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沃若 小财经连环话
凤凰网财经二套
消解无聊的对症之药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出品
海口一座形制奇特的大厦,属于中国唯一五星航空——海南航空集团。
有人说它侧看像是一艘满帆行驶的巨轮,也有人说它更像一尊禅定安然的坐佛,将楼前的昏晓分割。
海航集团的董事长陈峰便是一名虔诚的佛弟子,对佛学深研已久。与一众巨企的“一把手”不同,言行向来温文儒雅的他,从不会对海航近年来屡见不鲜的负面消息讳莫如深。
海航在其掌舵的数十年中,昏晓交界逐渐明晰,就像他自己所讲的,“头两三年海航买买买,名动江湖,可以说是不可一世。后来债务逼门,卖卖卖又出尽洋相。”
如今,年届古稀的陈峰股权清零,又传出刚被采取强制措施,身前是负债数千亿的巨轮海航,身后是讨薪无果被拖债无数的海航员工与债权人。
日入三商,长夜将至,喜爱礼佛修福的陈峰或许会想起那句佛家偈语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
“受诏”于急潮之上
说书、当兵、在部队自学英语,再到被选拔到西德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参加培训,都不过他规整人生里旁逸斜出的几个段落。
有关陈峰所有近乎传奇的情节,都要到他踏上海南这座南部岛屿开始。
1989年,陈峰怀揣实业报国的梦想南下创业,受命创立海航,只不过当时同样囊箧萧条的海南政府,能划拨给他的是仅仅一千万人民币的资金。用陈峰自己的话讲,一千万对航空业来说“杯水车薪”,“连个飞机翅膀都买不了”。
海航第一架飞机B2578
然而有过“说书”经历的陈峰,很会讲故事。在他当年就职的国家民航总局,同事对他的评价是:“没有陈峰办不成的事情。”
那一年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原本垄断的中国民航业开始放松政策,而海南股份制改造也早已启动试点,政府批准股份制公司向社会募集资金;海航恰逢天时地利,凭借定向募集成为中国民航第一家规范化股份制企业。
“这在今天看起来简直很滑稽。”陈峰再次回忆起这段往事也忍不住笑言,“在今天的人看来,(当时)你就拿一张纸,自己在社会上、满街上卖股票,社会公众居然就投了2.5亿。”
2.5亿对于陈峰来说只是故事的序章,随后以2.5亿元为信用担保的陈峰,又向银行贷下6亿,买下2架波音737,又以2架波音737为担保,定购了2架新飞机。如此反复,陈峰把杠杆玩成了金手指,也把海航从飞机租赁产业一路带入了最早的国际资本市场——航空业务的现金流用于还贷,而依靠杠杆融资并购、不断扩张成了海航的主线剧情。
在反复杠杆的“高负债”发展模式下,银行纷纷拒绝向海航继续放款。为了海航的扩张可持续,陈峰亲自踏足美国,在华尔街一扎就是小半年,最终凭借天桥说书练就的本领打动了那个“ 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男人”——索罗斯。
索罗斯拿出2500万美元买下海航25%的股份后,海航成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一脚踏入资本市场的陈峰立马找到了公司扩张的资金来源——股权融资。
1997年,由海南省航空公司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海南航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上市融资后的海航,重新获得了银行的青睐,在银行信贷与资本融资的双重加持下,海航进入了疯狂地扩张之中。
除了航空运输业外,海航还同时运作起商超、酒店、旅游、物流、房地产和金融等一系列业务,08年之后,又多线出击,全球范围疯狂抄底并购。
一年提30架波音飞机、出手便是150亿的发动机合同,出手阔绰的陈峰一度成了欧美各国的座上宾,英国商务大臣都要亲自主持其举办的茶会活动。
那时春风得意的他,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曾放出“将我和三大航比,把我看得太低了”的狂言,只是彼时,无人敢驳斥他的狂妄。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根据公开数据统计,93年海南航空正式开航时,企业总收入仅为1.17亿,资产规模为12.4亿,“陈峰模式”运作二十四年后,海航已经成了年入上千亿,总资产规模为1.2万亿的巨企——增长了上万倍。
