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指数呈现分化格局,沪指震荡回升至平盘线附近横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则一弱势震荡为主。午后,沪指一波拉升后继续横盘,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则无明显起色。尾盘阶段,指数集体走高,深成指翻红。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0.66%、涨0.27%、跌0.46%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49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3061:1447,平均涨幅0.75%,赚钱效应偏强,两市成交额8076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1.14%。北上资金净流入逾48亿。
尽管上周A股多多少少还是受到外部因素的扰动,但仍然还是延续了节后企稳的态势。这从国内外主要指数上周的涨跌对比就可以看出:美股标普500、道琼斯、纳斯达克指数上周分别累计下跌了1.58%、1.90%、1.76%;欧洲主要股指中的德国DAX30、英国富时250、法国CAC40、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上周分别累计下跌了2.48%、3.11%、1.95%;而A股当中的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平均股价指数则分别累计上涨了0.80%、1.78%、2.93%、3.18%。这说明当前A股已开始逐步摆脱外部因素的扰动,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这样的表现也基本符合锐叔的预期。
周末还看到一个数据:2月18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一度突破6.3200关口,触及近4年新高6.3144,创下2018年5月以来最高点。之前有部分市场声音认为,美联储加息会提升美元的吸引力,同时国内货币政策宽松下,市场利率走低,中美两国利差缩小,可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走低及外资撤离中国。但事实上,在中国与美国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等因素下,人民币走势非但没有削弱,反而越发坚强。除了得益于去年以来货物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顺差增长带来的结售汇顺差大增外,人民币资产吸引外资持续流入超出市场预期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中美两国之间的基本面预期的边际变化,使得海外资金流对人民币资产的青睐度不减。从PMI新出口订单和库销差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最快的时点已过,而中国“政策底”夯实、“经济底”在即,1月货币金融数据也显示,信用环境已开始回暖,人民币资产因更高的回报率而更受全球资金的青睐。在这一背景下,预计即使美联储开始加息周期,北上资金也将保持总体流入的态势,继续成为A股市场的支撑之一。
目前技术上,截止到上周五,上证指数、深成指、平均股价指数、创业板指日线MACD已先后站上零轴线,预示大盘整体上进入上升波段。不过成交量依然未能有效放大,显示反弹动能有些不足,增量资金入市还不是很积极。从历史的角度验证,缩量是急跌后的正常现象,并不意味着反弹不具备持续性。当然,从基本的量价规律来看,后续反弹仍需要成交量持续回升的支撑,否则在面对3520上方前期套牢筹码较为密集区域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周折。总体上,技术上的方向性预示是向上的,后市不确定的因素主要在于上涨的力度和高度。
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要对经济韧性和政策有效性有信心。社融数据在年初已经出现放量,但市场仍存在社融数据持续性的担忧。对此,锐叔比较赞同周末安信证券的策略观点,即当前不必将“远虑”当作“近忧”。即便在社融数据并没有持续上升的2019年,经济基本面同样能够企稳改善,市场依然是整体向上的。而对于后续经济数据的验证,相比2012年,目前市场对于2022年经济增速已经回落至相对合理预期,这轮稳增长政策见效相对比2012年或将更快更明显。当然,市场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房地产,有观点以为不全面放松地产就稳不住经济,其实这个观点也有所偏颇,稳增长相关措施在两会进一步明确和落地是值得期待的。
总体来看,锐叔还是维持近期的观点:当前就是市场震荡筑底和逢低布局的阶段,但市场信心的恢复不会一蹴而就,出现一些反复也很正常。操作上继续维持偏乐观的策略,但注意坚持逢低原则,以逢低加仓为主。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煤炭、房地产、钢铁等涨幅居前,半导体、电气设备、航空装备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东数西算、基础建设等较为活跃。
