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化是资产配置唯一免费的午餐。
疫情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新秩序正在重建,这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中国投资家的重要事业机会,更是个人投资者的重大财富机会。
如何审时度势应势而变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岁末年终之际,《巴伦周刊》中文版联合巨浪视线推出《聊一波·超级投资家》系列节目,主持人《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邀请了三位“特殊嘉宾”进行了三场深度对话。看过去,他们都曾凭借大格局、大智慧(601519)、大气魄,抓住了时代大潮赋予的机遇;想未来,他们又如何立足当下世界和中国的社会经济大势,捕捉引领未来的投资潮流,同时避开资本旋涡中的暗礁?
(节目特别鸣谢:梅赛德斯-奔驰V级MPV)
以下嘉宾分享内容依据《聊一波·超级投资家》节目主持人、中国证券市场早期主要推动者、《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与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汉德资本创始合伙人蔡洪平,前新华人寿董事长、前中国人寿总裁万峰三位嘉宾的现场对话精选整理。
邓锋:创业和投资的方向是未来市场缺什么
早年在邓锋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恰逢上世纪80年代“中关村(000931)电子一条街”的兴起,他通过承包科技项目,很快从中关村“科技个体户”做到月入一万的“清华首富”。电子一条街后来演变成了今天的中关村科技园,它也是今天很多风云人物创业起步的地方,包括李彦宏、雷军、刘强东、周鸿祎、王兴等。
邓锋人生的高光时刻,是他在创业者的身份标签之下4年套现42亿美金,成功卖掉了自己和清华同学创立的公司NetScreen。
“我们创建的公司NetScreen是做防火墙,跟我之前做的东西不太一样。我们创业时,是互联网刚刚起来的时候,信息安全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我们几个清华同学一起做起了防火墙业务。”他对王波明说。
邓锋特别强调道,“现在,我仍然跟很多创业者讲,不要拿着技术创业,要先去研究市场缺什么。”
从硅谷车库创业到回国创立北极光创投,邓锋始终保持着“企业家+投资人”的动态平衡思维。他在对话中表示,中国在科技发展领域将有两大板块可引领潮流——信息和通讯技术以及医疗健康,北极光创投也投资新消费,但更多关注科技类的新消费。
“我们关注将科技如何运用到消费,下一波消费很多可能都跟科技相关。”他列举了美容行业、食品行业、体检行业以及人工智能陪伴类产品。“对投资人而言,在早期你如果预测了这个科技会有突破,通过资本能够加速它的发展,就会给我们很大的回报。”
当王波明问及如何看待时下热门的元宇宙时,邓锋说:“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但不是每一个应用都有价值,也不是每一个它所描述的场景今天都能唾手可得,还需要时间,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一定监管,但是大的方向是对的,因为它给你一个沉浸式的、深度的体验,跟我们今天的生活可能不太一样。”
他坦言今天元宇宙概念虽热但并未太多落地,某种程度上是媒体炒作的结果。“过一段时间会凉下来,等它再起来的时候可能就是真的热了。科技领域的新事物发生,刚开始都容易有炒作的成分,元宇宙的今天还在第一波炒热的过程。“言下之意,元宇宙这个“未来体验”值得从现在开始关注。
蔡洪平:全球化无逆转可能,中国芯片产业必须一直向前拱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邓锋成功踩上了上顶尖大学、中关村创业、出国留学、硅谷创业、回国做风险投资这人生的五个风口,而年长他10来岁的蔡洪平身上的时代烙印更为深刻,他经历过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在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建立后,他躬身入局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中国H股始创人之一。亲历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后,蔡洪平的投行家事业青云直上,成功帮助一批批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打造出“中国溢价”,他也因此被誉为“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之父”。
虽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叠加世纪疫情令近年全球化进程受挫,但蔡洪平坚定认为全球化无逆转可能。他说,疫情之下,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非常保守的技术保护,产业链从全球化慢慢龟缩为地区化,看似“去全球化”正在加剧,实则不然。
结合最近IBM研发出2纳米芯片的新闻,跟半导体行业打了20多年交道的蔡洪平谈到了备受投资者关注的芯片话题:“美国想包圆芯片产业链,让工厂搬回美国去,完全没可能。产业链是工业长城,中国在过去30年来打造的是最强大的产业链长城,里面盘根错节移不动,全球产业链离开中国不行。”
不过中国面临的挑战也很巨大,他补充说:“中国芯片目前能做的最高水平是28纳米,中芯国际和上海华力在生产28纳米芯片,若想继续前进缺少光刻机,因为超过90%的光刻机零部件来自全球,如果哪个国家决定不再把某一个核心零部件供给我们,那就是一剑封喉。”
他也有乐观的判断,“在中国与国际有一定国际合作的前提下,中国可能突破14纳米的芯片。”同时他也有冷静的分析,“7纳米在目前不太可能,写论文可以,但从样品到产品到商品,为时尚早。”
