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周星驰10亿对赌失败抵押豪宅背后:这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大降3099% 亏损9.48亿

2020-06-20 10:04:24 凤凰网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令今年的影视行业苦不堪言,“喜剧之王”周星驰似乎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6月18日,有市场传闻称,香港知名艺人周星驰因此前签下的对赌协议到期,利润不达标需要作出赔偿,因此抵押了自己名下市值11亿港元的豪宅;公开资料显示,该对赌协议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为上海新文化(300336,股吧)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文化”),标的系周星驰持股公司PREMIUM DATA ASSOCIATES LIMITED(以下简称“PDAL”)。

2017年1月,新文化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新文化传媒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文化香港”)与周星驰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购买其持有的标的公司PDAL40%股权;同时,新文化实控人杨震华旗下公司Young&You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以下简称“Young&Young”)以2.86亿港元购买PDAL11%的股权;周星驰持有PDAL49%的股权。

图注:新文化关于全资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来源:Wind数据

公告显示,PDAL原股东周星驰需承诺公司在2016-2019四个财政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合计10.4亿元人民币,其中2016财政年、2017财政年、2018财政年和2019财政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7亿元、2.21亿元、2.873亿元和3.617亿元;实际净利润数不足净利润承诺数的部分由原股东周星驰进行现金补偿及回购。

随着“星爷”对赌失败抵押豪宅的市场传闻甚嚣尘上,新文化董秘办公室工作人员近日向媒体表示,不要听信网络传言,周星驰持股的PDAL公司是否完成业绩承诺以公告为准;19日,凤凰网财经致电新文化公司求证,截止发稿,未获回复。

01?

对赌失败抵押11亿豪宅 “星爷”是亏还是赚?

那么,PDAL近年来的净利润情况如何?在新文化历年披露的财报里就可略窥端倪—2018年财报内容显示,2016-2017以及2017-2018两个财政年度,PDAL均完成了此前承诺的利润指标;另据财报数据,2018年PDAL净利润为2.5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2.96%;2019年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下滑35.53%。

凤凰网财经注意到,在2018和2019两个财政年度,PDAL对应要实现的业绩承诺分别为2.87亿元和3.6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PDAL公司的财务核算会计年度适用于香港财政年度,而香港的“财政年”即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那么在这个时间节点内,PDAL是否实现了此前承诺的净利润指标?这一问题也在近日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今年5月20日,深交所向新文化下发问询函,要求其说明PDAL是否实现2019年度业绩承诺,原股东是否需要进行业绩补偿;6月2日,新文化方面回应称,PDAL业绩承诺到期日为2020年3月31日,实际利润数与净利润承诺数的差异情况需由审计报告确定,同时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关审计工作目前尚未正式开始。

但监管层质疑的问题不止这一个—同样在这份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新文化说明PDAL在2019年半年报的营收数据远高于2019年年报数据的原因及合理性。新文化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PDAL全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1.66亿元;但半年报显示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为3.07亿元和2.53亿元。

对此,新文化回应称,2019年度半年报数据系根据PDAL提供的2019年1-6月份财务数据披露,而2019年年报数据则根据PDAL提供的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审计报告以及2019年1-12月份的财务数据披露。

10.4亿元的对赌能否完成尚未可知,但对周星驰此次抵押房产的原因,外界传言莫衷一是,但多数观点认为是因为“星爷”近年来投资太多,再加上疫情影响,出现了资金周转不足的境况。

凤凰网财经梳理周星驰最近几年的投资情况发现,除了是业界公认的“喜剧之王”以外,周星驰的“炒房”也做得风生水起:早在1990年,周星驰就以475万港元的价格在香港中环半山宝云道12号峰景花园购入了人生的第一套房产;1996年,他又以8380万港元买下香港“普乐道七号”四层高的豪宅;这套房子在2004年3月卖出后套现约2亿港元,周星驰随后又以3.2亿港元的价格将太平山顶的“天比高”地皮收入囊中,并和菱电集团合作重建4幢独立别墅,分别命名为普乐道10号、12号、16号和18号;2007-2009年间,周星驰陆续以3亿元和3.5亿元的价格出售18号及16号屋,2011年又以8亿港元出售10号屋;相比之下,此次抵押的12号屋则“命运多舛”,2011年曾抵押给银行贷款,2019年又赎回,如今又再遭抵押。

公开资料显示,周星驰几十年来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获益近几十亿,而他的投资版图也远不止于此。2009年,周星驰以3亿港元卖掉香港尖沙咀商场Granville Identity,从而获得帝通国际公司24.21%的股份,该商场系周星驰在两年前以2.1亿港元买进的资产;2010年5月,周星驰将帝通国际更名为“比高集团”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电影制作与电影院投资。但从比高集团历年业绩表现来看,公司几乎每年都在亏损,2010-2018年间亏损约5.8亿,今年3月,该公司股价更是一度跌超17%创上市新低。

