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股IPO前瞻:创十年最热?“借壳上市”持续火爆?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2021-01-24 21:54:48 和讯名家 


  第378期 |  2021/01/2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经济,但全球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先抑后扬,IPO活动在第三季度大幅反弹,创历史新高。机构预计全年IPO市场融资额将接近历史高位。美股IPO市场上,去年也是众星云集:Airbnb、Zoom、巴菲特投资的云计算服务公司Snowflake、美国卡车界“特斯拉”尼古拉……

  2021开年,IPO市场热潮延续。Stock Analysis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今年美股市场已经有82宗IPO,同比增长超过1950%。当地时间1月15日,以色列手游开发商Playtika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收盘大涨17.1%。公司募资规模高达18.8亿美元,超过了美国金融服务提供商、被称为美版“花呗”的Affirm公司筹集的12亿美元,成为今年开年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IPO。

  根据Stock Analysis数据,去年美股IPO交易总数为480宗,募资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的繁荣是美股IPO增长的有力推动者,其募资规模占比超过一半。

  美股IPO市场哪些领域最为活跃?SPAC上市有何优势?未来IPO市场动向如何?《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对话前国际金融管理协会主席杰伊·里特(Jay R. Ritter),在IPO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Davis Polk& Wardwell)公司部门合伙人拜伦?鲁尼(Byron B. Rooney)和林振宇(James C. Lin)。

  科技医疗受追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000681,股吧)

  2020年,对于全球IPO市场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年。

  据Refinitiv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企业通过IPO融资近3000亿美元,仅次于2007年。根据安永的统计,去年全球共有1338家企业上市,同比上升17%,筹资额上升27%。此外,据美国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Baker McKenzie)统计数据显示,金融、科技、医疗、消费产品和服务领域在全球IPO市场最为活跃。

  美股IPO市场也不例外。根据Stock Analysis数据,去年美股IPO交易总数为480宗,募资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从IPO数量和筹集金额来看,美股IPO市场创下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美国公司历史上IPO募资额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按交易数量计算,去年医疗领域在美股IPO市场表现最为突出,尤其是生物科技领域。除此之外,科技、消费零售和金融领域也十分突出。”达维律师事务所公司部门合伙人、资本市场律师拜伦?鲁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鲁尼主要负责资本市场交易,包括私募、IPO和其他股票及债权发行。

  “2020年,美国生物制药IPO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前国际金融管理协会主席、佛罗里达大学金融系教授、IPO专家杰伊·里特(Jay R. Ritter)告诉记者。在他分享的一份数据文件中,去年美国生物科技领域的IPO数量达到了77宗。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市场,在2020年上半年,美股IPO活动受到了限制。到第三季度,IPO活动显著增加,市场出现了巨大反弹。

  随着美联储推出大规模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美股在经历了多次熔断之后震荡上行,并屡屡创下新高。里特认为,随着美股的上涨,IPO市场自然会随之活跃。

  展望2021年的美股IPO市场,鲁尼认为,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将会展现最强劲的势头,尤其是金融科技领域。“预计今年的IPO市场可能会达到十年来的最热。”

  研究公司PitchBook也持有相同观点,其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疫情期间,科技和医疗保健领域尤其受到资本追捧,预计2021年在这两个领域的投资将会继续增长,在生物制药领域的风险投资规模可能也会超过200亿美元。PitchBook还预计,更多大型的科技创业公司将会在今年进行IPO,或者采取直接上市的方式。

  SPAC上市成热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0年美股IPO市场一个最大的特征是SPAC上市的繁荣。SPACInsider.com数据显示,去年美股SPAC上市数量达到248宗,募资金额超过830亿美元,占总募资金额的一半多;而在2019年,SPAC上市数量仅为59宗,募集的资金总额仅为136亿美元。

  SPAC市场的繁荣是美股IPO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者。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去年SPAC募资金额总量同比增长462%,胜过传统IPO。在此之前,2007年是SPAC上市数量的最后高峰,通过SPAC上市的公司占IPO市场的14%左右,而2020年这一数值超过了50%。

  SPAC是美国资本市场特有的一种上市公司形式。SPAC的IPO过程与传统的IPO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由个人或机构投资方造壳一家新公司,该公司只有上市资金,没有任何实际业务,因此也被称为空壳公司。空壳公司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以投资单元(Unit)的形式向投资者发行普通股和认股期权(Warrant)从而募集资金。

