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未来十年一定是医药板块黄金岁月 会产生很多翻倍的公司

2020-08-26 07:36:59 证券时报网 

专访林存:未来十年一定是医药板块黄金岁月,会产生很多翻倍的公司

近期,医药板块出现了明显的调整,数据显示,8月以来医药行业走势持续下行,截至8月25日收盘,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的医药生物板块8月涨幅为-5.48%,在28个申万行业分类中仅高于休闲服务板块的-8.29%。

医药股还能继续走牛吗?证券时报特邀深圳森瑞投资董事长、创始人,深圳私募协会副会长林存先生做客时报会客厅,和投资者分享投资见解。

林存认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医疗耗材、检测、疫苗公司等在市场上已充分反映,投资者不宜追高。但医药医疗板块的赛道众多,如创新药、医药消费、医疗服务等子行业还是一个高景气板块,市场回调反而是上车的机会,因为成长是确定的,未来医药医疗板块长期的复利增长会远远高于房地产投资回报。

以下为访谈精彩回顾:

主持人:医药板块确实是很多机构和投资人的底仓,但很少看到像您创立的基金这样专注只投资医药行业的,为什么只投资医药行业呢?

林存:大多数投资人亏损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不懂的行业乱投,在盈利没有保障的行业长期持股,还有是高频交易,久而久之越亏越多。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医药医疗投资,尤其是其中的蓝筹绩优股,普遍可以实现超过十年的盈利增长,相关的龙头公司在10-20年中累计涨幅特别可观,比如云南白药(000538,股吧)、恒瑞医药(600276,股吧)、长春高新(000661,股吧)近十几年的累计涨幅达到300-400倍,完全可以媲美贵州茅台(600519,股吧)。我们认为,专门做价值投资是可以规避很多风险的,会发现很多长线的价值白马。医药医疗的投资逻辑也是非常顺的,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据统计,实施计划生育以前,1962-1975年每年平均出生人口约2500万人,累计3亿人左右,这3亿人目前是45-58岁,再过十年老龄化会更严重,相关的刚性需求会更凸显,同时由于中国的医药研发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未来的十年将进入一段黄金岁月。

主持人:医药行业对很多人来说研究门槛比较高,请问您是怎么研究这个行业的,比较关注哪些子赛道,看中公司的哪些方面呢?

林存:医药医疗行业确实不比其他行业,许多时候仅凭常识是无法判断的,它的分类繁多,药品类可以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品、中医药,医疗类可以分为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医疗信息化等。医药板块各个子赛道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都出现了很多牛股,我们认为最容易出现长期白马股的赛道主要是创新药及其产业链、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疫苗、成长激素)以及受政策影响小、景气度长、毛利率高的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

主持人:具体到医药医疗行业中的上市公司,您最关注哪些方面?

林存:做医药投资不能道听途说一定要实际调研,与上市公司多交流,弄明白其复杂产品。我们一般关注三个方向:整个行业的成长空间、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空间和利润水平,以及整个公司的综合成长速度的级别,关注高速成长下是否能熨平估值、带来溢价。

举例来说,我们一般先关注公司行业的景气状态,像近几年我们常去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 公司,这些公司的管理层一般都很自信,相信企业很快能做大,他们会以行业背景、客户情况、订单、产能等相关情况说明逻辑的确定性。再有要关注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很多CRO公司都认为自己公司的成长能维持十年以上,在全球达到一个比较前列的排名,这种志存高远的公司往往是市场上最受欢迎、股价持续涨幅最可观的。

主持人:您能否谈一下您在选择CRO公司时更看重哪些呢?

林存:CRO公司这几年增长都非常好,产业链前期的产品设计、发现、工艺优化、原料试制,中期的安全性评价,后期的临床一、二、三期服务、数据统计、申报上市等各个节点都非常景气。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医药(600056,股吧)研发立项非常多,各大药厂都在积极研发新产品,会请CRO公司进行协助提高速度和成功率。前几年我们发现了赛道中部的一个小型公司,主要做安全性评价,即动物实验,这家公司每两个星期都会做理财公告,主要是因为接到了大量的订单,预付款为三分之一,整个项目在半年到一年,我们看到总是有理财公告说明公司有大量的订单发生,其订单金额比前一年的营业额高出几倍之多,判断其景气比较理想,后来这家公司两年时间涨了4倍。这就是通过先行指标去判断景气度的具体例子。

主持人:现在医药板块里是不是泡沫比较大了?未来的投资价值在哪里?

