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中,我国各级监管机构通过政策引导,加速推动ESG信息披露,推动国内各相关机构对ESG投资的研究和落地。
在“双碳”背景下,A股市场ESG投资潮涌,风声正劲。新京报贝壳财经通过数据,透视ESG在中国发展之路。
1450家公司发布独立ESG报告2022年上市公司披露率超三成
通过企业披露的ESG实践信息,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被投资者看见,从而引导资源流向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
近年来,我国对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要求逐渐严格,从“倡导自愿披露”转变成“部分企业强制披露”。我国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愿和水平明显提升,截至今年8月24日,我国A股市场中有31%的上市公司发布过独立ESG报告,相较2018年提高6个百分点。
从环境信息开始,上市公司ESG信息实行自愿公开和强制公开两种形式。2008年,《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分为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两种形式。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且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
2016年至2020年,政府、监管机构、交易所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标准不断完善,推动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首次将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中纳入ESG信息。
近年来,A股市场中披露ESG信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22年上市公司披露率突破30%。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8月24日,共有1450家公司发布独立ESG报告,相比2021年,上市公司披露率上升4个百分点,达31%。
从不同行业来看,金融业上市公司披露比例最高,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数量最多。在2021年A股企业中,金融业的ESG信息披露程度最高,达88.10%;其次是文化体育业,披露率超50%;制造业中超700家上市公司公布ESG报告,是公布数量最多的行业。
2021年沪深主板披露ESG信息企业数量和披露率均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其中,沪市主板披露数量和披露率均最高,共有714家企业披露ESG信息,披露率达43.5%。
在“双碳”背景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有新要求。今年,证监会再次修订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在报告期内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并推动上市公司加强碳排放信息披露。
截至2022年8月24日,已有303家A股企业公布2021年度碳排放数据,金融行业、电信行业披露率最高。48家上市金融企业公布2021年碳排放数据,碳排放强度中位数为0.53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营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ESG信息披露仍存在标准不明确、披露率不均衡、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此外,我们仅获得企业披露的ESG实践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把“尺”去量化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的成绩,从而帮助投资者进行ESG投资。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ESG评级主要聚集在B级-BBB级之间,AA级企业占比达0.9%。据贝壳财经·中诚信·ESG评级数据库,A级别公司数量相对较少,近半数公司聚集在BB级别。
在“双碳”背景下,ESG投资理念逐步被推广,将有利于更多绿色发展企业被看到。川财证券表示,对于企业的评分将更取决于其对社会的贡献度和对环境危害的大小,因此部分当前可能财务状况一般、但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企业,可能取得更高的评分。在“高评分”下,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向这类企业集中,同时绿色信贷也将助力这类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ESG进入快速发展阶段ESG主题基金规模超2300亿元
ESG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是一种基于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形成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简单来说,财务指标看的是企业的经营能力,ESG指标则侧重于帮助投资者判断某一公司的未来发展状况和社会价值。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成立,旨在帮助投资者理解环境、社会、治理等因素对投资价值的影响。此后,ESG投资逐渐兴起,理念和产品不断被完善。
到2021年,PRI在全球范围内的签署机构达3826家,其中中国PRI的签署方机构共有83家。到今年8月24 日,中国加入PRI的企业数量进一步增至109家。
ESG主题基金已有264只,总规模达2318.9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Wind ESG投资基金板块发现,我国ESG基金中,以环境为主题的基金数量和规模最多。截至2022年11月6日,我国环境主题的基金数量为139只,基金规模为1426亿元。
国内对于ESG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践行ESG理念,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