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医药启动牛市信风 还是牛市成就医药行情?

2020-07-05 09:19:35 21世纪经济报道 

医药主题累计上涨32.47%,英科医疗(300677,股吧)、硕士生物、未名医药(002581,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涨幅超过250%……

四连阳之后,沪指重返三千点,截至7月3日晚间收盘,上证综指站稳3100点,其中,医药股一骑绝尘。

把统计周期延长,翻看2020年半年度行情榜单,医药股“傲立”整个A股市场。

“医药估值太高了”“价格不美丽”……

近日,多名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抱怨道。

恰逢中报披露窗口期来临,“业绩兑现”“确定性强”“机构抱团”等推荐理由层出不穷。

医药股将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呢?

榜单出炉:英科医疗居首、硕世生物紧随

2020年,全球市场遭遇新冠疫情,医药板块成为市场资金的“避风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发现,2020年至今,涨幅排名前二十的个股当中,医药股占据了9席,剔除掉今年上市的新股,前二十大牛股中,医药生物行业仍占据七席,其中冠、亚军均被生物医药企业占领。

剔除新股后的316家医药股中,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0%的企业高达39家,涨幅超过50%的企业则高达103家。

“医药股今年上涨主要是受到疫情催化。今年疫情确实(影响)比较大,对医药的需求也比较高,所以今天医药股普遍也涨得比较好。另外,我一直看好医药也是由于医药本身就是消费类的板块,消费属于长期业绩增长比较稳定、长期机会比较大的一个行业。”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受访指出。

具体来看,出现较大涨幅的医药公司均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受益股”,主要依靠口罩、医疗防护用品、核酸检测等产品实现业绩“逆袭”。

涨幅最高的莫过于英科医疗,2020年以来,英科医疗累计上涨709.17%。

截至7月3日晚收盘,英科医疗股价已达到134元/股,市盈率高达107.8倍。

公开资料显示,英科医疗主营业务涵盖医疗防护、康复护理、保健理疗、检查耗材四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手套、轮椅、冷热敷、电极片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其中以一次性手套为主的医疗防护类产品2019年销售占比84.95%,公司主要产品以出口为主,2019年出口占比94.55%。

公司表示,今年新冠病毒疫情的暴发和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发酵,使得全球对一次性防护手套等医疗防护用品需求大幅增加,供需关系的失衡,推高了一次性防护手套产品的售价,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英科医疗今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当期公司实现营收7.73亿元,同比增长56.46%,实现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281.72%。

涨幅紧随其后的硕世生物2020年以来累计上涨404.37%,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配套检测仪器等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月中旬,硕世生物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已获得美国FDA签发的紧急使用授权。

今年一季度,硕世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27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670.91%,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销量增加所致。同时公司预测2020年上半年将实现高增长。

“医药股股价走高的核心逻辑就是业绩好,目前整个消费板块都走得很高。相对于其他板块估值是很高,但是强者恒强,我们预测不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中间肯定会有回调买入机会。”中南投资基金经理谭长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真的有业绩支撑吗?

无论是在市场火热时,还是平淡期,医药股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往年大健康板块涌现的牛股,并不在少数。

2010年暴涨百余倍的紫鑫药业(002118,股吧)、2014年大受追捧的金达威(002626,股吧)、2019年爆火的兴齐眼药(300573,股吧)等,是医药股在不同时间的特殊注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研究数据发现,与十年前仅百余家企业上市,国企居多,以化药、中药为主的格局不同,目前A股医药板块已日趋多元化,创新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产业不断崛起,截至目前,生物医药行业已有上市公司335家。

近十年来,医药板块确实给市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2010年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涨幅高达198.57%,而个别龙头企业如长春高新(000661,股吧)、爱尔眼科(300015,股吧)、片仔癀(600436,股吧)、恒瑞医药(600276,股吧)等龙头医药股,十年以来的涨幅均在1000%以上。

强者恒强,是A股市场的重要投资逻辑。

但当故事回到2020年,那些备受追捧的医药股真的都有业绩支撑吗?

