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高管解读2020年成绩单,将重点在这几个方向发力

2021-03-27 11:59:03 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公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工商银行总资产达到33万亿元,实现净利润3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不良贷款率1.58%,保持在稳健区间;资本充足率达到16.88%。

同日,工商银行召开了2020年度业绩新闻发布会。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副行长王景武、张文武、徐守本,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出席了会议,并对信贷结构、资产质量风险管控、打造科技强行、个人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等话题进行了回应。

此次会议是廖林上任以来首度亮相,他表示,“作为工商银行行长,我将带领管理层重点抓好‘落实’‘推进’两件事。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监管的要求,党委工作思路和董事会的战略布局。第二项工作就是抓推进。我们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金融“三大任务”推进工作,践行大行的担当。”

持续加大对小微、制造业投放力度,打造绿色金融发展新优势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初心和使命,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信贷投放。徐守本将工商银行全年融资业务总结为“总量足、投向准、结构优”三个特点。

数据显示,2020年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88万亿,同比增长12.6%;债券投资增加1.19万亿,同比增长17.4%。投向方面,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均保持市场领先,其中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达1.84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1.85万亿元。与此同时,工商银行普惠贷款增幅58%。落实好延本延息政策,为10万多客户缓释还本付息压力,涉及贷款1.5万亿元;民营企业有贷户增加5.1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增加18.3万户。

工商银行高管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打造工商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新优势。

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徐守本表示,“工商银行将重点做两个工作。一个是做实‘敢贷、愿贷’的体制机制,一个是强化‘能贷、会贷’的专业能力。”在总量上,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幅会保持在30%以上。通过完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机制,让全行更有意愿、也更有动力发展普惠业务。在结构上,继续加大对首贷、续贷、信用贷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同时继续强化风控能力,完善智能化、穿透式、全流程的数字风控体系,降低风险成本;持续完善集约化运营,不断提升普惠金融业务处理效率,也降低运营成本,确保能够以更好的经营状态继续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推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方面,徐守本表示,“我们将结合政策导向和市场的变化,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具体来看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保持制造业贷款总量稳定增长。二是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在行业布局上,加大对“新制造、新服务、新基础产业、高技术”等“三新一高”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在区域上,继续加大对重点战略区域的信贷支持,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重点县域的支持。在业务结构上,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资金支持,会进一步加大力度。三是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通过“贷、债、股、代、租、顾”等多元化的方式,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绿色金融方面。廖林表示,“过去一年工商银行在这方面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一是绿色贷款规模以及绿色债券发行、承销和投资规模均保持市场领先;其次是持续推进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包括ESG评级和指数研究,对全球经济低碳转型贡献了工行力量,这方面工行的研究力量还是挺强的。”

他进一步指出,关于下一步的措施,工商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打造工商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新优势,未来重点做三件事。

第一,以低碳化为核心,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将低碳要素全面纳入标准制定、产品创新、业务流程、业务考核、前瞻性研究等领域,同时持续扩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投融资规模,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

第二,着力提升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能力。这方面也在努力探索,不断完善环境与气候风险识别及管理制度,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提升环境与气候的风险管控能力。工商银行还将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继续推进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标准制定工作。

第三,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加强ESG信息披露,推动国际同业在可持续领域上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共赢。

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严把资产入口、闸口、出口

按照五级分类,2020年末正常贷款179,184.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521.64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6.21%;关注贷款4,119.00亿元,减少429.66亿元,占比2.21%,下降0.5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2,939.78亿元,增加537.91亿元,不良贷款率1.58%,上升0.15个百分点。

从结构来看,公司类不良贷款2,538.1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30.93亿元,不良贷款率2.29%,上升0.27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395.41亿元,增加6.99亿元,不良贷款率0.56%,下降0.05个百分点。工商银行称,受新冠疫情冲击影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部分客户贷款出现劣变,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

王景武表示,去年工商银行的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健,主要的指标处于稳健区间。虽然管理的压力有所增大,但是我们针对性的一些管理措施落地见效,风控能力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的核心指标表现为“四降、两稳”。总的看,2021年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依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但我们有信心确保资产质量风险总体可控。

“四降”是逾期贷款、逾期贷款率、关注贷款和关注贷款率这四个指标比年初均有下降,其中逾期贷款率是1.44%,比年初下降了16个BP。关注类贷款的比例是2.21%,比年初下降了50个BP,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首次实现年度为负数,这些前瞻性的指标持续向好,表明工商银行资产质量态势是好的,基础是稳固的,风险也是可控的。

