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灵深瞳与10余家机构交流 智慧金融领域是目前最大收入来源,轨道交通行业长期值得投入

2023-09-18 10:29:09 和讯网 

  格灵深瞳董事会秘书王政9月6日、9月8日分别与华创证券、国新国证基金、和聚投资、兴全基金、野村证券、申万菱信基金、嘉实国际资管、景顺纵横投资管理(上海)、中国建投国际、三井住友投资管理(香港)、马来西亚退休金基金(Kumpulan Wang Persaraan)、ALPIN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DragonStone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Hel Ved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等机构进行了交流。

  主要问答如下:

  1、未来几年哪些行业渗透率会有较快上升?

  答:结合格灵深瞳的具体情况,智慧金融领域是公司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公司的基本盘,现阶段公司所面向的银行垂类应用场景的AI渗透率还不是很高,且已经覆盖的银行网点所使用的软硬件后续也需要持续更新,该领域未来还有广阔的业务空间;轨道交通行业是相对封闭的市场,形成规模较大且稳定的收入需要较长时间的打磨,我们进入轨交运维领域后不断挖掘客户需求,打造了多条产品线,长期来看是值得投入的领域,具备获取稳定收入来源的潜力;体育健康领域市场空间大,应用对象不仅仅是中小学,也可以开拓到大学、校外体育培训、家庭等场景;关于元宇宙领域,公司于2023年9月2日-6日参加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首钢园10-C馆自研自建的首个大规模沉浸式人机交互主题体验馆——深灵其境元宇宙运动乐园开放运营,到访逾万人次,公司将探索To C方向,以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2、现在公司整体客户结构是什么样子?

  答:根据收入结构来看,目前智慧金融业务仍然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其次是城市管理领域收入,最后是商业零售和轨道运维。至于体育健康领域,虽然上半年尚未确认收入,但目前公司已在部分客户中实现交付,验收完成后即可确认收入。

  3、传统的人工智能发展路线,是否还有其他独立的发展方向?融合进大模型吗?

  答:从过往来看,AI视觉应用的场景会更多一些,人类获取信息的70%-80%是通过视觉方式,也可以看到市场上计算机视觉公司在AI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相对较好。放眼未来,因为很多领域的AI渗透率不高,即使大家看到了生成式AI的潜力,判别式AI依然大有可为,而且可以和生成式AI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在大模型发展起来之后,我们认为未来行业的趋势,也是我们公司的战略方向之一是要做通用人工智能,将视觉和语音语义等结合起来,提升AI的迁移能力、泛化性和通用性,使得交付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也有可能创造出新的需求。

  4、公司在大模型和AIGC的布局和策略是什么?

  答:公司已经搭建了适用于智慧金融领域的行为分析大模型技术架构,目前已完成场景试验、技术论证并实现落地应用。公司会围绕擅长的垂直领域重点投入,做L1级暨行业/领域多模态大模型和全新形态的AIGC系统,目标是既能结合图像理解、NLP、三维重建技术等多模态任务与数据,利用参数量更大的模型能力,提高系统对场景的重建能力和人员行为的理解能力,并结合大语言模型的归纳推理能力,为用户输出更准确优质的内容,我们相信在大部分垂类场景,公司未来自研的大模型是可以满足客户/用户需求的,但如果某些场景需要更通用、更广泛的解决方案,我们也会积极考虑与外部资源灵活合作。

  5、公司如何看待计算机视觉领域企业的格局和整合?大模型是否会降低行业门槛?

  答:计算机视觉领域公司最开始基本是由技术层切入,但发展之后的下游行业场景的选择不尽相同,计算机视觉的下游很多应用行业市场空间都很大,目前还有很多都属于蓝海市场。公司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将关注点放在同行之间的竞争上,而是做好一家优秀公司应该做到的一切,包括但不限于做好技术、产品、运营、营销和服务,如果能做好就会有光明的未来,因为有大量已经存在和可待挖掘的客户需求需要被满足。从算法模型来看,大模型的开源会使得行业进入门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给中小公司和其他领域公司提供进入机会。但从另一个视角看,大模型对数据和算力的要求会更高,对新进入行业的初创公司挑战会更大;如何获取优质数据和使用数据训练算法、如何将算法与算力适配依然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和经验需求,对新进入行业的其他领域公司也很难做到弯道超车。另外从满足客户需求和让客户愿意买单的角度,只使用开源模型做成的产品可能还远远不够,需要公司结合对行业和客户的认知及自身积累,并不断提升的技术能力、数据的掌控以及产品化能力,通过不断的迭代和打磨,才能创造出让客户满意和持续付费的产品,这既是我们的阶段性优势,也是需要持续努力强化的方向。

(责任编辑:李占锋 HF001)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