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郑月明: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

2020-05-25 15:27:49 和讯网 

  “白色污染”,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继在去年提出《关于加大力度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议》,今年延续去年建议提出《关于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

  郑月明建议中指出,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在特定的工业堆肥环境下,通过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生态环境不会形成压力,是解决“白色污染”一个很好的途径。

  比如,近日媒体报道的厨余垃圾“裸投”带来的不卫生、有异味等问题,就有老百姓(603883,股吧)提出,能不能用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袋来解决。这就是市场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实际需求。厨余垃圾被分类投放是为了方便发酵、分解等末端处理。“裸投”,则是因为如果其中混入不可降解的垃圾袋,会给末端处理带来麻烦,事倍功半。如果用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袋来装厨余垃圾,且其降解性能可以满足末端处理的需求,那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明确提出了支持可降解材料推广使用。今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今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鼓励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现阶段,我国生物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相对于传统塑料而言,成本较高,产品性能也没有传统塑料覆盖的范围广,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且国内推行“禁塑”政策的省份还比较少。所以我建议,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主要有三个方面:

  1、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成、改性和回收处理等技术攻关,支持建设工业示范装置。建议以专项扶持资金、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像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一样,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生产企业给予阶段性补贴。

  2、建议加大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包装领域推广应用力度,对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消费者征收附加消费税。

  3、鉴于生物可降解材料投资强度大,建议加大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行业领先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此外,郑月明在2020年全国两会也有其他观点发表。

  郑月明代表关于新基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观点

  当下,“新基建”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词。短期看,新基建可以刺激和拉动投资,促进消费;长远看,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供给,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带来新机遇。比如这次疫情期间,云办公、在线健康监测、远程医疗、无人配送等新兴产业,就展现出了强大的成长潜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新基建的重要性。

  新基建可以为众多传统制造业“数字赋能”,拓展新发展空间,撬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我本人所从事的新材料产业为例,它与新基建之间的推动作用是交互的。

  一方面,新材料是高端制造的基础,新基建也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撑,比如芯片、高速光纤、智慧交通、智慧能源(600869,股吧)设施等,背后都需要新材料提供硬件支持。新基建所提出的高端需求,将进一步刺激我国新材料产业加快升级,促进一批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在高端领域的供应能力。

  另一方面,新基建也为新材料这类流程制造业带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工业互联网、5G、无人机、机器人(300024,股吧)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生产制造进行融合,可实现人、装置、产品、产业链和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可大幅提升安全生产、流程控制、工艺优化、需求预测、智能排产、设备维护、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效率。新基建设施的完善,可以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郑月明代表关于民营企业应当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的观点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民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在抗疫情、稳就业、保民生、捐款物等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展现了担当和韧性。疫情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我认为民营企业在强化底线思维的同时,还应当坚定信心,求实进取,勇于创新,危中寻机,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一是要坚定信心。我们应当看到,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正不断优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科技、财税、投资、政务服务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应对疫情挑战,加快复工复产。

  二是要求实进取。疫情冲击迫使许多民营企业重新思考宏观战略发展问题,重新审视市场和自身定位,并在微观层面更加关注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在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下,民营企业唯有在技术、产品、客户服务等领域精耕细作,不断突破,才能渡过难关,迎来长足发展。同时,民企与国企、民企与民企之间也应当加强沟通与合作,整合资源,抱团取暖,为稳定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力。

  三是要勇于创新。疫情影响倒逼一批民营企业主动求变,比如疫情期间兴起的“总裁直播带货”,就是一些企业积极创新另谋“出路”的体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驱动力,面对疫情,民营企业除了要在技术、产品、服务上推陈出新,还要在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四是要危中寻机。危机中既有“危”,也有“机”,克服了危即是机。民营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灵活的体制特点,紧抓数字经济、产业链重构等机遇,快速行动,主动融入,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郑月明代表关于全国两会召开意义的观点

  全国两会是我国控制住新冠疫情,进入全面恢复经济社会活动,和常态化防控新阶段的重大政治活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国家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举全国之力,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此时召开两会具有特殊意义,可以提振社会各界的信心。

  此次疫情给制造业带来了较大影响,但危中有机。作为制造业代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期待国家能制定出台更多政策,促进制造业与新基建融合,加快高质量发展。

  郑月明代表关于企业抗疫情况的介绍

  联泓新材料生产的聚丙烯专用料、环氧乙烷、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可用于生产抗疫防护用品。在疫情期间,企业面对物流不畅、人手不足、上下游复工延迟等困难,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保障下游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并保持产品出厂价格不上涨。企业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实现了全体员工“零感染”、生产安全“零事故”;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响应政府“保就业”号召,坚持不裁员、不减薪,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税费,积极组织捐款捐物,累计捐赠款物超过110万元。

  

(责任编辑:邵晓慧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