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间,呷哺呷哺发布2021年财报,年内实现营收61.47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总额为2.93亿元。
2021年,呷哺共关闭229家亏损餐厅,均为呷哺呷哺餐厅;而与此同时,呷哺在2021年还新增了95家餐厅。大规模关店后,呷哺表示,2022年将继续保持扩张速度,计划新开设156家餐厅。
每经记者 可杨 每经编辑 陈俊杰
知名连锁火锅品牌呷哺呷哺(00520,HK)交出了2021年成绩单。
3月28日晚间,呷哺呷哺(为区分旗下品牌,以下以呷哺代指上市公司,呷哺呷哺代指子品牌)发布2021年财报,年内实现营收61.47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总额为2.93亿元。
年报显示,2021年,呷哺共关闭229家亏损餐厅,均为呷哺呷哺餐厅;而与此同时,呷哺在2021年还新增了95家餐厅。大规模关店后,呷哺表示,2022年将继续保持扩张速度,计划新开设156家餐厅。
边关店边扩张,这似乎是个充满矛盾的决策。但呷哺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餐饮受疫情影响严重,甚至出现了重新洗牌的局面,呷哺集团作为餐饮头部企业,在“危”的情况下也要看见和抓住“机遇”,在好的商业地段也继续保持扩张战略。
穿越品牌发展的迷雾期,更加谨慎地扩张、更加精细化的运营,能否帮助呷哺在厮杀日趋激烈的火锅赛道继续占领高位?
亏损,火锅大哥们的烦恼
和海底捞一样,呷哺也在2021年陷入上市以来首亏。高层震荡、股价下行、断臂自救等一系列风波悉数上演。
多重困境加剧着呷哺的压力,在这之前,2018年、2019年两年,呷哺的营收增速已经出现放缓,分别下滑3.6%、1.8%,2020年的疫情冲击之下,营收同比下滑;而净利润方面,2018年到2020年,呷哺的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11.9%、-16.6%以及-67.1%。
来到2021年,呷哺业绩表现回暖,实现营收61.47亿元,同比2020年54.55亿元上涨12.7%,相较于疫情前的2019年实现微涨(60.3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亏损总额为2.93亿元,同比减少16061.5%。
抛开疫情的冲击,呷哺方面表示,亏损还来自于全年关闭约230家餐厅导致的长期资产一次性亏损,以及因为部分餐厅经营业绩下滑而导致的计提减值亏损,合计约人民币2.2亿元。
目前呷哺旗下主要有呷哺呷哺与湊湊两大品牌。
2021年,呷哺呷哺餐厅依旧是呷哺的主要收入来源,净收入35.03亿元,占总收入的57.3%。餐厅翻台率2.3,与2020年持平,但仍未恢复疫情前水平;顾客人均消费62.5元,较2020年微涨。而同店数据方面,2021年,呷哺呷哺的同店销售额较2020年下降8.3%,至23.69亿元,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下降0.3%、13.1%以及19.4%。
高端线湊湊餐厅,2021年净收入23.59亿元,同比上涨39.8%。整体翻台率同样与2020年持平,为2.5;不过,受累于二线城市的同店销售额下滑表现,湊湊的同店销售额较2020年微降,至15.52亿元,其中二线城市下滑8.9%,其余地区保持增长。
呷哺方面认为,餐饮业的未来趋势将由少数行业连锁巨头把持,行业势必迎来整合。贺光启也表示,餐饮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也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作为头部餐饮企业,集团将审慎对待疫情下的“危”与“机”,丢掉历史包袱抓住机遇重新前进,他将2022年设定为呷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起步年。
边关边开,洗牌期的头部焦虑
“圈地运动”在火锅赛道还管用吗?呷哺提供的答案耐人寻味。
2021年8月,呷哺突然宣布计划关闭200余家门店,董事长贺光启将这次关店称为是“壮士断腕”。
贺光启彼时接受媒体专访时称:“有问题就关,这是为了持久经营做的事情。否则先渡过去有什么意义,把赚钱的(店)去贴赔的(店),有什么意义,唯一的做法就是快速断臂止血,该壮士断腕就壮士断腕。”
在这之前,2017年至2020年,呷哺呷哺餐厅的新增开店分别为136家、168家、189家以及91家。
年报显示,2021年,呷哺关闭了229家呷哺呷哺餐厅。对于关店原因,呷哺在年报中称是由于“前管理人员开设的多数餐厅所在位置无法突显呷哺呷哺‘高性价比’品牌形象,以及由于各种商业原因(包括疫情影响)亦导致部分餐厅关闭。”
