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负面缠身引关注 分拆海外业务上市能否助其破局?

2022-07-13 12:00:53 和讯股票  安平

  给顾客“贴标签”事件余波未了,海底捞近日又因旗下门店违规被罚“出圈”。

  值得留意的是,此前不久,海底捞刚刚对外宣布拟将海外业务分拆上市,由此将投资市场的目光聚焦在其海外业务上。

  那么,海底捞海外业务业绩表现如何?

  一波未了又起一波 内部管理短板凸显

  日前,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鸿音路分公司因违反明示标价规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00元一事登上热搜。

  处罚事由显示,前述企业通过在金数据上创建销售网页,并将链接发布在微信群内的方式来销售商品,但所售商品并未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标明规格、计价单位等。

海底捞负面缠身引关注 分拆海外业务上市能否助其破局?

(处罚信息截图)

  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鸿音路分公司为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隶属于海底捞旗下。

  有律师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条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和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海底捞门店未标明销售商品规格、计价单位等行为违反的正是上述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海底捞今年以来的首次“翻车”。早在2月份,海底捞就曾因给顾客“贴标签”事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彼时,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称,海底捞在会员系统里标注顾客的体貌特征、个性需求等,甚至还会给顾客被打上“喜欢在APP上投诉”的标签。

  事情一经曝光迅速发酵,“海底捞被曝私下给顾客打标签”的相关话题也迅速登上热搜,并由此引发众多网友反感和吐槽,纷纷给海底捞“打差评”。

  海底捞随后做出回应表示,“贴标签”是为了持续提升和优化顾客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但这一说法马上遭到消费者质疑,有网友指出,标注顾客“体貌特征”,以及给顾客贴上“喜欢在APP上投诉”的负面标签等已经超过了优化服务的范畴,其行为或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回顾海底捞历史,不难发现,好的服务与口碑曾是其发展的关键。然而,今年以来发生的“海底捞门店未按规定标明商品信息”,“给顾客‘贴标签’”等负面事件,都与公司此前建立好口碑的作为背道而驰,种种迹象表明,在内部管理方面,海底捞或许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上市现“首亏“后谋自救 分拆海外业务能否奏效?

  就在“标签门”前几天,海底捞刚刚公布2021年业绩迎来上市以来年度首亏的消息。

  此前,海底捞在疫情常态化下逆势扩店,但由于餐饮行业客流量及消费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门店扩张速度过快叠加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反复,令2021年海底捞在内地的门店翻台率下降至 3 次/天,公司盈利因此严重倒退,期内“巨亏”41.6亿元。

  为此,一方面,海底捞选择纠正错误决策,通过启动啄木鸟计划,陆续关闭国内300余家门店;另一方面,出海寻找新的增长极也是海底捞自救的手段之一。

  7月11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考虑将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下称“Super Hi”)的股份进行实物分派方式及以介绍上市方式在联交所主板分拆上市。

  公告显示,Super Hi及其附属公司于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以外地区从事餐饮业务,主要负责海底捞的海外业务。

海底捞负面缠身引关注 分拆海外业务上市能否助其破局?

(海底捞公告截图)

  此消息一出,投资者目光被聚焦在海底捞海外业务表现上。

  不过,海底捞并未单独公布公司海外业务的业绩表现,而是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与其他海外餐厅营收合并统计为中国内地以外的收入。

  财报披露,截至2021年年底,海底捞在全球开设有1443间直营餐厅,其中,有1329家门店位于中国大陆,114家位于大陆以外地区。从经营情况来看,2021年,海底捞在内地以外门店实现营收27.2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为6.9%,占比偏低。

海底捞负面缠身引关注 分拆海外业务上市能否助其破局?

(海底捞海外门店)

  整体来看,海底捞海外业务表现喜忧参半。

  数据显示,2021年,海底捞内地以外门店的人均消费为197.9元,高于内地门店的平均水平。但是在高客单价背后,海底捞内地以外门店的翻台率却仅为2.3次/天,明显低于内地门店的整体表现。

  此外,2019年至2021年短短三年间,海底捞在内地以外的门店数量从52家增长至114家,扩张速度迅猛。但和快速增加的门店数量相比,海底捞内地以外门店的营收表现相对逊色,整体收入仅从2019年的22.7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7.22亿元。

  平安证券分析认为,海底捞扩张海外市场“危”与“机”并存。一方面,拥有大型华人社区的国家和城市有一定的中餐基础,火锅作为中国餐饮文化,尤其获得华人的认可,海底捞海外市场存在潜力且客单价显著高于内地;另一方面,火锅出海也将面临文化风俗、当地人口味差异、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风险。

  海底捞拟将海外业务分拆上市,或许也有其精细化运营海外市场的考量。

  在前述公告中海底捞提到,将海外业务分拆上市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因为(其中包括)建议分拆可使Super Hi的业务和集团其他业务在各自的地域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在一个独立的上市平台上产生未来的增值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份,海底捞对管理层进行大换血,内地以外地区管理层也出现变动,拥有十年以上海外市场管理经验的王金平被任命为公司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

  平安证券表示,尽管目前海底捞海外业务贡献不高,但海底捞任命王金平为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负责监督公司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运营并提升运营效率,表明公司对海外市场的重视。

  不过,海底捞能否将海外业务分拆上市,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截至目前,海底捞尚未向联交所提出Super Hi股份的上市申请,建议分拆亦未实现。海底捞表示,如果建议分拆得以进行,公司将于适当时候或根据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的要求刊发进一步公告,以向其股东及潜在投资者通报建议分拆的最新进展。

(责任编辑:王洁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