上周五早评中提示的东数西算概念股上演涨停潮,板块内涨停及涨超10%的个股达到17只,而与此相关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板块涨停及涨超10%的个股也分别达到了21只和19只。驱动上,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周末消息面上,“东数西算”继续发酵,先是央视,经济日报,人民网(603000,股吧)等第一时间集中报道,接着华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纷纷出来站台,提出了自己的布局。另外券商卖方研究报告和电话会议不断。其中人民网评论文章称,“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对于西部地区是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投资,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回首过去,“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东数西算”工程必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在消息面狂轰滥炸之下,预计“东数西算”题材有望继续成为市场短线关注的焦点,不过由于该题材涉及到硬件、软件、通信等多个行业,后市出现分化也是必然。相对来说,从受益方向来看,当前可能更多需要关注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目前西部数据中心的上架率其实是比较低的,基本上低于50%,简单地说就是短期产能是过剩的,所以短期内整体增量不会太大,但是受益于绿色、低功耗IDC的需求,电源、散热等数据基建配套产品短期需求较为明确,比如智能UPS、HVDC、液冷散热等细分方向。去年12月发改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所以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东数西算”工程受益顺序大致是:绿色数据中心基建配套、中游运营、下游应用、数据交易所、上游设备、配套信创。另外,华为数据中心产业链也是值得留意的,华为近年大力发展数字能源,并且刚刚在中东和非洲承建低碳数据中心,深度绑定华为的数据公司会更有优势。
作为“稳增长”主线的基建产业链也是反复活跃,近期的高标股也基本上集中在这一方向,如上周市场中最牛的杭州园林(300649)涨幅高达92.29%,浙江建投涨幅也达到了52.89%。因此作为“稳增长”主线的基建产业链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基建产业链在前段时间已经得到了较明显的估值修复,这方面的行情预计也进入了冲刺及后期阶段,对于此前老基建板块已经上涨比较多的标的,恐怕已不宜追高。从持续性的角度,在当前这个时间点上,需要着手布局新的潜力方向,建议可以关注同样受到稳增长持续推动下基本面预期改善且调整较为充分的银行、房地产、上游资源类品种。近期锐叔在早评中已先后对银行、上游资源类品种都进行过分析和提示,今天重点讲一下房地产。
房地产板块在上周五也有不错的表现,板块指数涨超3%。驱动上,近日山东省菏泽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601288)、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四大银行下调了该市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无房无贷”购房者的首付比从之前最低30%,降至最低20%,根据名下有无住房、有无住房贷款记录以及贷款记录是否结清,最低首付比例还分为25%、30%、40%。同时,首套房、二套房贷款利率分别由去年年末的5.95%、6.14%下调至5.6%、5.95%。除了菏泽,全国已经有一些城市默默降低了首套房贷利率及首付比例,春节前后重庆、江西赣州的不少银行已经将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至20%。业内消息称,此轮调整城市均为非“限购”城市,是由当地地方住房、金融职能部门根据因城施策原则共同决定调整。通常全国房贷首付比例最低都是维持在30%,近15年来首付比例下调至20%的仅有两次,分别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4年商品住宅库存高企的时候。此次菏泽下调首付比例释放出较为明确的积极信号,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政策的放松趋势,预计后续会有更多城市采取购房支持政策。另外,还有消息称,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已于近日制定出台,新制定出台的管理办法明确,预售资金监管额度为“重点额度管理”,由市县级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能确保项目竣工所需的资金额度,当账户内资金达到监管额度后,超出额度的资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房企有望获更多流动性。此前各地区自主出台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部分城市执行过严,存在纠偏的空间,新办法的出台有望使情况得到改善。自2022年以来,行业风险从房企的资金链风险过渡为需求端的经营风险,销售下行带来的造血不足构成了当前的最大隐患,已不单单是偿债抑或预售资金监管问题。2022年1月,行业总量销售预计同比下滑30~40%,考虑保交楼的监管,使得实际回笼资金极为有限,难以对当前稳定债务偿还和防止进一步缩表带来积极影响。因此,需求侧政策宽松是解决当前行业问题的唯一路径,预计需求侧政策出台将进入密集区,例如首付比例、限购限贷条件(包括二套房认定标准)等。因为人口进城的大周期向下和房住不炒背景下房企仍将长期缩表,行业总量扩张预计难以兑现。即便如此,当前的估值修复,已经足以让板块迎来有效回报,特别是对于行业企稳后的优质民企,后市可以适当关注。
操作策略:
在欧美股市普跌的背景下,上周五大盘能够低开高走延续反弹之势、个股也涨多跌少,说明当前A股已开始逐步摆脱外部因素的扰动,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技术上,上证指数、深成指、平均股价指数、创业板指日线MACD已先后站上零轴线,预示大盘整体上进入上升波段。阶段性来看,外部扰动因素终将逐渐消减,叠加宏观流动性的阶段性宽松态势及3月两会还将继续释放“稳增长”政策预期,市场信心也终将逐步恢复。虽然从量能水平来看,增量资金入市尚不积极,后续上涨的力度和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成交量持续回升,但预计到两会期间,大盘将大概率呈现一个阶段性的震荡上升趋势。中期来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逢低加仓为主;重仓者则持股待涨为主,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