2021年,接连两位高管离职曾引发呷哺股价震荡:4月,呷哺宣布湊湊CEO张振纬离职,不再担任集团内的任何职位。5月呷哺呷哺再度公告称,解除赵怡行政总裁职务,双方不欢而散。
随后,呷哺创始人贺光启重新披挂上阵,接任CEO一职。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提到,经过两个多月的市场走访,发现呷哺呷哺部分门店存在严重的选址错误,从而导致亏损,因此决定关闭200家亏损门店。
不过,同样是大规模关闭门店,与海底捞停下来稳一稳的选择不同,呷哺关店的同时,还将继续“圈地”,2021年呷哺新增了95家餐厅;2022年,呷哺将继续保持扩张速度,启动“东扩南进”的扩张战略,将新开设156家餐厅。
2021年呷哺的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0年的2.19亿元增长至2.98亿元,同比增长了35.7%。增长的原因,除开愿意提供免租期的业主减少外,就来自于新开门店,尤其是湊湊餐厅。
针对“一边关店,一边开店”的经营举措,呷哺董事长贺光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方面,2021年关闭的229家餐厅,均为亏损门店,且因前期选址就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即便长期投入也难获利,因此,经过多方评估后,选择“断臂止血”关闭餐厅后重新出发;另一方面,餐饮受疫情影响严重,甚至出现了重新洗牌的局面,呷哺作为餐饮头部企业,在“危”的情况下也要看见和抓住“机遇”,在好的商业地段也继续保持扩张战略,因此新开设了95家餐厅。
而对接下来的门店扩张,呷哺表示将采取更加谨慎态度。贺光启称,今后不以新增餐厅的数量为扩张重点,而是致力于确保每一家餐厅的品质,采用优化的激励政策来鼓励门店开发团队,为新店的选址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还表示,关闭的229家餐厅的员工,并未主动裁员,而是根据不同岗位调整到相应门店。
调整多品牌布局,呷哺还能再造凑凑吗?
穿越迷雾后,呷哺还打算继续多品牌布局。
除了关店,贺光启重新出山后,还宣布关闭呷哺集团的子品牌in xiabuxiabu,并将原因归结为“定位不清晰”;而在年报中,呷哺也坦言,2021年关闭的餐厅“多数于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广的‘高性价比’模式的地区经营,且其模式不能够恰当反映品牌形象。并希望透过此次调整,能够“重回正轨、继续向前发展”。
走出迷茫期、重回正轨,也许是贺光启出山的重点之一,而被他选中的武器除了“谨慎地扩张”,还包括已经通过湊湊尝到甜头的多品牌之路。
对于原有的呷哺呷哺及湊湊两个品牌的未来规划,呷哺表示,除扩张以外,将采取精细化经营管理现有的千余家餐厅。
据悉,呷哺计划将在3年内新开800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将更加聚焦Z世代为主的消费群体,推出多款高性价比套餐,未来3年,呷哺呷哺计划新增至少500家餐厅;湊湊将继续加强其品牌力,锁定“新中产”,未来3年,湊湊计划每年以新增80至100家餐厅的速度进行扩张,主要集中在新一线、二线、三线等核心城市。
据《财经》杂志此前报道,一名呷哺呷哺集团副总裁级别的高管称,湊湊和呷哺呷哺的关系一直“比较纠结”,从2017年开始,两个品牌越来越同质化。
对此,呷哺方面则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两大品牌的定位、战略、客单价等都是不一样的,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是非常差异化的品牌。
而对于呷哺呷哺品牌呈“老化”倾向的质疑,呷哺方面回应表示,湊湊的发展的确在行业表现突出,但呷哺呷哺也拥有非常优秀的基因。呷哺列举称,自呷哺呷哺2014年上市以来,业绩基本上保持了连年增长的态势;过去8年,呷哺呷哺年均利润达2.18亿元,平均一家火锅店每年可以赚近250万,“可以说,这是个非常赚钱的品牌”。
此外,呷哺还透露,将在2022年底前推出其第三大品牌呷哺“X”,由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亲自带队,呷哺方面表示,将以全部的资源倾注该品牌的打造,计划打造成呷哺第三条高增长曲线。
但“X”的表现还是一个未知数,火锅赛道的竞争正在愈加激烈,前有海底捞,后有巴奴、七欣天、捞王等新兴品牌,诞生在激烈战场中的“X”,究竟是下一个“湊湊”,还是重走“in xiabuxiabu”的路,将留待消费者选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