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聚焦
投资建议
公司脱胎于华为-艾默生系,是电力电子领域的优秀平台型公司,本文为我们的第三篇公司深度,持续看好公司的平台化扩张和业务延展性。
理由
公司一砖一瓦搭建电力电子平台大厦,业务具备较强的延展性。对于公司来讲,技术本质均为功率转化(电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工控技术),在诸多行业中均有应用,因此技术本身具有较强延展性。而公司也具备掘金细分蓝海市场的基因,我们看到公司从早期单一平板电源元业务逐步拓展到新能源车/工业电源/工控/智能家电电控四大业务版图;也从早期的板件级产品升格到模块、集成以及机电一体化产品;此外在过去三年的时间内,公司产品型号也从2019 年的3000 多个提升到2022 年的5000 多个。
公司持续秉持多元化布局战略,在过去10 年的长周期内实现高增长。我们测算公司2013-2021 年营收/归母净利CAGR约为29.4%和41.9%,同时预计2013-2022 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CAGR分别约为29.7%和38.8%。而拆分来看,2013-21 年收入复合增速:工业电源(30.3%)>工业自动化(29.5%)>智能家电电控(27.0%);海外收入(37%)>国内收入(28%)。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沿着电动车+新能源+国产替代的三条主线持续加码业务布局,增长主线更加清晰。公司业务结构相对复杂,市场往往难以把握公司增长主线,但2022 年来随着公司持续布局FFC、风光储、及新能源车业务重归高增长态势,我们认为上述三条主线有望成为公司的增长重心。
规模效应下的三重拐点,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业绩长周期增长的韧性和弹性。2Q22 以来由于缺芯的缓解公司交付压力大幅缓解,整体收入端开始提速;3Q22 以来由于物料价格回落公司毛利率环比出现改善。而向前看,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收入规模的持续扩张,在产品端、研发端和制造端的规模效应有望持续奏效;1-3Q22 期间我们已经看到公司期间费用率的回落,而收入高增也有望摊薄公司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期间费用,进而带来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公司2022-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5/7.0 亿元,引入2024 年净利润9.7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24 年分别27.3x/17.8x/12.7x。市场多采用整体估值,但考虑到公司主线逐步清晰,我们切换至SOTP估值给予公司智能家电电控/新能源车及轨交/工业电源/工控业务2023 年分别20x、25x、31x、26x,维持35 元目标价,对应公司整体2023/24 年25.0x/17.9x市盈率,对比当前股价仍有41%上涨空间。
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修复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