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港股市场已在反应经济基本面不乐观的背景之下,A股市场近期连番上涨,特别是创业板连创反弹新高,带动A股总市值亦创下反弹新高。两市成交量更是连续放大,连续三个交易日成交金额皆超万亿,融资杠杆规模亦明显超过去年同期。
那么,A股市场还能牛多久呢?分析人士认为,从流动性的充沛程度来看,暂时可能还没有系统性风险。但也要关注一些现象,那就是一些对市场起着稳定作用的ETF份额近期正逐步减量,外围市场(特别是香港市场)亦出现了一些调整势头。因此,市场出现热度时强时弱的震荡走势或许也难以避免。
四大因素致创业板凶猛不减
2月21日收盘,两市主要指数皆以上涨收报。沪指盘中最高涨至3058.9点后回落,收涨0.31%;深成指涨1.05%、创业板涨1.82%。两市成交额1.17万亿,为连续第三日破万亿元。两市呈现涨多跌少的格局,上1涨家数为2294家,下跌家数为1297家,但相对上一个交易日,下跌家数有所增加。两市总市值亦创反弹新高,来到62.58万亿元。
一是5G周期的崛起,引发了换机潮预期。这种预期跟2013年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而电子板块在创业板中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二是新能源产业周期的崛起,以宁德时代(300750,股吧)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链在创业板占有较大的份额,对创业板形成了较大的支撑;
三是国产替代,由于海外的一些技术封锁,使得国内的国产替代显得尤其紧迫,比如芯片等,而且国家在这方面投资很大,进而形成了较强的预期;
四是创业板改革的预期,这既包括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又包括创业板再融资改革,前者目前还在酝酿当中,后者则已有新规出台。外延式增长的崛起,在较大程度上会支撑创业板走强。
杠杆火爆超去年同期,但也出现了变数
有很多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波行情可能是由于不断有爆款基金出现,所以才会有最近连续万亿成交一幕。其实,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除了之前的开户数达1.6亿之外,还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数据,那就是两融。目前,A股市场的融资余额也超过了1万亿元,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些稳市资金已经出现撤离迹象。从以往的行情来看,市场出现大跌的时候,一些主要ETF的份额总会大幅增加,随后市场也会慢慢稳定下来。可以说,这些ETF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市场稳压器的作用。不过,近期,这些ETF出现连续赎回的迹象。从证券ETF来看,2月18日,该基金的份额为164.4亿份,但2月20日,只剩下158.2亿份,连续两天减少;50ETF则是连续三天减少,由本周一的143.3亿份,减至本周四的137.7亿份;创业板ETF亦由本周二的94.7亿份,减至本周四的90.6亿份,也是连续两天减少;科技、5G等ETF亦是如此。但芯片ETF、半导体50ETF还在增加。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目前并无系统性风险。虽然,前几天央行表示,已经逐步收回了前期释放的流动性,但市场的资金依然处于充沛的状态。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本周五全线杀跌。
但是,短期的波动可能仍难以避免:
一是从去年的经验来看,市场越往上走,北上这一增量资金入场的力度就会减弱几份,涨得越高,净卖出力度反而会越大;
二是从经济形势来看,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会让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向好的预期并不明朗。事实上,若不能尽快恢复社会常态,受冲击最大的服务业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形成拖累,进而影响就业,影响居民收入;
三是越往上走,受外围的影响也会越大。一个市场若处于低位,并不用惧怕杀跌和踩踏,但当市场来到一个相对高点的时候,一旦出现不利因素,震荡也会比较剧烈;
四是随着开工形势越来越好,一些市场上的资金也会抽作他用,实体会对市场资金形成挤占。
综合来看,在目前形势下,市场出现突然暴跌的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震荡向上至三月底的可能性依然偏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