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央行“被逼到墙角”,欧元危机核心矛盾何解

2022-07-26 19:02:22 《巴伦周刊》中文版 

  高通胀or经济衰退?欧央行决策者只能做出痛苦且经济代价高昂的选择。

  最近的欧元危机已经酝酿多年,但政策制定者应该预见到这场危机的到来。

  近期,欧元对美元自2002年以来首度跌至平价引发市场对欧元颓势的关注。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已累计下跌超过10%,分析师普遍认为,尽管欧洲央行首次超预期加息,但欧元核心矛盾仍在,目前面临经济衰退危机、通胀高企、意大利政局动荡等多项风险因素,

  欧洲最大银行之一汇丰银行(HSBC)的分析师指出:“我们认为现阶段欧元汇率很难回升。”

  欧元兑美元跌至平价的情况已将欧洲央行逼到了墙角,使其决策者只能做出痛苦且经济代价高昂的选择。

  当前的困境是,如果让欧元继续贬值,那就会进一步推高已经创纪录的高通胀,加速价格上涨导致通胀远高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速度的风险。

  但如果要对抗欧元汇率的20年低点,就需要更快地加息,这可能会加剧已经面临衰退、迫在眉睫的天然气短缺和消耗购买力的高昂能源成本的痛苦。

  欧元最初在1999年诞生时,就有许多经济学家反对,他们认为为许多政府设立统一的货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政府都对自己的预算和借款拥有主权。

  这意味着,与大多数国家不同,欧元区成员国以他们无法控制的货币发行债券。

  但欧洲领导人坚持认为这是一个宏伟的项目,它提供的是团结的象征,以及在穿越整个大陆时不必交换货币的实际好处。

  它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在欧元出现之前,德国或荷兰等该地区的“核心国家”的货币随着经济走强而升值,这使得他们的产品对外国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较弱的经济体——那些现在可能被称为“外围”的经济体——可能会使他们的货币贬值,以获得额外的出口竞争力,但这也是有代价的。它们往往有更高的通货膨胀和利率,使得维持政府支出的成本更高。

  组建货币联盟是一种利益的取舍——核心国家不会看到任何竞争力因贬值而消失,而外围国家可以借用德国央行在对抗通胀方面的一些信誉来保持低利率。但是对于欧元这一共同货币而言,贬值的旧问题正在被新问题所取代。

  “那些在1990年代因高收益和高利差而陷入困境的国家实际上与今天的高利差国家相同,”欧元研究的主要学者保罗·德格劳维(Paul De Grauwe)说。“这就像原罪一样。”

  在欧元诞生后的头十年,像希腊这样的国家可以以与德国相同的利率借款。资金涌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繁荣。与此同时,德国勒紧裤腰带控制工资成本,并控制社会支出。

  然而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这种模式被打破了。资金停止涌入外围国家,政府突然无法以负担得起的利率偿还债务。当欧洲央行在2011年试图提高利率以应对经济衰退时,非常可怕的违约前景近在眼前。

  危机迅速扭转了加息的进程,但只有在经过多次犹豫后,欧洲央行才表示将购买尽可能多的外围国家债务以阻止危机,这才避免了违约。“欧洲央行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欧元,相信我,这就足够了,”时任欧洲央行行长的马里奥·德拉吉在2012年7月表示。

  欧洲央行随后概述了该计划的规则,如果一个国家同意在未来实施严厉的财政限制,则可以申请让央行购买其债券。然而最后,该程序从未使用过。救助实际上是通过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进行管理的。

  从那场危机中复苏的岁月,双方都充满了痛苦。救助资金的接受者被要求采取紧缩措施,使他们的经济复苏更加困难。而那些为他们提供资金的人指责债务人在繁荣时期的挥霍和不负责任的政策。

  这段艰难的历史让现任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的工作更加艰巨。她需要确保情况不会像2012年那样糟糕。更重要的是,当她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意大利和其他较弱的经济体的债券收益率飙升时,她需要市场交易者相信她。

  同时她还需要说服债权国,即救助对象值得救助,而且不会造成道德风险。

  即使最近的欧元危机得到解决,欧元核心的矛盾可能仍然存在。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还有另一个烂摊子需要清理,请不要感到惊讶。

  文 |《巴伦周刊》撰稿人布莱恩·斯温特(Brian Swint)

  编辑 | Tina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英文版见2022年7月22日报道“This Euro Drama Looks Like The Last One—and the Next”。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