6月23日晚间,未名医药2019年年度报告姗姗来迟。尽管公司成功扭亏为盈,但细究公司的内控、基本面等不难发现,未名医药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子公司未名天源复产困难、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多次违规信披等。

今年以来,由于披露的吉林未名账面净资产未审慎核实,导致公司净资产前后相差幅度超18亿元,未名医药已多次收到关注函,且公司控股股东被列为失信名单,董事长被列入限制高消费令名单。

6月22日,未名医药还收到山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指出未名医药在信息披露中存在数项违规行为,山东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证券市场诚信档案。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短暂扭亏后,2020年一季度未名医药营业收入再下滑19.25%至1.02亿元,净利润亏损6282.07万元,同比下滑385.98%。

可正是这样一家公司,却在频繁蹭上“生物疫苗概念”后股价大涨,2020年以来未名医药涨幅在一众医药股中排在第四位,2020年以来上涨267.54%。

这并非个例。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中报预告来看,医药板块内部分化明显,但股价走势却各异。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已有63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半年报预告,其中医药股仅34只,从具体表现来看,预喜率为五成(业绩预增企业16家,续盈企业1家)。如康华生物、达安基因(002030,股吧)、沃华医药(002107,股吧)等业绩增长预计在90%以上的企业,也迎来股价大丰收。

另外,吉药控股(300108,股吧)(维权)、紫鑫药业、仟源医药(300254,股吧)等10家企业均陷入亏损,而这些公司今年来的股价表现多不佳,如预测上半年亏损1.35亿元-1.75亿元,同比下降333.10%~402.17%的紫鑫药业,今年以来股价下滑26.44%。

预计首亏的*ST目药(维权)、吉药控股、仟源医药股价也分别下滑48.86%、29.94%和15.66%。

但也有例外,如主要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的透景生命(300642,股吧),今年2月,透景生命曾公告称“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的研制”,随后股价应声涨停,但3月初,公司却浇下一瓢冷水,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尚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一季度,透景生命由盈转亏,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便亏损1907.57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573.7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2892.36万元,同比下滑57.16%,公司指出主要原因系收入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同期下降所致。同时,透镜生命预测上半年公司将亏损。

但由于头顶“新冠肺炎检测概念股”的光环,透景生命上半年的股价走势并不算差,公司不断向外界释放积极性,如4月29日表示“公司已有7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试剂及耗材通过CE认证”;6月3日表示“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目前已实现部分新冠系列耗材的出口……

2020年以来,透景生命股价累计上涨24.24%,大幅跑赢大盘

股价上涨区间,透景生命的股东却在不断减持。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透景生命股东合计发布了15条减持数据。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启明维创(上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今年1月10日至6月9日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05.15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16%;

另一大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荣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振投资”)自2020年3月2日至2020年5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98.29万股,占透景生命目前总股本的1.08%。

近期,公司特定股东上海浦东新星纽士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还发布了新的减持计划,拟在未来减持不超过272.45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3.00%)。

智飞生物高管套现15.61亿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减持在医药板块频繁上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20年以来,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有142家上市公司遭到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减持,参考减仓市值合计531.69亿元。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智飞生物(300122,股吧),由于参与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智飞生物股价节节攀升,2020年以来累计上涨96.07%。

其间,智飞生物高管蒋仁生、蒋喜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924万股,预计套现15.61亿元,个人股东吴冠江减持3070万股,预计套现20.05亿元。

“医药股走高的逻辑和食品饮料一样,都是印钱导致的,目前市盈率在历史最高位置,能不能买还是要看具体公司具体分析,从行业角度来看确实不便宜了,要小心,特别一些业绩不好的被炒上去了,就要注意风险,尽量回避。”淳石资本执行董事兼证券投资事业部负责人杨如意受访指出。

事实上,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大金融、房地产、周期资源等前期低迷的板块轮番大涨,低估值策略收益率显著跑赢大盘,而前期持续受追捧的医药、科技等板块陷入调整,结构性行情愈演愈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在多个医药基金推介场合听到私募机构对于大消费、医药板块估值的抱怨。

不少私募投资机构人士认为医药板块已经严重高估,部分热门医药股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投资者应该谨慎参与。但亦有市场人士认为可以择机选择“回调时入场”。

“长期看,医药肯定是未来A股投资最重要的3个方向之一,另外是消费和科技。但目前整体不便宜,要选的话也要选择一些优秀的专业的基金团队,机会上看还是要看长期,不能盯着下半年,毕竟现在估值不便宜了。”杨如意说道。

杨德龙也对记者坦言:“下半年可能没上半年涨那么好,但仍然是比较看好的。”

在其看来,医药股因为今年涨幅比较大,所以估值上并不便宜,短期来看确实会有点估值过高的担忧,但从长期来看,因为医药股的长期业绩通常较好,加上本身的股权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吸金性,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所以医药股长期的投资价值应该是看好的。

(责任编辑:唐欣欣 HN06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