  筹集的上市资金将被存放在一个信托账户中,该空壳公司有1~2年的时间寻找目标公司并与其合并,使新的公司获得融资并上市,若最终未能完成并购,投资者将会拿回本金并附带一定的利息。

  “从往年来看,企业通过SPAC上市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一个原因是通过SPAC合并后的公司表现参差不齐,另一个原因则是市场通常不认为选择SPAC上市的企业已经做好了上市准备。但是,如今通过SPAC合并上市已经成为一个合法的替代方案,越来越多想要进行IPO的企业将其作为一种严肃的选择。”鲁尼说道。

  达维律师事务所公司部门合伙人林振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比于传统IPO,通过SPAC上市更加迅速。据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招股说明书一般做2轮左右的审阅,最快8周左右招股说明书可以生效,比传统IPO审批速度要快。

  “推动SPAC市场强劲增长的另一个因素是,许多现任和前任私募股权基金高管以及知名财富500强公司的前高管开始入局SPAC市场。”林振宇补充道。他已有20年的执业经验,主要负责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融资交易,包括美国、亚太地区IPO、私募股权投资和并购等。

  除此之外,里特向记者表示,2020年,传统IPO具有明显的发行抑价现象。根据他整理的数据,去年美股上市的公司首日平均上涨约为41.6%,这意味着承销商对许多上市公司定价过低,也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筹资减少。美股的持续走高也促使公司高管考虑其他上市方式。

  在采访中,上述三位受访者均预计2021年SPAC市场将继续繁荣。据SPACInsider数据,截至1月22日,今年已经有67宗SPAC IPO,募资规模超过191亿美元。

  大行入局SPAC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SPAC上市热潮愈演愈烈,一批华尔街投行纷纷入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SPAC Research数据发现,2020年,瑞士信贷、花旗和高盛占据承销商前三席位,参与的SPAC上市宗数分别为41、40和31宗,承销总额分别占到15.96%、12.56%和9.36%,三大投行总承销额已经超过300亿美元。

  去年7月,潘兴广场创始人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旗下的SPAC 公司潘兴广场通廷控股(Pershing Square Tontine Holdings Ltd)完成IPO,募资金额高达4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SPAC公司。花旗、瑞银和杰佛瑞金融集团是主要的承销商。

  除上述提到的潘兴广场通廷控股之外,2020年备受关注的SPAC上市公司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美国体育娱乐与博彩公司DraftKings,以及丘吉尔资本公司(Churchill Capital Corp. IV)等的承销商名单中也不乏瑞士信贷、高盛、花旗等华尔街大行的身影。

  然而,记者注意到,从2015年到2019年,华尔街大型投行参与承销的SPAC上市交易数量几乎均为个位数。2019年,SPAC承销商前三席的总承销额仅为不到60亿美元。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华尔街大行在2020年纷纷入局?

  “越来越多的投行参与进SPAC市场,主要还是在于SPAC市场的日趋成熟,得到了更多的市场认可。对于金融服务公司和投行来说,当头部客户有SPAC合并业务的需求时,这也是他们需要提供的一种产品技能。”鲁尼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林振宇则认为,市场对于SPAC的认知已经改变了。他解释:“实际上,SPAC并不是一个新兴市场,现在我们正在见证它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如今,SPAC市场参与者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许多大型企业、私募基金入局,也极大提升了市场流通性。大型投行已经认识到这会是一个主流市场。”

  大幅增收或许是华尔街大行入局的另一个原因。据金融时报报道,SPAC上市的兴起为承销商带来了大量的手续费收入,使得多家投资银行改组其股票团队以顺应潮流。

  当首次公开募股完成时,投行通常会从收益中获得2%的手续费提成;当SPAC找到目标公司完成合并后,投行会从其收益中再次获得3.5%。虽然低于从传统新股发行中获得的7%的费用,但投行还有其他增收的方式。例如,在SPAC寻找目标公司的过程中,投行经常会向其推荐候选公司。

  记者:文巧

  编辑:高涵 程鹏 杜恒峰

  视频编辑:郑得锐

  排版:高涵

  |本文版权归“每经头条” 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