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激光切割运控系统龙头企业,盈利能力保持高位。公司为国内激光切割运控系统龙头企业,5 个联合创始人唐晔、代田田、卢琳、万章、谢淼共持有67.21%的股份,股权结构稳定。2017-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 为44.4%、43.1%,业绩长期高速增长。
公司综合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长期保持75%、55%以上,盈利能力长期保持高位。激光切割运控系统,同时纵横延伸业务至智能切割头、智能焊接机器人业务。
激光切割运控系统:“小而精”的格局最优环节,受益激光器降价需求持续快增。2013-2020 年中低功率、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销量CAGR 分别为68.3%、44.3%,规模增长迅速。下游激光设备CR5为22%,市场较为分散,下游议价能力较弱。国产化、价格战导致设备核心部件激光器持续降价,带动下游激光设备降价、销量提升,并引导运控系统需求提升。根据我们测算,激光器降价影响下,预计2025 年中低功率、高功率激光设备相对2020 年的降价幅度分别为14.4%、12.9%,仍有较大的降价空间。运控系统为激光设备中“小而精”组成,价格平稳,中低功率CR3 约90%,高功率外企份额中占比81%、柏楚占比17%,份额高度集中头部,无价格战;运控系统业务毛利率在80%左右,高于激光器、激光设备,为激光切割产业链中毛利率水平最高环节。根据我们测算,预计2025 年中低功率、高功率激光切割运控系统市场规模分别为11.99 亿元、26.01 亿元,运控系统总规模为38 亿元,对比2022 年提升空间约94.1%。
公司竞争优势:中低、高功率系统双向发力,纵横延伸构建新驱动力。1)中低功率领域,根据我们测算,2019、2020 年公司市占率约为62.9%、70.4%,已占据龙头地位;定价能力对比同业较强,降价压力较小。2)高功率领域,公司已于全流程达到技术要求,产品对比外厂性价比较高,主打高功率的总线系统业务已进入放量阶段。
3)公司纵向延伸智能切割头业务,覆盖三大部件中格局较好的两个,当前切割头领域国外厂商优势明显,国产替代潜力待挖掘;根据我们测算,2025 年智能切割头市场规模将达到24.79 亿元,对比2022年提升空间约2.94 倍;公司扩产计划已覆盖全功率段产品,且产品具备较高性价比。4)公司横向延伸业务至智能焊接机器人及配套系统,下游钢结构产值2016-2020 年CAGR14.3%,下游市场持续扩容,智能焊接高度契合钢构焊接非标件属性,且能填补焊工供给缺口。根据我们测算,2025 年钢构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规模为60.79亿元,对比2022 年提升空间约78.9%。智能机器人底层技术于激光切割类似,技术可迁移,研发基石已具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9.32、12.76、16.77 亿元,同比增速为1.98%、36.95%、31.42%,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5.72、7.69、10.00 亿元,同比增速为4.04%、34.29%、30.12%,对应2022-2024 年PE 分别为57.62、42.91、32.97。考虑到激光切割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高功率系统国产化持续推进,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同时智能切割头等新业务逐步放量,业绩有望加速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改善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疫情存在反复可能性,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测算误差相关的风险,高功率系统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