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季调不涉A股纳入 北向资金开启“做差价”模式   副题:

2020-08-06 06:50:54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周艾琳

  MSCI表示将于8月12日宣布8月季度指数评审结果,结果将于8月31日收盘后生效。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此次季度评审不涉及A股纳入因子的变化。不过,MSCI可能会根据沪深股通调整而调进或调出部分A股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场热议北上资金开启“价差模式”。一方面行业板块轮动明显加快、追热点的现象增多;另一方面,资金流入、流出相伴而生,7月下旬开始双边波动明显加剧。

  原因也在于,在A股估值修复后,外部扰动始终是市场的焦点。毕盛(APS)资管首席投资官王国辉对记者表示,在美国大选扰动期间,正加大现金的配比,并提升对外部扰动更为免疫的板块配置。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北上资金持有A股仓位达1.7万亿元,短期流出几百亿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持仓量已比较巨大的情况下,调仓需求肯定会有,不可能一直买入持有。”MSCI亚太区指数解决方案研究部主管魏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年内MSCI扩容纳入概率低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当前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纳入因子是20%,而今年进一步扩容的概率很小,因为目前MSCI并无继续对客户展开咨询的计划。同时,对外资机构而言,20%的比例已不算小,他们更倾向于花一些时间来观望。

  在MSCI看来,下一步扩容的四大主要问题尚未解决——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在陆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中国A股较短的结算周期,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

  就衍生品而言,MSCI方面仍不认为近期的沪深300杠杆及反向产品能完全满足外资的风险对冲需求。去年港交所宣布携手MSCI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目前监管部门尚未批准。

  此外,尽管综合交易机制得到变相的解决,但外资仍需时间观察其效力。港交所于7月10日推出SPSA集中管理服务,作为进一步服务沪深港通的新措施。事实上,这是实现综合交易机制的变通方式,使得外资基金经理人无需对一个个组合分别下单交易,而是可以统一下单、一次性交易后再公平划分到每个投资账户。

  “SPSA集中管理服务可能解决了综合交易机制问题,MSCI要审核一个机制是否有效,既要看机制是否落地,也要收集投资者的实践反馈。” 魏震对记者称。

  就今年来看,科创板要被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进而被纳入MSCI旗舰指数的概率不大,或需更长的观察期。

  北向资金进入“做差价模式”

  也正因今年没有增量被动资金的流入,且A股此轮反弹幅度较大,7月下旬以来北向资金明显进入了“做差价”模式。

  根据通联数据,7月2日开始,北向资金连续4个交易日出现超百亿元的净流入,分别为195.89、155、164.36、118.88亿元。但从7月9日开始,流进、流出就更为频繁,从9日开始依次为105.28亿元、-19.88亿元、95、57亿元、-150.17亿元、-4.55亿元、-54.37亿元、33.01亿元、-34.2亿元、-8.09、63.92亿元。7月底至今,这种波动模式仍在持续。

  同时,板块轮动明显加快。例如,根据7月14日公布的最大净减持行业数据,北上投资者抛售科技和消费类股,同时增持保险券商。这一板块的分化表明,北上资金在持有A股头寸方面正变得更加具有战术性和机会主义。

  北上资金对热点的追赶度也有所强化。8月5日,当日净流入最多的20大个股中,其中众多为半导体概念,例如三安光电(600703,股吧)、中芯国际紫光国微(002049,股吧)等。

  未来,贸易摩擦仍将是驱动资金波动的主要因素。“外部不确定性使市场不时出现震荡,但当负面消息趋于平静后,市场又开始追逐风险,似乎这成了一种规律,因此可以看到北上资金也在循着这种规律波动。”某欧洲资管机构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从估值角度来看,与自身历史水平相比,A股市盈率约14倍,而5年期平均值为12.1倍,估值已修复到一定阶段。就下一阶段而言,王国辉对记者称,其近期开始提升现金仓位以应对四季度潜在的波动。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