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军者,业绩快速提升。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为7 纳米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批量提供精密零部件的厂商,也是国内少有的能够提供满足国际主流客户标准的精密零部件产品供应商。2018-2021 年公司业绩快速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从2.18 亿元增至8.29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56%;2019-2021 年主营业务毛利从0.40 亿元增至2.57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53%。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加速推进。设备零部件作为半导体上游产业链的一环,是整个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随着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半导体零部件替换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受益国产替代业务规模加速增长,零部件需求快速提升,同时零部件国产化率比例持续提升,国产设备厂对于国产零部件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根据我们的测算,2021 年中国大陆晶圆厂零部件替换需求与国内设备厂商零部件增量需求合计规模可达146 亿美元。同时部分国内零部件厂商已打入海外供应链体系,2021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增量需求空间为461 亿美金。从供给端来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由美欧日企业主导,整体格局较为分散。国内零部件市场以外资控股公司为主,国产化率较低,且国内厂商在高端领域与海外企业差距明显。近年来,富创精密、江丰电子、万业企业等国内厂商通过自行研发和并购的方式持续发力关键工艺零部件、真空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硅零部件等领域,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研发扩产夯实领先地位。公司已进入客户 A、东京电子、 ASMI 等海外半导体设备龙头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已为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众多主流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提供产品。公司在手订单充沛,产能利用率已至高位,为缓解产能紧张,公司规划发展沈阳新厂、南通、北京和专用领域零部件产能建设四大项目,达产后可贡献年收入42.5 亿元。放眼未来,公司将持续扩大 7 纳米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品类,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性能;同时,加快研制应用于 5 纳米及更先进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随着产能扩张和产品研发持续推进,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市场认可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们预测公司22-24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1.62、2.42 元,由于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我们采用DCF 估值法,对应目标价143.3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对第一大客户依赖度高;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或新产品发展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估值相关风险;产能建设及释放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