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钢联(300226):交易平台优势稳固 产业数据服务快速扩张

2022-05-06 15:35:01 和讯  安信证券赵阳/夏瀛韬
事件概述
近日,上海钢联先后发布2021 年度报告和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57.75 亿元,同比增长12.39%;归母净利润为1.78 亿元,同比下降17.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9 亿元,同比下降21.87%。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34 亿元,同比增长36.89%;归母净利润为0.39 亿元,同比下降14.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7 亿元,同比下降12.05%。业绩变动的原因主要系供应链服务业务规模扩大带动收入增长,而计提股份支付费用1389.42 万元对净利润造成影响。
钢材交易业务稳步增长,平台影响力持续发酵公司拥有国内千亿级B2B 钢材交易智慧服务平台,子公司钢银电商“平台+服务”双轮驱动,钢银电商平台以寄售交易为核心,构建了集交易结算、供应链产品、数据信息、仓储加工、物流配送、SaaS 服务于一体的钢铁全产业链智慧生态型服务体系。根据年报披露,截至2021 年年底,钢银电商平台企业注册用户数超过15 万家,合作钢厂超350 家,合作仓库超500 家。钢银电商连续5 年上榜中国互联网百强,位列大宗首位,成为中国产业新经济发展标杆企业之一。2021 年,平台结算量达4,614.24 万吨,同比增长5.87%,总成交金额为2,404.42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46.29%。
公司钢材交易服务稳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根据年报披露,2021年钢材交易服务实现营业收入650.89 亿元,同比增长12.28%;其中寄售交易服务收入为63.04 亿元,同比增长46.18%,占营业收入比重9.58%,供应链服务业务收入为587.86 亿元,同比增长9.55%,占营业收入比重89.37%。随着子公司钢银电商平台运营模式更加成熟,平台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销售回款能力不断增加,2021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6 亿元,同比增长160.77%。
产业数据服务快速扩张,横纵拓展夯实领先优势作为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及相关产业数据服务商之一,公司目前数据覆盖了近100 条产业链,超过23 万家的收费用户,从业人员超过3000 人,300 多人的分析师与研究团队,近400 人的技术研发团队。根据年报披露,2021 年,产业数据服务收入为6.09 亿元,同比增长27.67%;其中数据订阅服务的收入为3.33 亿元,同比增长26.99%。重要子公司隆众资讯实现营业收入9,968.33万元,较上年同期收入增长82.95%。
随着公司所覆盖的大宗商品品类趋于齐全,跨行业交互融通的效应愈加明显。
1)横向通过行业与品类的裂变式发展,扩张覆盖面以打开增量空间。公司在进一步夯实黑色金属板块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对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等板块的投入力度,通过复制黑色金属板块业务经验,产业链裂变培育成效显著,能源化工行业等数据服务收入实现高速增长,营收增速达到预期。2)纵向通过挖掘数据采集的深度,提升数据颗粒度与维度,以更为匹配用户交易结算、决策支持等应用场景,让公司产业数据服务对用户的价值更为彰显。
投资建议
上海钢联是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及相关产业数据服务商之一,并拥有国内千亿级B2B 钢材交易智慧服务电商平台,一方面继续扩大钢银电商平台的影响力,提升平台结算量,另一方面持续推进产业数据业务复制战略,通过产业链裂变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6.9/916.6/1076.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2.80/3.40 亿元,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给予6 个月目标价35.40 元,相当于2022 年30 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钢铁行业波动风险;电商平台的信用管理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