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爱彼迎此次从中国市场溃败,不过是民宿行业整体在寒冬下艰难求生的一个缩影。
5月24日,作为民宿业“先行者”的爱彼迎在官方公众号宣布调整其在中国区的业务。公司联合创始人、中国区主席柏思齐表示,爱彼迎中国将固本培元,聚焦出境游业务,自2022年7月30日起,暂停支持境内游房源、体验及相关预订。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家慢慢习惯于疫情防控的节奏当中,似乎总是感觉疫情发生也没多久,又会产生生活很快就要恢复正常的错觉,但实际上,疫情发生到现在已经三年了,三年时间足以改变一个行业原有的格局。”关于爱彼迎官宣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某机构研究员苏云(化名)如是对和讯财经表示。
从消费意愿到客源结构,疫情给住宿业带来的冲击堪称立体。
例如,在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假期内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减少30.2%,国内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减少42.9%。另据信达证券测算,今年一季度,A股酒店板块上市公司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减少2.5%,锦江、华住、首旅及君亭等酒店的每间可售房收入仅恢复至2019年的70%左右。
而作为住宿业中的配套与补充,民宿行业的处境则更加艰难。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较上一年减少了6亿元,同比减少3.80%,共享住宿收入占全国住宿业客房收入的比重约为5.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但是,再凛冽的寒风也终会有过去的一天,同样还是在疫情下的五一假期,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假期期间“露营”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7%。意外兴起的“露营热”辐射效应显著,驱动着当地住宿业订单增长。
由此看来,相比起愁云惨淡的抱怨,如何抓住寒冬中透出的一丝暖意和机遇,以期更好地适应疫后时代,是当下民宿行业应当聚焦的问题。
民宿业“先行者”难逃“七年之痒”退出中国市场
5月24日,爱彼迎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的关键词登上微博热搜。
自2016年切入中国市场以来,这个带火民宿行业的先行者还是逃不过“七年之痒”的命运。
公司联合创始人、中国区主席柏思齐表示,爱彼迎中国将固本培元,聚焦出境游业务,自2022年7月30日起,暂停支持境内游房源、体验及相关预订。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发布的公告中,爱彼迎对于退出后的过渡政策与具体时间节点均做了详细说明,可见,对于此次业务调整爱彼迎或许已筹谋良久。
关于下架中国内地市场房源、转而退守至出境游领域的原因,爱彼迎却没有做进一步解释。
不过从相关数据来看,其在内地的业务体量确实与其海外业务不在一个量级上。根据租赁研究公司AirDNA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爱彼迎在全球的活跃房源有600多万套,而中国地区只有50万左右。华创证券在4月发表的一份研报中指出,疫情前爱彼迎app 的每月下载量约为70万~90万,而随着疫情的多点爆发,爱彼迎 app 的下载量持续回落,当前每月的下载量只有5万左右。
东边不亮西边亮,随着欧美国家陆续放开疫情防控限制,海外的旅行需求迎来强劲复苏,AirDNA的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美国新增短期租赁订单创疫情暴发以来的新高,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35%。
受此提振,爱彼迎在2021年Q4 营收、总预订额、EPS 均实现高速增长,且今年一季度业绩指引高于预期。公司财报显示,爱彼迎在去年Q4实现营收15.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实现净利润54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1%;公司预计2022年一季度营收在14.1亿到14.8亿美元,较市场预期至少高将近14%。
爱彼迎在业绩电话会中表示,奥密克戎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消散,公司在年初就收到了夏季旅游的预订订单。其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的预订量将“显著超过”2019年第一季度的水平。
一边正处寒冬,一边刚迎暖春,加之爱彼迎在中国内地业务体量并不算高,这样看起来,退出中国市场或许是其明智之选。
爱彼迎遭遇滑铁卢 锅能全甩给“疫情”吗?
不过,爱彼迎在中国内地遭遇“滑铁卢”,一定就是“疫情”担当背锅侠吗?