林存:医药医疗长期的投资逻辑现在很确定,除了刚刚提到的老龄化的刚性需求、各种创新药的研发排队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还有现在一、二级市场大家对优秀的医疗项目趋之若鹜,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同时,近些年来全世界的海归纷纷回国,带回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各个支持医疗医药成长的要素都是具备的。而且,中国也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空间,反观欧美国家很多项目在应用时适用人口不够多,发展不一定快。许多医药公司因为个别项目的成功可以变成大市值公司,因而有了大量的研发储备,未来会不断的寡头加强,成为千亿市值的公司。我们还判断,医药医疗的行情不仅是新冠疫情的带动,而是中长期的逻辑,因此不要在乎短期波动,要关注长期成长逻辑,未来医药医疗板块长期的复利增长会远远高于房地产投资回报。专注优秀医药股的长期投资,可能会产生大几十倍的回报。

主持人:那您认为,以现在的时间节点来看,医药板块是否还会继续调整呢?

林存:今年医药医疗板块的行情有特殊性,主要是新冠疫情催动的,我们看到第一轮市场主要炒作低端耗材,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接着是检测检验仪器,再后面是疫苗。我个人觉得这些炒作有点过头,在这种市场情绪的带动下许多最近上市的医药医疗公司市场定价普遍偏高,以今年的业绩去给估值存在较大风险,明年疫情的刺激没这么明显,这些板块可能都会回调,因此涉及这些板块不建议追涨。但是医药医疗整个行业还是建议长期关注,尤其是创新药肿瘤药、医药消费品相关行业、医疗服务行业等长期持续景气,这些领域不用太担心,波动和回调反而是上车机会,因为其持续成长是确定的。

主持人:我们看到今年以来涨势最猛的疫苗股最近已经出现了明显回调,如果下半年疫苗研发成功,对于相关公司的影响该作何解读?

林存:其实中国的疫苗股并不多,扣除含炒作成分的,主要就是智飞生物(300122,股吧)、沃森生物(300142,股吧)、康泰生物(300601,股吧)、华兰生物(002007,股吧)这几家老牌的疫苗公司,但是以目前新冠疫苗的研发程度看,走到临床三期的基本都不是上市公司,主要是国药、科兴以及刚刚上市的康希诺,智飞生物、沃森生物都是在国际上进行的三期临床。我们认为作为重大卫生产品,新冠疫苗将来可能是国字号单位担当主打,民营公司进行辅助,所以产品定价方面可能会以接近成本的价格推出,之前流传的两针大概一千元左右的报价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政府主要还是会为老百姓(603883,股吧)考虑。那这样的定价,许多针对新冠疫苗的炒作就会扑空,最近很多疫苗概念公司被炒高到500亿-1000亿市值,虽然近期回撤的幅度不小,但是仍然不算安全。我认为,疫苗股投资要立足公司长期产品线,不能仅仅关注新冠疫苗,其他疫苗类产品如肺炎疫苗、二倍体狂犬疫苗、二价四价宫颈癌疫苗、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病毒疫苗都存在巨大市场空间,疫苗股长期是可以关注的,但是短期要防止炒作。

主持人:新冠疫苗问世是否会对防护器械类的产品销售造成影响呢?

林存:我与相关的上市公司进行过交流,他们普遍表示其海外订单还很充足,现在的销售水平至少能延续到明年上半年。但是,不能把今年的业绩当做长期估值,防护耗材类产品还有检验类产品,明年情况都会有变化,业绩可能会打回原形,还是要关注公司疫情外产品的市场情况。

主持人:国家集采对于相关药品和器械公司的影响如何看?

