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广东海缆市场参与者增加 光伏电池组件出口回暖

2024-03-25 13:00:05 和讯  平安证券皮秀/苏可/张之尧
  平安观点:
  本周(2024.3.18-3.22) 新能源细分板块行情回顾。风电指数(866044.WI)下跌0.64%,跑赢沪深300 指数0.06 个百分点。截至本周,风电板块PE_TTM 估值约19.06 倍。本周申万光伏设备指数(801735.SI)下跌4.18%,其中,申万光伏电池组件指数下跌5.51%,申万光伏加工设备指数下跌3.36%,申万光伏辅材指数下跌2.29%,当前光伏板块市盈率约11.56 倍。本周储能指数(884790.WI)下跌1.52%, 当前储能板块整体市盈率为20.85 倍; 氢能指数(8841063.WI)上涨0.99%,当前氢能板块整体市盈率为17.01 倍。
  本周重点话题
  风电:广东海缆市场参与者增加。3 月19 日,大唐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大唐南澳勒门I 海上风电354MW 扩建项目220kV、66kV 海底光电复合缆及附件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起帆电缆,中标价格为3.03 亿元。根据中标候选人公示,起帆电缆大概率将成为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354MW 扩建项目的送出海缆供应商,这将是起帆电缆首次获得广东市场海上风电送出海缆订单;此前,广东海上风电送出海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宝胜股份等,起帆电缆的预中标意味着广东海风市场送出海缆参加者的增加。随着海上风电离岸化发展,海缆采购成本在海风项目总投资中的占比提升,以龙源射阳100 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为例,该项目EPC 招标价格99.7 亿元,其中海缆的采购金额为22.66 亿元,海缆占EPC 总价的比例达到22.7%;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也意味着成本压力的增加,考虑海缆成本占比的提升以及海缆龙头超高盈利水平,海缆环节的降本将是海上风电项目降本的重要抓手,预计二线海缆企业以及潜在的新进者有望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当前,送出海缆向更高电压等级发展的趋势明显,500 千伏交流和柔性直流有望成为未来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的主流外送方式,目前仅有少数龙头海缆企业具备500 千伏交流或柔性直流工程业绩,二线企业向高端海缆领域的拓展情况将是未来海缆竞争格局的重要关注点。
  光伏:1月电池组件出口有所回暖,前两月逆变器出口尚未有明显改善。
  2024 年1 月,我国太阳能电池(含组件)出口金额30.56 亿美元,环比提升31%;2 月出口金额27.94 亿美元,环比下行9%。1 月我国太阳能电池(含组件)出口数量与金额均环比提升,2 月出口数量与金额环比小幅下行。逆变器方面,前两个月逆变器出口金额同环比均下行,且降幅有扩大趋势。2024 年1 月,逆变器出口金额5.67 亿美元,同比下降47.6%,环比下降4.7%;2 月,逆变器出口金额4.49 亿美元,同比下降48.3%,环比下降20.7%,逆变器出口尚未有明显改善。海外库存持续消化,二季度需求有望改善。当前,海外库存持续消化,随着下游电站陆续启动招标、建设,电池组件补库趋势逐步明朗。除传统欧洲、美洲等市场外,中东非和亚洲一些新兴市场光伏发展提速,海外需求逐步回暖有望提振后续光伏出口表现。
  储能&氢能:《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印发,储能、氢能产业后续政策值得关注。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储能方面,《意见》强调:促进新型储能并网调度,加强试点示范跟踪。调用频率低、市场回报模式不成熟是国内大储现阶段主要痛点,《意见》提出“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后续或将有储能调度相关政策出台,推动新型储能运营模式逐步完善。氢能方面,《意见》提出:编制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继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氢能后,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多处提及氢能,并提出编制相关促进政策,后续随着氢能产业具体政策出台,绿氢制氢和下游应用等环节有望更进一步。
  投资建议。风电方面,海上风电需求高增,整体供需形势较好,海上风机环节有望在出海方面实现突破,重点关注风机龙头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亚星锚链;光伏方面,新型电池可能是潜在机会点,建议关注HJT、BC 等新型电池的产业化进展情况,潜在受益标的包括迈为股份、帝尔激光、隆基绿能等;储能方面,建议关注海外大储市场地位领先的阳光电源,以及积极拓展工商储运营业务的苏文电能;氢能方面,关注在绿氢项目投资运营环节重点布局的企业,包括吉电股份和相关风机制造企业等。
  风险提示。1)电力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光伏受宏观经济和用电需求的影响较大,如果电力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新能源的开发节奏。2)部分环节竞争加剧的风险。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风电、光伏制造领域,部分环节可能因为参与者增加而竞争加剧。3)贸易保护现象加剧的风险。国内光伏制造、风电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部分环节出口比例较高,如果全球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将对相关出口企业产生不利影响。4)技术进步和降本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海上风电仍处于平价过渡期,如果后续降本速度不及预期,将对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产生负面影响;各类新型光伏电池的发展也依赖于后续的技术进步和降本情况,可能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