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光伏硅片赛道而言,2021年算得上是一个丰收年。继1月中旬公布业绩预告后,硅片“黑马”厂商上机数控(603185)(603185.SH)进一步揭晓了去年的经营数据。
2月16日,该公司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09.06亿元,同比增长262.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7亿元,同比增长208.01%。
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单晶硅片业务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2021年公司按计划继续扩大单晶硅业务规模,产能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机数控如此介绍盈利增长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包括上机数控在内,国内主要光伏硅片厂商在2021年都取得了丰厚的利润:中环股份(002129)(002129.SZ)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长248.95%至285.68%;双良节能(600481)(600481.SH)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亿元至3.25亿元,同比增长107.40%至136.50%;京运通(601908)(601908.SH)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0亿元至9.24亿元,同比增长75%至110%。
然而,即便业绩爆发,这些主要硅片厂商当前正在经历资本市场对其估值的考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以上机数控为例,仅四个月内,该公司股价已经“腰斩”。在抓住“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需求释放的巨大机遇之时,单一的“投注”模式已经面临成长性瓶颈。
硅片黑马的“水火双面”
不可否认的是,上机数控在2021年的确赚得盆满钵满。
“公司单晶硅业务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使得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推动公司业绩稳步上升。”该公司称,2021年,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落实,我国光伏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发展,光伏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市场需求相对旺盛。
以精密机床业务起家的上机数控,在2019年进行了跨界,通过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进一步拓展光伏单晶硅生产业务,形成“高端装备+核心材料”的双主业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布局,截至去年上半年,该公司单晶硅达产规模达到20GW,并新增10GW单晶硅拉晶项目。
尽管与“硅片双雄”隆基股份(601012)(601012.SH)、中环股份的产能规模仍存在巨大差距——截至2021年底,两家公司硅片产能预计分别达到105GW、88GW,但近两年光伏硅片需求的缺口使得上机数控等新入局者仍能分得一杯羹。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突破300GW,对应硅片产能需求超过380GW。而在供给端,2020年末行业内全部光伏单晶产能约为205GW,较2025年的需求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自旗下单晶硅片项目投产以后,上机数控也是先后屡屡斩获大单。
最早抛出橄榄枝的是组件龙头天合光能(688599.SH)。2020年1月,该公司与上机数控签订重大合同,计划在当年向后者采购单晶硅片数量为3.67亿片(上下浮动不超过10%)。参照当时的硅片价格,该合同含税销售金额达到12.15亿元。
随后,上机数控的客户群逐渐扩大:阿特斯、东方日升(300118)(300118.SZ)、正泰电器(601877)(601877.SH)、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龙恒新能源、爱旭股份(600732.SH)等下游厂商先后与其达成采购意向。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上机数控已经公布的合同金额超过400亿元。而在2019年,该公司全年的营收也不过8亿元。
进入新赛道的上机数控,在通过公布巨额的销售订单后,被资本市场视作“潜力股”。2020年,该公司年度股价涨幅高达619.71%。去年,上机数控股价继续创新高,最高价格一度达到358.12元/股,总市值最高接近985亿元。业绩和股价双高之下,上机数控一跃成为A股市场的明星光伏概念股。
不过,在整个产业链的价格波动之下,上机数控业绩高增长的背后也遇掣肘。
随着去年全年度业绩快报的公布,该公司第四季度的营收情况也尽收眼底——报告期内,上机数控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亿元。这其中,在第四季度取得较大规模营收之时,该公司当季度的净利润却遭遇全年最低。
“在去年第四季度硅料价格较高时,该公司或依然保持行业中相对较高开工率,从而导致盈利能力出现下滑。”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硅片环节不断吸引诸多新入局者之时,上机数控只有保持一定的开工率才能避免市场份额的流失。
与此同时,这匹硅片黑马在资本市场的考验也随之而来。自去年9月初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后,上机数控经历一段时间的盘整后,股价却难挡颓势。
2021年10月中旬至今,该公司股价累计跌幅59.74%。截至2月16日收盘,上机数控的市值缩水为351亿元。
过剩预警下的“估值回归”
“拥挤的硅片赛道,使得资本市场的兴趣大不如前。”前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当前整个A股市场对新能源板块重估的背景下,即便有行业预期继续加持,光伏企业也许要讲出新故事,来重新吸引资本的认可。
眼下,A股市场对于光伏公司的利好消息所表现出的积极性转向保守。以双良节能为例,2月14日晚间,该公司公布了一份价值159.50亿元的销售合同后,次日其股价大涨逾6%。但在2月16日,双良节能股价下跌1.61%,尚未摆脱调整状态。
对于上机数控而言,单晶硅片业务在给予其巨大业绩增长动力之时,却也不得不使其面临在光伏产业链布局中的单一模式所带来的成长瓶颈。
尤其是,随着众多新老厂商扩大其在硅片环节的投资,产能过剩预警已经打响。
2021年以来,随着硅料供应能力的提升,硅片产能得到释放,国内各大硅片项目的扩产陆续展开。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结合各大硅片厂商公示的扩产计划,截至2021年底,国内单晶硅片产能将超过300GW。而据隆众资讯统计,到2021年底,硅片的总产能将达到423.8GW(理论产能,点火投产计入)。
因此,在市场针对硅片环节的产能表达过剩的担心之时,硅片厂商需在降本增效和大尺寸产能投入上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目前主要新入局的硅片厂商,几乎都存在光伏板块主营业务较为单一的“通病”。“当前公司硅片业务略显单一。”浙商证券认为,上机数控在行业剧烈波动时,抗风险能力待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上机数控去年第四季度的业绩表现的确给该公司上了一堂课:一方面,降低开工率或将引发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另一方面,维持较高的开工率又不得不面临硅料价格上涨侵蚀利润的现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机数控也在寻求出路。
2021年3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就在内蒙古投资建设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展开深入合作——双方意向进行30万吨颗粒硅生产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研发项目合作,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80亿元,整个项目分为三期具体实施。
作出向硅料环节的延伸尝试,成为上机数控应对变局的举措。而在近期,其合作的颗粒硅项目再获资本方认可,且该公司已增资10.2亿元共同投资“年产10万吨颗粒硅+15万吨高纯纳米硅项目”。项目投产后,上机数控将获得不低于70%比例的颗粒硅(对应7万吨),未来可满足25GW硅片的硅料需求。
而最终效果如何,还需经历时间检验。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