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两家知名上市公司双双宣布无实控人!行业高景气公司业绩大爆发,千亿资产何去何从?券商态度乐观

2022-07-12 15:20:08 和讯网 

  一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宣告紫光集团千亿重整尘埃落定,也让两家“紫光系”上市公司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7月11日,紫光集团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其100%股权已登记至智广芯名下,智广芯变更为紫光国微(002049)及紫光股份(000938)间接控股股东。由于智广芯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紫光国微及紫光股份无实际控制人。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前,教育部为两家上市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

  千亿重整获批

  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无实控人

  紫光国微及紫光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发生的背景,是紫光集团重整获批。

  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由于长期无序收购扩张、短贷长投,爆发严重债务危机。随后,清华大学及紫光集团控股股东清华控股引入专门工作团队开展化解债务风险和推进校企改革各项工作。

  2021年7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一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依法裁定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同年8月27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对紫光集团及其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紫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紫光资本”)、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紫光春华”)、西藏紫光大器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卓远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合称“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

  2022年1月17日,紫光集团管理人收到北京一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并终止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重整程序。

  根据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由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以下简称“智路建广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智路建广联合体拟通过其搭建的战投收购平台智广芯整体承接重整后紫光集团100%股权。

  公告显示,智广芯不存在单一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占智广芯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权,不存在单一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可以单独于智广芯股东会作出有效决议的情况;智广芯无控股股东,亦不存在多股东共同控制智广芯的情况。

  2022年7月11日,紫光集团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其100%股权已登记至智广芯名下。智广芯变更为紫光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紫光国微及紫光股份的间接控股股东。智广芯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导致紫光国微及紫光股份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紫光国微及紫光股份最终实际控制人;变更后,两家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图1: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前,紫光国微股权结构
图1: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前,紫光国微股权结构

图2: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前,紫光股份股权结构
图2: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前,紫光股份股权结构

  7月11日晚间,紫光国微和紫光股份双双发布实控人发生变更的公告,表示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图3: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后,紫光国微股权结构
图3: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后,紫光国微股权结构

图4: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后,紫光股份股权结构
图4: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后,紫光股份股权结构

  券商乐观看待后市影响

  紫光集团重整尘埃落定,对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有何影响?笔者梳理发现,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

  华西证券(002926)指出,目前智广芯平台没有单一持股超50%的股东,我们认为较为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利于紫光股份吸纳多元资源,智广芯不会是单纯的财务投资人角色,未来智广芯控股背后强大的出资人组合将能够充分发挥其“控股型科技投资、战略性产业运营”的双轮驱动优势利于公司长期创新和稳健发展。

  信达证券指出,紫光集团股权顺利完成交割,标志着司法重整执行阶段的工作全面进入收官环节,对于紫光股份而言,股权层面的不确定性消除,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同时智广芯控股背后出资人组合有望充分发挥其“控股型科技投资、战略型产业运营”的双轮驱动优势,与公司已有产业形成协同优势,弥补产业链短板,助力公司产业发展。

  太平洋(601099)证券此前发表研报称,资产重组落地,对紫光国微经营影响不大。建广资产的股权穿透为国资,智路资本是一家全球化的专业股权投资机构,专注于半导体核心技术及其他新兴高端技术。随着重整的逐渐落地,紫光国微有望借助智路、建广等半导体领域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集团战略投资人最后为国资,比原市场判断的上海+浙江国资委更加集中,管理效率提升。同时智路曾经在半导体领域的并购和资本运作经验有助于集团进行后续资本运作。重组过程中明显能够看到紫光集团聚焦在芯云战略。北京智路、建广对芯片业务群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如果有比较头部或资深的云厂商参与,云业务群也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紫光国微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表示,本次紫光集团重整会涉及其股东层面的变化,公司的直接控股股东仍为西藏紫光春华。

  根据方案,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采用“存续式”重整模式,紫光集团多年积累的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完得以保留。从业绩的维度来看,紫光国微和紫光股份受集团重整影响有限,且趁着全球缺芯潮席卷之际,业绩表现可圈可点。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受益于各业务板块快速发展,紫光国微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3.42亿元,同比增长63.35%;归母净利润19.54亿元,同比增长142.28%。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4亿,同比增长40.8%;实现归母净利润5.3亿,同比增长63.9%。

  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紫光国微表示,公司已形成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晶振和功率器件的强大产品矩阵体系;此外着力拓展新兴领域,力求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新动能,推出超级SIM卡、车载MCU高端智能安全芯片以及在晶振和功率器件领域实现突破。

  2021年,紫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76.38亿元,同比增长12.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8亿元,同比增长18.51%。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53.42亿元,同比增加1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72亿元,同比增加35.26%。信达证券、申港证券、国信证券(002736)以及安信证券等给予“买入”评级,天风证券(601162)给予“增持”评级,民生证券给予“推荐”评级。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