“两稳”是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保持平稳,其中不良贷款率1.58%,虽然略有上升,但是波动不大,位于稳定的区间,处于行业较优水平。王景武表示,“这次疫情对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管理而言是一次压力测试,我们高度重视,全面搭建了智能信用风险管控体系,严把‘入口、闸口、出口’,严防资产风险累积扩大,确保风险可控,针对性的风控措施有力、有效。”

具体来看:第一,我们把好入口关。重点是提升资产的选择能力,我们构建了“两查五关”的资产选择体系,强化贷前调查与贷中审查真实性管理。我们实行全口径融资风险管理,对于债券承销、非标投资、债券投资、债转股等非信贷风险,也与信贷一样管理。我们全面推进了授信审批新规的落地,建立了权责更加清晰、更加匹配的授信审批机制。

第二,守好闸口,重点是提升资产的管理能力。我们对资产按照风险由低到高,分池、分区、分块通过智能风控实现风险的差异化精准管理。加强对延本延息贷款的监测排查,完善应对预案,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守住风险闸口。

第三,畅通出口,重点是提升资产的处置能力。我们坚持风险资产分类应下调的尽下调,不良资产应核销的尽核销,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进一步净化表内外的资产。去年处置不良贷款2176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89亿元。同时继续保持较高的风险抵补能力,确保资产的整体稳定。去年末,工行的拨备覆盖率在180%以上。

2020年金融科技投入240亿,将从五个方向发力打造科技强行

2020年是工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浓墨重彩的一年,金融科技投入继续增加,达到240亿元;金融科技人员3.54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1%。

据介绍,去年,密码重置、借记卡挂失等场景服务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申请、远程视频验证,线上线下云服务进展迅速,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推行线上下单、线下受理的服务后,两年内对传统业务替代率超过了80%。同时打造了最广泛的云生态,云平台租户达到3.3万家,API开放平台合作方超过1万家,建成有效互联网场景超过5000个。同时,面向老年客群推出了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帮助老年人克服数字鸿沟。

张文武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把科技创新放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工商银行将围绕相关部署和要求从五个方向发力,持续打造科技强行。

一是安全。主要是打造各方面信赖的安全银行,努力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持续提升我们的技术自主可控能力。

二是数字,主要是打造市场领先的数字银行,深度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适应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的需求。

三是生态,主要是打造开放互联无界融合的生态银行,加快场景、生态、平台建设,携手各方实现互利共赢。

四是智慧,主要是打造科技基因贯穿全流程的智慧银行,不断提升智慧化应用能力。

五是敏捷,主要是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敏捷银行,不断改进我们的体制机制,更快、更早、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

深化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发力个金业务数字化转型

2020年,工商银行持续深化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夯实个人客户基础,强化金融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个人金融资产总额16.0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116,605.36亿元,增加11,827.92亿元,增长11.3%;个人贷款71,152.79亿元,增加7,316.55亿元,增长11.5%。个人客户6.80亿户,增加3024万户。

宋建华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个人金融业务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前期我们已经取得了先发的优势,后续会重点从‘线上、开放、直营、智慧’四个方面来发力。”

具体来看,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线上化。尽管我们现在线上化水平已经很高,但是我们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推动一些长流程的、复杂业务的线上化;不断升级手机银行的功能,发挥好手机银行线上主渠道的作用;另外还要推广线上下单、集中处理、快递直邮的服务模式,促进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

二是推动金融服务的开放化。持续探索把银行业嵌入到出行、校园、文旅、餐饮等等这些跟民生密切相关的优质的互联网平台当中,把银行业嵌入进去。同时加强和各类政务平台、企业平台的系统直联,真正实现7X24小时无处不在的服务。

三是推进总部机构的直营化。数字化发展不仅仅是改变对外服务的方式和渠道,对内也会推动营销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提升总部机构直营、直销、直达的能力,不断提升客户的体验。

四是实现营销和管理的智慧化,充分发挥客户、产品、数据这些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运用机器学习、OCR等等这些技术来打造智慧运营的新模式,提升数字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还要推动新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渠道转型、风险控制等等各个方面,来打造全方位的智慧零售。

(作者:边万莉 编辑:周鹏峰)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