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京沪高铁刷新A股IPO最快审核纪录 11月潜在IPO规模850亿

2019-11-15 02:37:33 21世纪经济报道 

京沪高铁刷新了A股IPO有史以来的最快审核纪录。

11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投行人士处获悉,当日第一家上会的京沪高铁正式通过发审会审核。

这意味着,从10月22日申报至今,京沪高铁的发审周期仅仅用时23天,一举超过去年由富士康创下的36天纪录。

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向记者透露,京沪高铁的后续发审流程还将保持超高速进度,其最快有望于11月15日获得首发核准批文。

在业内人士看来,京沪高铁的闪电过会是IPO审核效率提高的一个横切面,但考虑其申报前期已进行充分论证沟通,如此之快的审核周期在业内仍然难以轻易复制;同时,鉴于京沪高铁可能带来较大的发行规模,其对市场情绪可能产生的影响也被机构高度关注。

新的纪录

京沪高铁的IPO进度势如破竹。

11月14日中午,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京沪高铁已于当日的IPO发审会上获得了通过。

“京沪高铁过会了,是今天上午发审会第一家过会的公司。”11月14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透露,“从程序上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在此之前,IPO审核的最快纪录由去年上市的富士康保持。

去年2月份,富士康在独角兽绿色通道政策支持下,突破种种潜在障碍快速走完IPO审核程序,从上报材料到过会仅仅用了36天,合20个工作日,而此次京沪高铁较富士康少了整整13天。

记者从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处独家获悉,京沪高铁完成过会后,最快有望于11月15日获得首发批文。

“前期沟通已非常充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过会的第二天就能下批文。”上述投行人士坦言,“这个进度如果能够达成或接近,那么京沪高铁也将进一步创下从申报到拿批文的最短审核时间纪录。”

京沪高铁若批文也实现快速下发,则将大大超出此前的IPO发审纪录。此前最快过会的富士康项目中,虽然富士康从申报到过会仅用时36天,但其从过会到获得首发批文整整相隔2个多月。

之所以有望达成如此之快的发审效率,与京沪高铁及投行与监管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地方政府等多个相关方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讨和充分论证不无关联。

“市场上看到这个项目过会得很快,其实大量的工作和投入都是在辅导阶段发生的,当时这个项目沟通了很长时间,尤其是在融资方案上,迟迟无法得到确定,而且还需要层层报批,所以前期磨了比较久的时间,这也是京沪高铁能够如此快过会的前期代价。”一位接近京沪高铁的投行人士透露,“加上这个募资收购的项目又是亏损的,市场中可能也有争议。”

“从比一般项目更久的辅导期也能看出来,这个巨无霸的项目并不好做。”该人士坦言。

记者从IPO审核的进度来看,通常项目的辅导期为3-6个月,但京沪高铁从今年2月底就披露了辅导期材料,但直到10月22日才正式报会,期间间隔长达近8个月。

IPO巨量来袭

京沪高铁过会后,市场后续面对的则将是其巨量的发行规模。

据招股书披露,京沪高铁计划发行75.57亿股,发行后总股本达503.77亿股,发行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5%。

与绝大多数IPO项目将发行比例限定在10%不同,这一超出市场预期的发行比例也让其潜在募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若以京沪高铁2018年的102.48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和503.77亿元推算,其发行后每股收益约为0.203元。

按照这一每股收益水平、主板IPO的22.98倍市盈率限制以及75.57亿股的发行规模计算,京沪高铁每股价格约为4.66元,则京沪高铁的最高募资规模有望突破35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接下来要迎接的巨无霸IPO项目并不止京沪高铁一家。

11月28日,已通过证监会核准的邮储银行,将按照5.50元的价格发行51.72亿股,对应的潜在募资规模将达284.46亿元,而11月14日,招股已满一个月的浙商银行也启动了发行事宜,按照4.94元/股的价格发行25.5亿股,募资金额达125.97亿元。

这意味着,仅京沪高铁、邮储银行、浙商银行三家IPO公司的合计募资规模就已高达760.43亿元。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Wind数据发现,目前还有13家已发行或已确定发行日期的IPO公司将在11月内启动IPO,累计募资规模达81.24亿元,这让11月份内的潜在IPO规模接近850亿元之巨。

如此巨量的IPO规模,也让近期A股市场情绪的变化被机构所高度警惕。

“市场比较担心11月份的IPO会给存量资金造成抽血效应,虽然目前整体流动性并没有出问题,但仍然有可能对投资情绪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北京一家私募机构研究员表示。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