也不尽然,某机构研究员苏云对和讯财经表示:“从爱彼迎2015年官宣进入中国市场至今,他们的本土化进程实际上是比较缓慢的。举一个直接的例子:爱彼迎这个中文品牌名是在其进入中国市场快两年之后才提出来的,平台到了2017年底才上线了中文客服。”
在苏云看来,在爱彼迎的业务布局中,海外市场一直是其核心,而在中国内地市场,其主要通过品牌效应引流以及一定的性价比吸引用户,但由于社交网络环境、运营模式及文化背景的不同,爱彼迎一直没能打造出类似在海外市场的高黏性社区。
和讯财经留意到,和国内头部民宿平台“途家”不同,爱彼迎主要以C2C模式运营,平台作为房东和房客的中间商,不直接拥有或运营房源,而通过向双方收取服务费获取收入。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成本低、扩张速度快、拥有更多个性化房源、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住宿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
但站在用户的角度,C2C模式也存在一些很明显的弊端,例如:缺乏信任度、服务质量不统一、售后维权难度高、容易发生消费纠纷等。在前几年爱彼迎快速扩张之时,类似于“租客留下满屋垃圾”、“房东用不实房源敲诈租客”、“房东偷拍房客”等话题屡屡出现在微博热搜之中。
而在这个时候,平台就需要作为强有力的第三方,及时介入并维护好供需双方的权益,但爱彼迎的思路似乎始终没有跳脱出打造“高黏性社区”的执念,想要依靠社区驱动来解决信任度及服务规范的问题。
爱彼迎中国技术负责人石言心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区驱动是Airbnb共享房源、共享出游的商业模式的核心。Airbnb讲究的是“家在四方”,我们希望给房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能够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去,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因此社区就很重要,我们希望通过房东所组成的这些社区,能够帮助房客真正融入当地的文化。”
苏云认为,中国当前的旅行文化和海外的度假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区别,走马观花、网红打卡的快节奏中国式旅游,是大多数居民面对假期时长、工作节奏、旅行成本等等限制因素所做出的妥协。
“并不是大家不知道旅游是需要放松下来享受文化的,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苏云进一步表示。
因此,综上来看,爱彼迎深耕中国市场这7年来,始终表现得有些水土不服,迟迟未能建立起竞争壁垒。
更关键的是,共享住宿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也不存在什么技术壁垒,“更懂中国人”的本土玩家很快就涌入赛道之中,爱彼迎不得不面对强敌环伺的情况。
和讯财经注意到,在爱彼迎官宣退出中国市场的同时,以途家、木鸟、美团为代表的国内头部民宿平台,便各自推出了房东入驻扶持计划及绿色审核通道,意在抢夺爱彼迎退出后留下的优质房源。
但有意思的是,截至今年6月,途家、木鸟的民宿房源分别为230万和135万,而相比之下,爱彼迎仅有50余万的房源,如此体量对比,让国内头部民宿平台“争抢”的象征意味更浓厚了一些。
由此可见,就算当前的寒冬中,国内民宿赛道的战火依然激烈,只不过作为行业先行者的爱彼迎早已不是赛场中的主角。而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持续的“水土不服”,也提醒着未来意欲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互联网公司“本土化”的重要性。
国内民宿业深陷“叫好不叫座”困局如何出圈?
在疫情与本土化受阻的双重夹击下,爱彼迎或许是带着一点遗憾退出了中国市场。
那么,爱彼迎的同行者们在这三年来过得如何?是否也在艰难求生?这些问题令人好奇。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在疫情暴发之前,国内的民宿行业正值高速发展期,行业规模初步成型,2019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达225亿元,较2018年增加了60亿元,同比增长36.36%。
但随后到来的疫情,将这一势头打断,2021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较上一年减少了6亿元,同比减少3.80%,共享住宿收入占全国住宿业客房收入的比重约为5.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过去的三年中,除了疫情冲击,监管趋严也是导致行业扩张降速的原因之一。
在去年中旬,北京开始对民宿行业进行集中整顿,对不符合北京市《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中对民宿要求的“六证”的房源全部下架,所谓“六证”是指“所在小区管理规约或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本栋楼内其他业主书面同意的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宿行业的准入门槛与经营规范。
智研咨询指出,面对疫情与监管两方面的难题时,各家共享住宿平台一边积极拥抱监管,调整策略,一边开始培育和发展乡村民宿市场。根据《民宿蓝皮书:中国民宿发展报告(2020-2021)》数据显示,在2020年有76.91%的民宿位于乡村地区,“去乡野”正在成为国内居民文旅新时尚。
另外,在疫情防控形势态势较为良好的去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32.46亿,同比增长12.8%。可见,随着疫情防控日趋常态化,旅游市场的复苏确定性较高。在此背景下,民宿赛道仍然受到资本垂青,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共享住宿领域融资额达6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5亿元,融资规模同比翻了5倍。
而就行业内具体公司来看,途家当前不论在规模、房源还是用户数上都已与其他对手拉开了一定距离。该公司早在2017年就完成了3亿美元的E轮融资,其通过与携程、艺龙等OTA平台合作,精准获取流量,并先后并购蚂蚁短租、携程以及去哪儿旗下公寓民宿业务、大鱼自助游,实现了对不同层级消费者的全面覆盖。
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此前途家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途家仍处于亏损状态,仅在当年8月实现盈利,而眼下疫情冲击仍在继续,途家的业绩情况恐不太乐观。
作为行业头部玩家的公司尚且如此,其后第二第三梯队公司的生存处境可想而知。因此,如何改变当前的单一盈利模式、降低回本周期,是整个民宿业公司共同面临的难题。
整体而言,在抗疫形势出现实质性转变之前,民宿行业或许仍将面临行业大洗牌,而爱彼迎可能也不会是唯一离场那一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