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复盘五次“稳增长”:本轮基建行情成色几何?

2022-02-17 17:42:25 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回顾了2008年以来经历的5次稳增长的特点,以及期内建筑板块行情表现。国盛证券指出,目前处稳增长政策加码阶段,参考历次稳增长行情,目前阶段板块有望持续展现超额收益上半年基建有望率先发力,后续反弹力度取决于是否能出台新的有效融资工具(基建REITs加快发行或可提供一定助力),或将直接决定本轮基建行情级别。投资方面,建议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低估值建筑蓝筹中国交建(601800)、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电建(601669)、中国能建等,基建设计龙头华设集团。二是稳增长高景气弹性方向:(1)钢结构:重点推荐精工钢构(600496)、鸿路钢构(002541);(2)保障房:重点推荐华阳国际(002949);(3)新型电力系统:重点推荐民营配网EPCO龙头苏文电能;(4)城市管网:重点推荐供热节能领军者瑞纳智能。

2008年以来经历五次稳增长。2008年以来共经历五次稳增长,按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为2008年Q4-2009年(基建四万亿出台,地产调控大幅放松),2011年Q4-2012年(十八大召开,基建主抓手),2014年Q4-2016年(基建推出PPP,棚改货币化拉动地产需求),2018年Q3-2019年Q1(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去杠杆阶段性放缓),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其中前三次政策力度较大,基建投资及地产销售大幅反弹,宽信用效果明显;后两次政策力度相对温和,保持对城投平台与地产的严调控,基建反弹力度有限。

典型稳增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典型的稳增长可以分为:

1)政策转向:一般是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或前期紧缩政策效果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开始转为宽松。

2)政策加码: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一般伴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宽松、基建项目审批加快、融资平台监管放松、新融资工具出台、地产调控放松等。

3)效果显现:在政策刺激下,基建投资回升,地产销售回暖,经济企稳或明显回升,社融增速走高。

4)政策退出:待经济企稳后,政府表达出对经济恢复的积极肯定,后续政策会逐步退出或转为新一轮紧缩,重新聚焦中长期发展问题。

稳增长选择地产还是基建?

历次稳增长基建都是重要抓手,前三次强力稳增长,均加快项目审批,放松地方融资平台,或创设新的融资工具(如2015年起大力推广PPP),基建投资均大幅反弹或维持高增长,后两次稳增长政策对地方融资平台保持严监管,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快,基建投资仅小幅企稳,反弹力度有限。2008-2009年与2014-2016年两次稳增长均对地产采取强刺激,连续降息降准,大幅放松地产调控,2015年起还加速推进棚改货币化,地产销售出现明显回暖。2012年与2020年稳增长虽未明显放松地产调控,但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刺激了地产销售反弹。2018年货币较紧,调控未松,地产销售无明显改善。

稳增长建筑板块行情表现如何?

前三次稳增长政策力度较强,建筑板块相对沪深300区间最高超额收益分别为34%/20%/186%,且上涨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三个季度)。后两次稳增长,政策力度温和,区间超额收益最高约10%。五次稳增长超额收益在政策转向和政策加码阶段(一般持续时长三个月)都比较明显,后续板块行情持续性取决于政策效果及政策调整节奏,如果基建投资大幅反弹,地产销售明显回暖,则行情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直至政策再次开始收紧。

目前处稳增长政策加码阶段,板块有望持续展现超额收益,能否出现有效融资工具或将直接决定本轮基建行情级别。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认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随后各部委系列会议显示政策正在不断加码,央行也已开启降息。基建方面政策效果目前已在1月社融中得到一定体现,但经济还未出现企稳信号,预计在经济明确企稳之前,稳增长政策仍将持续加码,参考历次稳增长行情,目前阶段板块有望持续展现超额收益。上半年基建有望率先发力,后续反弹力度取决于是否能出台新的有效融资工具(基建REITs加快发行或可提供一定助力),或将直接决定本轮基建行情级别。地产政策当前已边际调整,但参考之前经验,行业基本面探底回升仍需更多政策和时间,目前阶段地产链相关企业股价表现或将持续出现分化,受益行业洗牌的优质地产链龙头有望展现一定超额收益。

风险提示:稳增长效果不达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实际情况,应收账款风险。

本文来源于国盛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作者为分析师何亚轩、廖文强等;智通财经编辑:文文。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