那么与新文化对赌期间,周星驰有没有赚够这10.4亿元?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星爷”的吸金能力似乎大不如前—2016-2019年四年间,周星驰先后拍摄了《美人鱼》、《西游·伏妖篇》以及《新喜剧之王》,上述三部电影的票房分别为33.92亿、16.56亿和6.24亿,《新喜剧之王》票房惨淡,与承诺完成的3.617亿元利润相差甚远,“这似乎就能解释为何‘星爷’要抵押豪宅去补业绩了。”有业内人士说道。

但也有自媒体观点认为,即使周星驰对赌失败,他也不会吃亏;原因就在于前述新文化以总计13.26亿元的价格收购PDAL51%的股权,假设最后周星驰垫资10亿元补偿业绩,由于其持有PDAL49%的股份,也就是说他在10亿元业绩补偿里拥有4.9亿元权益,如此计算相当于只用5.1亿元去补偿新文化13.26亿元的收购,自己仍能拿到8亿元收益。

02?

“不好过”的新文化:净利润大降3099% 流动性压力难解

相比之下,新文化面临的处境似乎要比“不吃亏”的周星驰困难许多。

官网资料显示,成立于2004年12月的新文化是一家以影视剧制作、发行为核心,覆盖了电影、综艺、新媒体及户外广告投放等业务的全产业链型影视企业;2012年7月,新文化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上海首家影视制作上市公司。

另据天眼查数据,新文化的控股股东为上海渠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47%,该公司的大股东为杨震华,持有91.67%的股份。

图注:上海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穿透图(来源:天眼查)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令影视行业几近停摆,但新文化的经营压力似乎在2017年就已显现。凤凰网财经查询往年财报数据发现,自2017年以来,受行业环境及公司影视剧开发进度等因素影响,新文化的盈利能力就开始持续下滑,到2019年更是出现了首次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新文化实现营业总收入5.56亿元,同比下降31%,实现归母净利润-9.4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99.7%。

图注:新文化2019年相关财务数据(来源:新文化2019年业绩报告)

凤凰网财经记者注意到,新文化在2019年获得的银行授信总额度为5.7亿元,其中已用授信额度为5.2亿元,尚可使用授信额度0.5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仅7874.30万元,同比下降89.95%,对此公司表示主要是偿还部分公司债券、归还银行借款所致。

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也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在5月20日下发的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新文化结合公司现金流状况、营运资金需求以及负债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对此新文化回复称,公司非常注重对资产流动的管理,截至2019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32.56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8.7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7.00%;负债总额为12.18亿,其中流动负债为6.36亿元,占负债总额的52.22%;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7.40%,流动比率为1.38,速动比率为0.76;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资产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比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速动比率则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图注:新文化与同行业公司对比情况(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 来源:Wind数据)

另据公司2020年一季度财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文化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6亿元,同比增加12.67%,归母净利润为763.67万元,同比下降79.35%;公司总资产为33.02亿元,净资产20.19亿元。

图注:新文化2020年第一季度相关财务数据(来源:新文化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

凤凰网财经继续梳理公司负债情况发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流动负债为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3.25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1.11亿元,短期债务有3.65亿;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文化账上的货币资金只有6999.02万元,短期偿债压力可见一斑。中诚信报告此前指出,新文化目前账面货币资金规模有限,可动用银行授信额度较少,未来偿债资金来源主要为应收款项的催收以及部分投资款的收回。

此外,Wind数据显示,新文化曾在2016年发行一期公司债“16文化01”,发行规模为10亿元,当前余额为4.88亿元,期限结构为“3+1+1”,在去年和今年8月5日均面临回售而在去年8月,新文化曾上调该期债券票面利率351个基点至8%——这一措施最终也起到了效果,去年8月发布的公告显示,最终有效申报回售数量从最初的757.58万张降至511.6万张,合计金额从7.92亿元降至5.35亿元。

记者查询资料时注意到,为缓解资金压力,新文化控股股东渠丰国际从去年开始就在陆续减持及转让股份—2019年7月,渠丰国际与拾分自然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前者以3.6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5555.56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89%)协议转让给拾分自然;在此次股份转让之前,渠丰国际还减持了1377.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1%)。

今年2月26日,渠丰国际再次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将其所持有的公司4031.3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02%)协议转让给陈颖翱。值得一提的时,在此次股份转让前,渠丰国际还于2019年11月14日及11月1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新文化股份111.88万股及488.88万股;也就是在此次权益变动后,杨震华和渠丰国际合计持有新文化的股份变为10.49%。

此外,4月12日,新文化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5.6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若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核准并实施完成,此次权益变动将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杨震华变更为张赛美—也就是说,前述张赛美将取代杨震华成为新文化的掌舵者;对于此次定增募资,新文化表示其中一点是要优化财务结构、提高偿债能力以及降低财务风险,那么此前杨震华频频高位套现减持和转让,是否就是为了完成这次的退出铺路?一切不得而知。

 

(责任编辑:娄在霞 HN151)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