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高焦虑背后的赢家:长春高新增高针一剂上千元,毛利率超九成

2021-09-14 19:13:11 观察者网 

(文/张玉编辑/马媛媛)“医院每天打的水剂是1090元/支,外配门诊是1040元/支。具体要根据医生开的剂量来看。”9月13日,国内生长激素领域龙头企业金赛生物相关工作人员向方琼介绍称。

像方琼一样,从小就担心孩子身高问题的家长不在少数。不少家长更是不惜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给孩子打所谓的“增高针”。

值得一提的是,在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生产厂家对于这些“增高针”背后的副作用却很少会有非常明确的提示。

今年8月4日,新华社旗下新华视点点名批评“生长激素滥用”现象。受此影响,市场上各种名目的“增高针”及其背后的生产厂家一时间陷入舆论漩涡。而在生长激素领域独占鳌头的长春高新(000661,股吧),更是成为漩涡中心。

“生长激素风波”背后,近段时间以来,长春高新的股价变化也令人颇为担忧。从今年4月底到现在,公司股价已经由最高时的接近500元/股跌落至今年8月31的255.24元/股。截至9月14日下午收盘,公司股价已经跌至244.43元/股,较股价最高时已经“腰斩”。

9月13日,长春高新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回应观察者网表示,正是由于“生长激素风波”,目前公司相关采访事宜已经由市委宣传部接管。

潜在风险模糊

7岁儿子的身高问题一直是方琼颇为担忧的问题。不久前,方琼带儿子乐乐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专家门诊进行就诊。这位专家告诉她,孩子需要做一项全面的身体检查,如果生长指标达不到要求,就需要注射一定的增高针剂。而医生推荐的,就是金赛生物的水剂增高针。据医生介绍,一年的费用大概在十几万元左右。

不过,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增高方法究竟潜存哪些副作用?方琼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在看诊过程中,她遇到不少跟她有同样烦恼的家长,其中有部分家长已经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打了增高针。

9月13日,方琼拨打了金赛生物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在了解了她的情况后,一位金赛生物上海的咨询师联系了她。

根据上述咨询师介绍,如果孩子的身高与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差得很多,医生会先安排做个全面的检查。确定可以用药后,才会让小朋友打针。

据介绍,金赛生物拥有的通过打针帮助孩子长高的药一共有3种。一种是每天打的粉剂,一种是每天打的水剂,还有的是一周打一次的长效。具体用哪种是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来看。

第一剂增高针需要在门诊打,后续打针需要家长自行操作。在医生开具处方后,药可以在医院配,也可以在门诊配。“门诊如果不进医保的话医生一般建议是在外配门诊配的。医院每天打的水剂是1090元/支,外配门诊是1040元/支,具体要看医生开的剂量来看的。”

所需针剂的计量方式一般按照孩子的体重来,以乐乐为例,每周如果注射普通的水剂2-3次,每年至少花费十万元。

对于“增高针”的副作用,上述咨询师称,如果说儿童对药物或者对蛋白质过敏的话,会有注射过的红肿痛或者头晕、头痛的情况发生。所以,用药之前要做个全面的检查。不过,对于可能潜存的更大风险,上述咨询师并未提及。

一位在生长激素领域有研究的儿科医生向观察者网表示,如果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盲目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增加很多的不良反应,同时还会抑制人体自身的生长激素的产生。“外延性的生长激素补充进来以后,身体会进行反馈,内延性的生长激素就会减少或者不会产生,对肝肾功能、甲状腺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上述医生表示,如果长时间滥用,还有可能对骨骼和肌肉造成一定的损伤,造成股骨头滑脱或间歇性跛行。

高毛利、轻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长春高新的主营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辅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服务等业务。

今年上半年,长春高新共实现营业收入49.63亿元,同比增长26.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3亿元,同比增长46.85%。

其中,公司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37.88亿元,实现净利润18.59亿元。不难看出,长春高新的净利润来源主要靠金赛药业支撑,后者的利润占比高达96.67%。而金赛生物的三款增高产品分别是金赛增(长效水针剂)、赛增(水针剂)和赛增(粉针剂)。

分行业来看,上半年金赛药业制药业的营业收入为46.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4.24%,同比增长了38%;房地产板块的营业收入为2.7亿元,占比5.43%,同比减少47.06%。服务业营收1648.11万元。

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上半年长春高新房地产的毛利率为33.59%;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的毛利率为92.41%,中成药的毛利率为72.92%。而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赛增)更是排在基因工程制药板块第一位的产品。

进一步查阅发现,2018~2020年长春高新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的毛利率分别为92.09%、92.88%和92.27%。尽管每一年的毛利率有所波动,但是近三年以来,长春高新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的毛利率均超过92%。

另据长春高新公司官网,2018年公司重组人生长激素销售收入达28.99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70%。长春高新在生长激素领域的地位可见一斑。

与超高的毛利率相对应,长春高新的研发费用并不突出。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52亿元,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仅为7.01%;而同期公司销售费用为13.58亿元,是研发费用的接近4倍,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7.36%。

那么,此次新华社点名“生长激素滥用”现象将会对长春高新造成怎样的影响?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8月5日,截至A股收盘,长春高新股票跌停,一天内市值“蒸发”124亿元。

长春高新董事会秘书张德申在今年8月中旬举行的半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不存在所谓“滥用”,公司未受到监管部门调查。公司董事长马骥则表示:“不存在滥用和违规问题,相信黑白自会有分明。”

而针对公司近段时间以来的股价变化,马骥仅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张德申透露,公司成长激素成人适应症已经开始推广。在随后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上,长春高新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推进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相应销售工作。在辅助生殖方面,目前公司促卵泡激素产品覆盖持续提升,同时积极推进长效促卵泡激素等相关产品研发进度。

(注:文中方琼、乐乐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