当王波明提出无国际合作前提下中国攻克2纳米芯片的可能性是多少时,蔡洪平直言说:“可能性为零。还有一个更糟糕的可能性,是中国越追越远,缩小差距的前提是竞争对手静止不动,但这是不可能的,可能我们一直在追、越追越落后。”
蔡洪平创立的汉德资本是一家欧洲-亚洲跨境私募股权基金,专注于工业和医疗技术领域投资,他个人对前沿科学一直保持着学习状态。数月前他和王波明的一次对话里强调说,科学发展不是有钱就行,这次对话中他再次强调,“芯片向前攻坚,资本、人才、国际合作,缺一不可” 。
针对社会上有观点认为中国芯片已经够用、不必追逐2纳米,蔡洪平批驳“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懦夫,我们不能被这种说法迷惑。”
他详细阐述道:“早年我们的电子管也够用,电子管播放出来的无线电收音机声音并不比晶体管差。今天把一个智能手机里的芯片拿出来,如果按电子管的尺寸计算,一栋50层的大楼都装不下这个电子管。人类发展已经超过了摩尔定律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半导体的算力每十八个月翻一翻,今天已经没有翻一番的概念了。从100个晶体管到100万个晶体管,到五亿个晶体管,远远不止每十八个月翻一倍、两倍,摩尔定律已失效。我提出一个概念叫做datanet数联网,数联网使人类研发以超常的速度发展。为什么人类还要去攻关7纳米、5纳米、2纳米?未来元宇宙对芯片的要求也很高,包括风能、电能、太阳能(000591)、电力储存在内的双碳经济对芯片的要求也很高。”
“人类需要不停向前走,我们中国的芯片产业必须一直向前拱。”蔡洪平对未来充满期待。
万峰:后疫情时代,险资将更多服务实体经济
深耕寿险业37载的万峰是中国当代保险家,他和蔡洪平一样属于身经百战的50后,也亲历过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并见证和参与了新中国保险行业的恢复和振兴,执掌过世界最大保险公司之一中国人寿,和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新华人寿。
近年来,万峰始终强调保险的保障功能,在《聊一波·超级投资家》节目里,他再次为保险正本清源,为观众详细讲述了如何从财务风险角度合理配置保险,并建议个人必须正视“银发时代”到来,做好养老规划。
在险资运用问题上,万峰说,当今世界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变换的大环境中,投资界新贵迭出,他们多数关注虚拟概念、追逐风口热点,借助高频操作、热衷杠杆博弈。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凸显,通胀滞胀风险加大,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天量盈亏扣人心弦,巴菲特先生和他的经验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他表达了对巴菲特的敬仰之情:”国内很多人都崇拜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投资业绩,殊不知伯克希尔公司其实主业是保险,保险公司一手收保费一手做投资,巴菲特值得保险家学习的是,一要保持稳健的保费增长,二在投资上要有坚定的长期主义经营理念、执着的价值投资原则、谨慎的风险偏好。”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万峰认为,随着该政策制度的实施落地和监管的开放引导,将有效提升保险资金运用的质量和效率,引导保险资金向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等实体经济集聚,不断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于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同比骤降的现象,万峰指出,近几年无论是监管还是市场参与主体都对大比例持有单一股权的投资模式有所反思。
“分散化是资产配置唯一免费的午餐,可以预见除非出于战略投资的考虑或者特别笃定看好一个标的,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在财务投资上继续采用大比例持股的模式应该较为少见。在资产配置上,以固定收益品种为主,权益投资为辅,追求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
无论投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险资大致的资产配置结构仍会保持稳定。”他说。
对话最后,万峰和王波明谈到了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当下经济形势给险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对险资而言,当前投资环境愈发复杂,长期利率中枢下移、长久期资产稀缺、过去提供高收益的非标资产供给骤降,市场信用风险频发,保险资金面临的再投资压力明显上升,这是挑战。机遇方面,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能转换的攻关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均孕育着重大投资机会;此外今年国内人均GDP将突破1.2万美元,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推动消费升级持续进行,新兴消费领域也蕴含着投资机会,以上都有利于保险资金发挥资金优势,长期布局。”
大时代孕育大机会,大机会造就人生更多可能;大智慧铸就大格局,大格局谱写壮阔人生。无论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希望都能从以上《聊一波·超级投资家》三位嘉宾的访谈中获得启发、借鉴或思考,把握当下,挑战未来。
(《聊一波·超级投资家》节目特别鸣谢:梅赛德斯-奔驰V级MPV)
文 | 桑妮
编辑 | 康娟
策划 | 贾梦霞、王晶、王宇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