林存:药品集采一般只存在于药品中的仿制药,其他药类几乎没有影响。仿制药的集采也有优胜劣汰的作用,产品类型不够丰富、竞争力不够强的公司会出局,以前全国大几十家厂商在生产仿制药,现在可能只剩下几家,虽然药品价格下降,但是存留下来的公司市场份额是增加了的。而器械类的集采方案与药品类有所不同,政策上明显鼓励国产替代出口,会对国产器械有倾斜,一定程度上保护其发展。虽然采购价格会有下降,但是占有率会提高,其利润不一定出现下滑。而且下滑的价格中也主要是将代理商的价格挤出来,比如原本七八千元的心血管支架降到两三千元,主要压缩的是代理商的利润,其出厂价可能只是降了几百块,净利润率下降不多,所以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持人:您对医药医疗板块中的各个子行业,哪些关注的比较多,哪些是不太关注的?

林存:每个赛道都有亮点,我目前在医药流通和中医药方面关注得比较少,因为医药流通方向资金成本比较高,而中医药方向创新比较少,大多是通过进入日化领域拓展市场,其科技属性不高。我重点关注的有医药创新领域中的创新药、CRO行业、疫苗和生物激素等生物制品以及医疗器械装备类,我认为这些是景气度比较高的子行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主要就是,制药领域的恒瑞医药、医疗器械领域的迈瑞医疗(300760,股吧)、CRO领域的药明集团(具体包括A股的药明康德(603259,股吧)和港股的药明生物)、医疗服务领域的爱尔眼科(300015,股吧)和通策医疗(600763,股吧)等。我们曾经发布过一个G20指数,主要就是医药核心资产20强,这20个公司的共同点主要包括:1.身处前景广阔的赛道;2.具备优秀的管理团队;3.稳健的财务管理与增长预期;4.国际化视野;5.国内领先的创新能力。

投资者提问

问:创业板医药类的新股可以参与吗?

林存:我个人认为近期上市的医药股普遍估值比较贵,有的甚至达到了200倍以上的市盈率,很多是拿短期刺激因素产生的利润作为定价基础,已经偏离了价值,当然短期流动性另当别论。我是不太赞成追刚上市的新股,最好有一年的冷静期,很多PE可能会在一年解禁期后套现,对公司的股价造成一定波动,真正的好公司是要通过这个考验。

问:林总刚说要长期持有医药,那对散户选股有什么建议,是买大市值龙头、小市值公司、医药基金或者有其他什么方法?

林存:对于大部分散户来说,医药股研究确实费时费力,推荐是买各子行业的龙头,买了之后长期持有;或者是买公募或私募的医药类基金。医药板块400多个个股整体来看是良莠不齐,但有100-150个左右长期来看是会上涨的,这个比例是远远好于其他行业的,投资者要专注好赛道挖掘优质资产。

问:注册制对医药板块是否有影响?

林存:注册制的实施会带来大量新鲜血液,很多没有盈利但有好项目的公司也可以上市。目前资本市场对医药板块热情比较高,许多刚上市的公司估值偏高,还要关注公司后续一些项目能不能如期进展,产生符合估值的利润,我个人建议不推荐高位置追,近期上市的公司大部分股价可能会回调。

问:有些医药公司研发投入很低,是不是成长性不够,不适合长期持有?

林存:研发投入这只是衡量公司价值的一个指标,研发投入和产出效率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衡量,比如医药器械研发周期短一些,成本也低一些,但不能说没有研发或是研发投入低。

最后,林存提到,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医药板块的炒作情绪比较高,近期也出现了一定的回调,但长期来看,医药股的成长逻辑没有变化,长期一定是受益于政策和人口的,未来十年一定是中国医药板块的黄金岁月,会出现大量大市值的创新型成长型公司,建议大家投资配置比例适当向医药板块倾斜。市场是带有一定情绪化的,不要以短期的眼光去看医药股的回调,中长期看会产生很多翻倍的公司。而关于每个子板块的合理估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CRO公司一般用PEG法,1.5倍不算贵,而医疗耗材公司主要用PE法,以目前水平看整体偏高。

(责任编辑:唐欣欣 HN06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