《2022美国竞争法案》和430亿欧元的欧盟芯片法案,上述法案重点都在加大芯片的产能。

如果赛道不是问题,那么蓝思科技能否抓住机会?调研纪要显示,公司管理层认为,2022年有信心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等领域实现较高增长。

一位曾到蓝思科技多个园区实地走访的参会投资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募投资金的投入,2021年黄花园区新开5个园,湘潭园区手机组装业务成熟运营,加上泰州园区“脱胎换骨”的整合,以及去年大规模的研发打样今年将进入量产,蓝思科技已然蓄势。

该投资者分析,新能源汽车领域,蓝思科技已从中控组件、B柱、显示屏渗透到了充电桩、天幕玻璃等更多产品,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能有50%以上的增长。

而智能穿戴方面,随着智能手表功能越来越多,对玻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玻璃加工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再加上VR\AR等项目产品,该投资者认为,蓝思科技若能抓住机会,智能穿戴项目上2022年实现80%-100%的增长也不是没有可能。

周群飞在电话会上表示,公司去年在人力结构上的改革已初步见到成效。“泰州园区正月初四就开工了,员工到岗率达到了75%。浏阳园区正月初六到岗率到了85%以上,这是过去几年以来最好的表现,对今年春节后生产经营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不过该投资者也建议,公司21Q3财报与Q4的巨大反差,说明在统筹协调管理上依然存在提升的空间。

“公司可以引入更多人才,而且需要实施更为长远的激励制度,以鼓励整个管理精英团队更协同地运作,确保公司的经营在保持灵活性的同时,更可预期。”

他认为,公司2个多月前公布了3亿元的回购股份计划,“目前看到的进展公告,实施不到3000万元。在市场情绪悲观的时候,公司应该显示担当,实施力度更大的回购。公司着眼长远经营并没错,但维护好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其实也有助于公司的基业长青。”

股价方面,在经历2月7日的大跌后,蓝思科技近2日收红,2月9日报收15.59元,涨2.63%。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