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上市银行年报来了!
今年以来,银行板块在业绩超预期的推动下上涨8.75%,其中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更是以27%的涨幅居首。2月1日晚间,A股首份银行年报出炉,平安银行当日再度上涨6.32%,创下历史新高。
财报显示,平安银行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35.42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2.6%;营收和净利在已公布业绩快报的股份行中排名第五,增速则排名第二;不良率为1.1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二。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了几名看懂App专家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王硕
社科院特约研究员
近日,平安银行发布2020年年报,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等均有较好表现,不良率等指标也持续优化向好。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平安银行持续聚焦“零售银行、科技赋能、集团协同”三大战略,强化执行的集中体现。
从零售业务看,历经三年多的转型发展,平安银行零售已迈上新台阶。信用卡年交易额相继超越四大行,仅次于招行位列行业第二,迎上了大消费的风口;口袋手机银行注册客户过亿,月活MAU突破4000万,超过很多大行,特别是其中生活场景月活超 2100万户,场景金融结出硕果。与此同时,私人银行、银保业务持续创新突破,汽融、“新一贷”等零售贷款业务持续升级,作为后浪为零售二次腾飞注入新动能。从科技赋能看,平安是国内在金融领域应用科技最深入的金融集团,业内有目共睹。
一个简单的例子,平安每年都是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中最早发布年报的机构,这么大的摊子,能在短时间快速出年报,背后就是彰显科技已经渗入日常经营和管理血液中。从集团协同看,平安也是国内做客户交叉销售最好的机构。2020年,平安银行汽车金融贷款新发放 2,210.98 亿元,同比增长41.1%,大放异彩的背后,就是平安产险与银行汽车金融事业部良好互动的结果。无论是团金会还是个金会,银证保协同还是SAT交叉销售赋能,持续耕耘存量客户提升单客价值贡献度已成为平安高速发展的重要法宝。
朱微亮
邮储银行投行部
一是银行业为顺周期行业,且往往滞后于经济周期。随着我国率先走出疫情,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银行承担的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减轻。可以看到,年初以来,银行业股票均录得较为不错的涨幅,反应了银行业基本面好转。平安银行年末不良贷款率1.18%,环比三季度下降0.14个百分点。
二是平安银行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经营策略,在科技赋能方面可圈可点,与另一股份制行招商银行为一时瑜亮。对有特色的银行市场,投资机构比较看好,比如著名投资人李录买入邮储银行。
三是平安银行背靠平安集团,共享集团科技资源赋能银行零售转型。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猛,私行达标客户AUM较上年末高增53.8%至1.1万亿,是零售客户AUM高增32.4%的重要因素。零售业务近几年强劲发展后,在客户结构上也有了明显优化。
王鹏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
??看到平安银行今年的业绩,我觉得并不是特别惊讶,虽然说是在整体的疫情影响之下,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我们的GDP,包括很多企业的营业额都有影响。
但是,在整个逆境当中,平安银行能够逆势上扬,我觉得和这么多年以来平安集团平安银行自身的业务定位和转型密不可分,那早期我们提到平安更多是金融企业,包括早期的,现在依然在做的平安的保险金融,那实际上平安自己现在定位,就是金融加科技。
那更多情况之下平安是从以自己的金融产业的资源,金融产业的合规性资产为核心,实现了一个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
那么现在我们提平安银行不仅仅是说他自己的这些网点、业务相关的资产。更多情况之下,我们看重的是平安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网上银行金融科技板块,那网上银行和金融科技板块,我觉得平安来做,它跟传统的我们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互联网巨头来做还有明显的差异性。
平安银行自身,它就是持牌经营的合规性的企业,它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还是非常高的,那换句话说,我们传统意义上大家提到的这些金融科技合规,金融科技加强监管,对于我们平安来说,也会产生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
另外一点,就是受疫情的影响,我们所谓的远程化、智能化的这些面向客户也好,面向企业也好,面向用户也好的相关的服务,其实我们更需要远程化的金融科技的方式来实现,那么当平安银行自身的金融科技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时候,有更多的产品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那我相信他受疫情影响非常小,它的未来的发展潜力也非常巨大。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看懂小程序APP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kdjjbeibei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fuxuejun1234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这一政策是正式确认地产时代结束的信号吗?
2、散户与空头的史诗级对决,去中心化将迎春天
3、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对房市未来的重要影响
你“在看”我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懂经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