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美国近700架航班被取消,啥情况?G7筹6000亿美元"对抗中国"?外交部回应!北约将"扩军"超30万人

2022-06-28 07:16:38 券商中国 微信号 

 

图源:图虫创意

继续关注国际动向,看看都有哪些大事发生!

航班追踪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6月27日6时7分,当日美国境内、入境美国以及从美国离境的航班取消数量达669架次。由于飞行员、机组人员等工作人员短缺,各大航司正疲于应对美国夏季旅游需求的激增。

俄乌双方仍在激烈交战。据俄罗斯国防部26日通报,俄军密集打击乌军训练中心,使得乌军3个旅丧失作战能力。此外,乌军再次尝试通过航空部队和多管火箭系统袭击蛇岛,但没有成功,被俄军击落了一架乌方飞机和12枚火箭弹。

当地时间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要求七国集团对乌克兰提供全面的援助,包括运送防空系统等。泽连斯基还表示,希望在今年冬天开始之前结束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此外,塔斯社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消息称,美国准备向乌克兰提供中远程导弹防御系统,可击中160公里外目标。

另据环球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说,正在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领导人称,他们将筹资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以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赵立坚回应称,中方始终欢迎一切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倡议。我们认为,相关倡议不存在彼此取代的问题,但我们反对打着基础设施建设旗号,推进地缘政治算计,抹黑污蔑“一带一路”倡议的言行。

美国约700架次航班被取消

据央视新闻报道,航班追踪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6月27日6时7分,当日美国境内、入境美国以及从美国离境的航班取消数量达669架次。由于飞行员、机组人员等工作人员短缺,各大航司正疲于应对美国夏季旅游需求的激增。

另据央视财经消息,近期,全球民用航空业出现回暖态势。但骤增的工作量也导致人手短缺,用工荒所引发的矛盾正在欧美航空业蔓延。近期全美航班连续出现单日几千架次航班延误、超千架次航班被取消的情况,而航空公司也没有足够的人力来协调后续的赔偿。

欧洲航空业同样缺少人手,英国希思罗机场行李堆积如山,无人整理,机场首席执行官悲观预计,机场的困境将持续最长18个月。欧洲运输工人联合会日前发出警告称:航空业面临的混乱只会在整个夏季恶化。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朱耀春表示,全球民航业正在加快复苏,但是同时也面临众多的挑战,比如人员短缺,还有疫情反复,以及油价高企。商务旅客恢复感觉明显滞后,所以全球民航业今年仍将处于亏损阶段。

G7筹6000亿美元搞“对抗中国”大项目?外交部回应

据环球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说,正在开会的七国集团峰会领导人称,他们将筹资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以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我看到了有关的报道,他们还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造成了债务陷阱,所谓‘一带一路’造成债务陷阱,完全是一个伪命题。”赵立坚说。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有关国家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若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将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其中90%由伙伴国分享,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受益更多。2015年至2030年间,760万人将因此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一带一路”伙伴国家认可所谓“‘一带一路’造成债务陷阱”的说法。

赵立坚表示,美国才是债务陷阱的真正制造者。美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缺乏监管的金融创新、恶意做空等行径,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对有关国家落入债务陷阱更是难辞其咎。

赵立坚最后说,关于你提到的七国集团提出的新倡议,中方始终欢迎一切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倡议。我们认为,相关倡议不存在彼此取代的问题,但我们反对打着基础设施建设旗号,推进地缘政治算计,抹黑污蔑“一带一路”倡议的言行。我也注意到一年前,同样是在七国集团峰会上,美方提出“重建更好世界”倡议,承诺推进有别于“一带一路”的全球基础设施倡议。不论是“重建更好世界”倡议,还是别的什么倡议,国际社会希望看到的是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造福于人民的项目。

泽连斯基:希望冬天之前结束冲突

据新华社消息,俄罗斯国防部26日通报,乌军再次尝试通过航空部队和多管火箭系统袭击蛇岛,但没有成功。作为回应,俄军击落了一架乌方飞机和12枚火箭弹。

此外,俄罗斯国防部当天表示,俄罗斯军队使用高精度武器和“口径”导弹,对位于乌克兰西部的切尔尼戈夫州、日托米尔州和利沃夫州的3个乌军训练中心进行了密集打击。此轮打击过后,在这些训练场完成训练的乌军战略预备队的第46空中机动旅和第65、66摩托化步兵旅“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因此,乌方将这些编队调遣到战斗区域的计划被打断了。

