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新材为我国BOPET 薄膜龙头企业,BOPET 产能超百万吨,光学、光伏、信息材料等拳头产品持续发力,新材料毛利占比超85%。公司依托规模与技术优势,布局PET 复合铜箔,成本优势显著,瞄准电池集流体广阔市场,进一步拓宽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7.94、24.91、31.82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1.55、2.15、2.75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目标价30 元,对应2022 年19 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为BOPET 薄膜龙头企业,跨越拐点盈利能力快速提升。双星新材为我国BOPET 薄膜龙头企业,2019 年光学膜材料实现突破,产品量价齐升,盈利能力迅速提升。公司2021 年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22H1 在原油、PTA 价格高位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盈利,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7.14 亿元,同比+32%、+18%。我们预计随原油价格中枢震荡下行,公司22H2 成本端压力缓解,盈利水平环比有望改善。公司光学材料膜、光伏背材膜等高端新材料毛利占比逐渐提升,我们预计2022-2023 年公司新材料毛利占比有望达85%、93%,公司新材料属性进一步强化。
光学、光伏等拳头产品产能扩张,新产品迅速迭代,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二亿平米光学膜一期产能于2021 年底完成建设,二期20 万吨产能已于2022 年上半年逐步投产,产能规模进一步扩张。2022H2 公司预计将有光伏用强化PET 基材、PETG 热收缩材料等新增产能释放,高端功能膜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拳头产品产能扩张、整体产能结构进一步高端化、新产品迅速投放,利好市场核心竞争地位提升。
布局PET 复合铜箔新锐产品,切入锂电池集流体领域,提升公司成长性。目前市场对于PET 复合铜箔关注较高,PET 复合铜箔能够提升锂电池安全性与能量密度,处于规模化与产业化前夕,随着良品率提升和设备技术不断迭代,预计其制造成本可降至3 元/平米以下,相较于传统锂电铜箔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
我们预计2025 年我国PET 复合铜箔市场空间可达约290 亿元。公司PET 复合铜箔具备基膜自产优势,且生产全链条打通,我们测算目前其PET 复合铜箔生产成本约为3.5 元/平,且公司已实现生产全链条打通。我们认为公司材料端具备优势,与设备端企业合作紧密,积极推进测试开发进度,有望成为复合铜箔领域核心玩家。
高研发投入与产能优势助力公司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不断加强新材料领域产品研发,2022H1 研发投入为1.25 亿元,同比+13%。公司完成万吨级纳米母粒建设,为高端产品起量打下坚实基础,推进光伏用耐候PET 基材、锂电池用PET复合铜箔等新材料研发测试工作,紧跟新能源领域技术迭代路径,领衔BOPET薄膜行业发展。公司现有产能超100 万吨,处于行业首位,规模优势显著,随在建产能不断释放,高端新材料产能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将凭借自身研发实力与产能规模优势稳固龙头地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空间。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剧烈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新增产能建设进度低于预期;公司新增产能消化不及预期;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不及预期;人才流失的风险。
投资建议:双星新材为我国BOPET 薄膜龙头企业,BOPET 产能超百万吨,光学、光伏、信息材料等拳头产品持续发力,新材料毛利占比超85%。公司依托规模与技术优势,布局PET 复合铜箔,成本优势显著,瞄准电池集流体广阔市场,进一步拓宽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4、24.91、31.82 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1.55、2.15、2.75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裕兴股份、长阳科技、斯迪克、东材科技、激智科技2022 年Wind 一致预期平均PE 为20 倍),结合PE、PEG 与EV/EBITDA 估值方法,给予公司目标价30 元,对应2022 年19 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