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募投资金“补血”背后 大理药业能否走出“困兽之斗”

2021-10-26 07:00:17 第一财经日报  吴绵强

  [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募投项目投资进度不达预期的背后,主要是大理药业(603963,股吧)主营业务的中药注射液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导致公司经营业务受困,业绩持续下滑。 ]

  上市4年来,IPO募投项目资金迟迟未投入公司主业发展,像大理药业(603963.SH)这样的医药上市公司,在国内A股市场实属少有。受制于中药注射剂限用政策,大理药业产品销售持续下滑、业绩不振。

  好在目前,IPO募投资金终于有实质“用武之地”。10月22日晚间,大理药业披露称拟将1.05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其中 8000万元计划用于销售公司商业配送项目,2499.69万元计划用于公司流动资金支出。

  然而,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大理药业所投商业配送项目亦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当地配送企业众多,且招标程序严格,能否最终取得配送资质仍是问题。

  募投项目不及预期

  大理药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与销售。该公司于2017年9月上市,募集资金净额2.62亿元,分别投向4个项目,即中药注射剂现代化发展项目(拟投1.62亿元)、药品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拟投4699.60万元)、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拟投2879万元)和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拟投2500万元)。

  其中作为主营业务的中药注射剂现代化发展项目,又分为3个项目实施,分别为中药注射剂现代化发展项目(拟投8953万元)、原制剂车间2010版GMP技术改造项目(拟投3212.72万元)、中药天然药提取车间建设项目(拟投4005.60万元)。

  上市至今已4年有余,上述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原计划投入几千万元的项目,实际却仅投入了几万元。

  大理药业最近披露的文件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原计划投入1.62亿元的中药注射剂现代化发展项目,实际仅投入1317.98万元,其中原计划投入3212.72万元的原制剂车间2010版GMP技术改造项目实际仅投入4万元,原计划投入4699.60万元的药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际仅投入6万元,原拟投入2879万元的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更是一分钱未投入。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确信投资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

  据大理药业披露,公司募投的“原制剂车间2010版GMP技术改造项目”、“中药天然药提取车间建设项目”及“药品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子项目“动物实验室建设项目”已于2018年终止,现剩余项目为中药注射剂二次开发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而剩余的三个募投项目投资进度,也不达预期。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主要是大理药业主营业务的中药注射液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导致公司经营业务受困,业绩持续下滑。

  据大理药业披露,“中药注射剂二次开发研究项目”主要是对公司重点品种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进行药效物质(化学物质)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等,投资进度不达预期的主要项目内容是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内容。

  国内医药行业资深人士解奕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注射剂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站在风口浪尖,其安全性、有效性和使用备受各界关注。

  “长时间以来,中医药的注射剂再评价相关政策和技术指导都没有出台,对中医药的注射剂来说,缺少政策性的指导,这就造成了中医药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上的受限。”解奕炯指出。

  各省陆续出台了重点监控药品相关文件,抗生素、注射液尤其是中药注射液、辅助性药品等成为重点监控的对象,控制其使用比例和金额,以降低药占比和医保支付的压力,大理药业主要产品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的销售受到了直接影响。

  第一财经记者翻阅大理药业披露的文件显示,公司 2017年9月上市前经营业绩已出现下滑,2014年至2017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6229.27万元、6216.57万元、4445.25万元,同时由于2014年启用新版车间导致产能扩大,公司产品产能利用率较低。

  从2017年上市至2020年,公司主营的两大单品醒脑静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销售金额几乎是持续下滑。

  近年来,大理药业的业绩也每况愈下。2020 年度,公司实现营收2.14亿元,较上年下降27.4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3.17 万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204.78万元,较上年下降11.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7.30万元,较上年下降 314.99%。

  募投项目转型困局

  目前,大理药业已打算将终止的募投项目资金用于公司业务发展的流动性资金“补血”,以实现业务转型,为公司发展注入动力。然而,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这一转型仍面临发展困难。

  大理药业称,计划将1.0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具体用途方面,计划8000万元用于全资子公司大理药业销售有限公司(下称“大理销售”)商业配送项目,专项用于铺底流动资金;计划2499.69万元用于公司流动资金支出,偿还到期有息负债及储备必要的流动资金防范流动性风险。

  上述大理销售系大理药业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大理药业称,由于错过了大理州上一轮(2013年)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企业的遴选,因此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因无配送资质导致未开展配送业务。

  2020年10月,大理销售参加新一轮“大理州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企业遴选项目”投标,成功入围,并签订了为期3年的《大理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服务协议》(2020年12月-2023年12月),配送资质的取得,为该公司在大理州区域内开展药品配送服务业务获得了“通行证”。

  然而,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大理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器械耗材的采购量大约45亿~50亿元/年;2020年大理州内中标药品配送企业数量30家,该州内现有的配送企业呈现两极分化,其中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占60%左右的份额,主要集中在等级医疗机构)、上药控股云南有限公司(约占10%的份额,主要集中在基层医疗机构)等企业已在大理州域内深耕多年,拥有现代化的医药物流体系、成熟的配送网络、较为齐全的品规储备,其配送服务能力广受认可。

  大理药业要想在大理州公立医疗机构的物流配送环节分“一杯羹”,也将面临激烈挑战,同时存在配送服务不中标的风险。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即使大理药业获得了上述配送资质,公司销售业务将获得一定增加,但是医药物流配送行业毛利率较低,短期内提升公司净利润较为困难。

  以医药物流配送巨头九州通(600998,股吧)(600998.SH)为例,该公司2021年半年报显示,主营业务毛利率在8%左右。“物流配送环节,受制于供应链能力,以及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毛利率较低。”一位医药物流企业人士指出。

  据一位长期关注中医药板块的人士看来,对于大理药业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核心的重磅医药品种,否则未来仍将在中药注射液行业里作“困兽之斗”。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