海航兴,陈“胜”王
海航的崛起不是一人之功。
在海航发展之初,陈峰是海航的“面子”,而海航资本运作的操盘手一直是王健,是海航的“里子”。
只是在2012年,这对黄金搭档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
从海航实业高管签发的《阳光宣言》,再到海航集团要求对董事局主席陈峰执行的“三不政策”——不执行他的任何指令,不回答他的任何问题,不给他任何解释。
一系列的内斗让陈峰淡出了海航的一线,并伴以近百名“陈系”干部被处理清洗。
与此同时,“王健流”则是比陈峰要更加凶猛。
澳洲、欧洲、北美,旅游服务、航空运输、机场管理,不是全资收购,就是成为最大股东,2013年之后,海航把自己“买”成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租赁业务提供商、世界最大的航空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拥有全球第一大的电子分销业务、全球第三大的飞机租赁业务,是多个国家航空公司、银行的最大股东。
仅是2016年前十大海外并购交易中,就有三例属于海航系,累计海外投资高达450亿美元。
从2015年首次上榜《财富》位列第464到跻身第170位,海航只用了三年。
而这一切,被陈峰戏谑为“除了造避孕套的企业没有,其他都买了”。
到了2017年,用尽各种杆杠手段,大规模举债扩张的海航终于走到了它扩张的尽头。
从下半年开始,由于陡增的债务压力和捉襟见肘的现金流问题,海航旗下航司甚至连正常支付燃油费用都受到了影响。
据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根据海航集团17年的财务报表整理发现,在海航资产扩张的同时,其负债已攀升至7365.02亿元,同比增长22.04%,同时利息支出高达318.47亿元,同比增长61.46%,成了“亚洲最有债的公司”。
如果仅仅是债务和利息高,但企业拥有强大的经营现金流,能cover负债带来的风险敞口,那到可以接受,但海航2017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34亿元——一半都要用来支付利息。
为此海航不得不开始抛售旗下优质资产进行变现,2017年下半年开始,海航每个月几乎都有资产出售,卖股权、卖酒店、卖地产,连飞机都卖。其中希尔顿酒店的投资、以及香港的启德地块,甚至是17年才刚刚获取,尚未获得任何收益。
同时由于出售部分子公司及业务,导致海航集团旗下几乎所有业务板块的收入和成本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
其中收入最高的电子分销业务,虽然实现1574亿元的年收入,占据总总收入的59%,但毛利率也仅有7%,并且业在持续下跌。
与此同时,试图在高速扩张的快车道上转向的海航,又遇上了一个“多事之秋”。
2017年6月,2017年6月,银监会于要求各家银行排查数家巨头企业的授信及风险,海航不出意料地出现在了榜单之上。
而这个消息出现仅仅一个月之后,一位名为“GUANJUN”的中国人将29%的中国海航集团股份转移至一个海外私人基金会。导致外界对于“海航究竟是谁的”的猜测甚嚣尘上。
海航为此不得不向集团所有员工发布公开信,称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持有海航集团50%以上股份、12名自然人股东、持有47.5%,海航控股(600221,股吧)持有0.25%。
而这笔资金究竟去了哪里,海航始终没有披露。
2018年夏天,海航集团创始人团队成员之一、时任董事长王健在法国跌落高墙意外离世,令这艘巨轮驶向了更深的迷雾中。
已退居幕后两年多的陈峰,再次出山,回归一线。
复出后的陈峰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重组集团董事会、缩减产业板块为海航航空和几大事业部,对外持续减持资产、推进转型发展。字面上看寥寥数语,但对陈峰来说却非易事。
2018年一年内,海航就处置了约3000亿资产,刀尖主要面向金融、地产等非航空资产和业务;到2019年上半年,陈峰认为海航已经安然度过了“洪峰一样”的流动性危机。
在接受凤凰网财经《封面》的采访时,陈峰还曾计划在2020年底将海航的负债率降到70%以下,还畅想过自贸港区会开放八大航权,海航要打造以海南为中心的南太平洋(601099,股吧)枢纽。
但洪峰过后,海航是否已经走出了泥沼?