乌克兰军队则继续袭击俄罗斯的油气设施。乌军26日袭击了克里米亚一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黑海的一个钻井平台,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一周内的第二次袭击。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6日报道,顿涅茨克地区军事行政长官保罗·基里连科当天在电视节目中说,乌方观察到,俄军正在向斯拉维扬斯克方向集结兵力、重型装甲车辆和火炮,并试图抵近乌方阵地。

当地时间27日,在德国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进入第二天的会议日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了会议,他在讲话中要求七国集团对乌克兰提供全面的援助,包括运送防空系统等。泽连斯基还表示,希望在今年冬天开始之前结束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

美国或向乌克兰提供中远程防空导弹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塔斯社援引CNN消息称,美国准备向乌克兰提供中远程导弹防御系统。报道称,华盛顿将在一周内宣布已购买相关先进的防空系统,并将其移交给基辅。此外,预计将发布有关提供反炮兵雷达和额外炮弹的信息。

道指出,基辅长期以来一直要求西方国家提供NASAMS移动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可以击中距离160公里的目标,但其操作需要额外的培训。

另外,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来自“统俄”党的国家杜马议员奥列格?莫罗佐夫称,中远程导弹防御系统的供应将迫使俄罗斯对系统运送物流链和部署点发起打击。

莫罗佐夫指出:“对我们来说,这又是一个目标。但这一事实不能低估。这将迫使我们对导弹防御系统的运送物流和部署点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他补充称:“据估计,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不如S400,更不用说S500了。它们对俄罗斯现代化高精度导弹无能为力。”

北约秘书长:将把快速反应部队增加至30万人以上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7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北约将在即将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办的北约峰会上同意将部署在欧洲东部各国针对俄罗斯的兵力至少增加一倍,增加后的兵力总数预计将达到2.8万人。

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峰会将包含一系列重要决策,北约在当下和未来均将加强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他还表示,他将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以及芬兰、瑞典的代表会面,讨论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事宜。

另据澎湃新闻援引路透社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7日表示,北约将大规模增加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部队数量,使其超过30万人。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峰会前对记者说:“我们将改造北约反应部队,并将我们的高度战备部队人数增至30万人以上。”目前,北约的快速反应部队有大约4万名士兵。

在此次北约峰会上,北约也将改变涉及对俄罗斯定位的措辞。在2010年北约的最后一项十年战略中,俄罗斯仍被描述为“战略伙伴”。斯托尔滕贝格表示,“我期望(北约)盟国将明确表示,俄罗斯对我们的安全、对我们的价值观、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构成了直接威胁。”

北约峰会将于6月29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26日,数万民众在马德里市中心举行了以“反对北约,支持和平”为主题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

G7拟设定油价上限,打击俄罗斯

据路透社报道,七国集团(G7)领导人正在就对俄罗斯石油进口设定潜在价格上限举行“非常有建设性”的会谈。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提议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置上限,以缓解全球通胀和西方燃料价格上涨,以及减少俄罗斯的石油收入。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6日消息,七国集团领导人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举行峰会,寻求达成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的协议。围绕这一想法的讨论从26日开始,他们希望以此限制原油价格飙升给俄罗斯带来的好处,同时缓解能源价格上涨对西方经济体构成的冲击。

据报道,这一想法得到美国的大力推动,德国官员最近的言论表明,柏林也支持这一想法。此外,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26日表示,法国原则上赞同美国在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对俄石油价格设定上限”这项提议。

27日,油价上限的问题会在更大范围得到讨论:受邀参加峰会的“伙伴国”领导人也会加入德、美、英、法、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领导人的会议。这包括自俄乌冲突以来一直是俄罗斯打折石油大买家的印度,还有阿根廷、南非、塞内加尔和印度尼西亚。

此前,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已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禁运,而欧盟则对俄罗斯海上石油进口实施禁运。

普京出访,系俄乌冲突以来首次

普京即将出访中亚两国并出席里海峰会,系俄乌冲突以来首次出访。

据俄罗斯-1频道当地时间26日报道称,据克里姆林宫官员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本周访问塔吉克斯坦,与塔总统拉赫蒙举行会谈。

此外,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3日表示,普京将于6月29日以线下方式出席在土库曼斯坦举行的里海沿岸国家首脑峰会。

媒体报道称,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首次出访。

(责任编辑:邵晓慧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