第一财经当时获得的一份海航集团债券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亏损35.2亿元,虽然一直在进行资产处置,但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不降反升,仍有超过7000亿元债务待偿。
“卖卖卖”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海航的问题,甚至都没能保住正常的市场信誉, 2019年频频出现债务违约的消息。
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debuff,让全球航空业都被集体暴击,更是加速了海航的败局。去年一年,海航营收同比降低60%,直接亏掉640亿元,净资产跌成负值。
而在巨轮浮沉的同时,更致命的,是海航内部人心的涣散。
长帆只剩残壳
人事地震是海航内部最早裂开的缝隙。
对王健曾经重用的200多名干部的“大清洗”,是加剧海航颓势的第一次传闻。江湖地位调换后,陈峰的“党同伐异”与当年的王健无二。
尤其是当年王健的“背叛”似乎改变了陈峰用人的态度,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的“佛系”。嘴上讲着要推行集体决策,建立更公平更包容的现代制度的陈峰,却开始了“家族化”海航的倾向。
陈峰在回归之初,曾表示一定要偿还员工的工资欠额,扬言“我回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员工,这是他们的血汗钱”。
但在今年6月30日,海航集团两万多名员工集体举报董事长陈峰的传闻沸扬,直指其暗箱操作私自兑付集资款、贪心妄想把海航变为家族企业、利用职权拉帮结派中饱私囊等;
其子陈晓峰更是在未经集团任何合法合规手续的情况下“空降”海航董事局,着手参与、控制集团业务。并且在员工工资都不能足额发放的情况下,陈晓峰与其表兄弟等人却大肆购买豪车等奢侈品,毫无收敛。
那个一度标榜“我个人无所求,只求尽自己微薄之力善待他人”、那个曾经带领海航打下巨大商业版图的陈峰,在海航一众员工心中的形象已经悄然改变。
而这样的“家族化”手段,还不止一例。
据财新的报道,根据海航的上市公司年报、工商资料等文件,以及多位海航现任、前任高管接受财新采访时的证言证明,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已故的前董事长王健等多位海航高管,都有亲属控制或参与的公司承接了大量海航的生意和采购,获得了海航的资金支持和商业合同,涵盖海航的飞机和航材采购、房地产开发、信息化工程、广告、保险等业务。
海航集团与公司高管裙带的这些关联交易,有的早在2000年之前即以开始,有的延伸至海航的海外并购,且均未得到充分披露。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记者发现,2020年高达640亿的亏损中,主要原因却不是经营性亏损,而是因为海航“计提了大量的减值损失”。
而这些“减值损失”,多半来自股东及关联方的违规关联交易,包括资金拆借、借款被关联方实际使用、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形成的资金划扣、关联方代收款项、兑付员工理财等在内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大股东们的“抽血”,让本就千疮百孔的海航更加难以支撑。
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进驻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在十个月的摸排调查之后,工作组宣布海航集团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正式发布破产重整公告。
随后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集团党委书记顾刚发出公开信,表示:工作组发来的全新完整版的几家上市公司及集团公司的股权关系树状图,每一张都近三米,就像是“清明上河图。”
9月18日,重整完成后的海航,将被拆分为四个完全独立运营的板块,并各自由新的实控人股东带领前行。老股东团队及慈航基金会在海航集团及成员企业权益将全部清零,不再拥有相关股权。
9月24号,陈峰被采取强制措施,据传是因其转移数百亿资金到海外,拒不归还。
其后,顾刚在其最新的全员信中,说到“很多人觉得今天的公告突然 其实高管们早有预料”,并讽刺“总以为故事还可以重复,是上天给了自己机会,总是把因果和自己的冒险经历挂在嘴边,佛经成了指挥自己的行动指南。”
这段话,无疑直指笃信佛学,并曾邀请南怀瑾为其写下《同仁共勉十条》以作海航企业文化守则的陈峰——喜欢佛学的陈峰,人生至此,四大皆空。
二十八年来来借壳、并购、定增,腾挪资产,纵横捭阖,声名海外 ,用航空业态本身充足的现金流不断并购,急速扩张。但背后却是常年超高杠杆高风险运作,把海航带上了不断并购获取现金流,提高信用,获取更多贷款,进而不断扩张的命运轮回之中。
直到现金流断裂,信用崩溃,再难融到钱的海航陷入彻底的危机,企业浮沉之时,却又以“家天下”的欲望与提前巨额本息兑付的实操,彻底寒了海航人的心。
此前,在海航扩张极盛的那几年里,倍受关注的陈峰也同样乐于向公众宣扬他对佛学的理解:
“我的存在价值就是给别人带来利益,此外没我,我是一个念头”。
只是当时被传为美谈的佛心,与后来海航频频传出的丑闻对比起来,未免令人唏嘘。
陈峰曾说,每到夜深人静,他便要参禅入定,遁入空灵。
他昼夜思道,追寻无我的结局,却是被欲贪降伏。最终将资不抵债的海航导向破产重整,曾经偌大的商业帝国被一分为四。
再到夜深人静时,陈峰或许会想起那句佛家偈语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由业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