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一周行情:
一周行业涨跌幅。本周(02.27-03.03)建筑装饰行业(SW)上涨6.10%,强于上证综指(1.87%)、沪深300(1.71%)、深证成指(0.55%)本周表现,周涨幅在SW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 位,行业排名与上周(第8 位)相比上升6 位。分子板块看,化学工程(8.63%)、基础市政工程(8.62%)、国际工程(8.22%)板块涨幅较大,园林工程(0.40%)板块表现最弱。
一周个股表现。本周中信建筑行业中共有113 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77.40%;本周个股涨跌幅优于行业指数涨幅(6.10%)的公司数量32 家,占比21.92%,本周建筑行业录得上涨公司家数较上周有所增加,本周表现超过行业跌幅的公司家数与上周相比有所减少。行业涨幅前5 为中公高科(25.53%)、合诚股份(20.40%)、中国交建(18.07%)、ST 云投(17.04%)、深圳瑞捷(16.85%);本周行业跌幅前5 为乾景园林(-9.95%)、能辉科技(-9.44%)、天域生态(-9.24%)、苏文电能(-4.92%)、霍普股份(-4.65%)。
行业估值。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截至03月03日建筑装饰行业(SW)市盈率(TTM)为10.38 倍,行业市净率(MRQ)为0.97 倍,行业市盈率较上周相比有所上升,市净率较上周相比有所上升。与SW 一级行业横向比较,建筑行业PE 位居各一级行业倒数第3 位,高于煤炭、银行;PB 估值位居各一级行业倒数第3 位,高于房地产、银行。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5 为中国建筑(4.49)、中国铁建(4.72)、山东路桥(5.23)、中国中铁(5.51)、陕西建工(5.51);市净率(MRQ)最低前5 为中国铁建(0.55)、东方园林(0.63)、龙元建投(0.66)、中国中铁(0.67)、隧道股份(0.71)。
行业动态分析:
本周建筑央国企板块表现突出,主要受益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升温,目前建筑央国企估值优势明显,建议关注优质建筑央国企标的估值修复机会。本周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基调,在专项债发行、地产平稳发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及国企改革等方面释放利好信号。
本周(2023.2.27-2023.3.3)建筑央国企板块表现突出,其中建筑央企和地方国企板块分别实现周涨幅(算术平均)10.67%和4.66%,高于沪深300(1.78%),主要系:1)国资委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2)2023 年我国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沿线建设有望升温。2021 年建筑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26.25 万亿元和0.85 万亿元,建筑央国企分别合计贡献建筑业收入和利润的37.86%和37.85%。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目前,A 股整体PE(ttm)为14.5 倍,建筑行业为8.9 倍,8 大央企板块仅为6.7倍,接近近十年最低水平。建筑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建筑央国企为建筑建设重要担当力量,新签订单向央企和地方国企集中,基建央企整体基本面向好,积极进行新业务布局,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叠加未来“一带一路”预期,整体估值水平有望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下迎来提升。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建筑央企和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区域基建龙头,以及布局海外业务的国际工程企业中财国际、中钢国际。
在宏观层面,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指出,2023 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 万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今年重点工作的建议包括:1)在政策方面: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在投资方面: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 万亿元,较2022 年上调0.15万亿元,用于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3)在地产方面:供给端,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需求端,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2 年以来,监管部门房地产支持政策频出,各地也在积极落实因城施策,布局地产业务的优质央企和地方国企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同时建议关注地产链建筑设计、房建施工及消费建材板块基本面改善及估值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4)在能源方面: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们认为2023 年新型电力板块将维持高景气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营标的有望持续受益,同时为满足消纳需求,工商业储能建设空间有望加速释放,建议关注:电力建设和运维龙头中国电建;配网EPCO 龙头苏文电能,分布式光伏和储能业务以及电力设备业务快速成长;分布式光伏建设和运营标的芯能科技,“自发自用余额上网”稀缺模式,盈利能力提升可期。
在国企改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国资委此前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后,今年国资委将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资委会议明确将2023 年中央企业的考核经营指标,从“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将净资产收益率替代营收利润率、新增营业现金比率考核。我们认为国资体系将更多价值实现因素纳入央国企考核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并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和回归的重要基础。
本周投资建议:
此前,经济托底和投资加码政策密集发布,不少政策将在今年发挥更大效能,我们看好稳经济政策的力度和全年落地成效,基建托底预期强劲。自去年5 月起,基建投资累计增速持续环比提升,一定程度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后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去年9 月以来,国家多次强调发布一揽子政策接续政策,随政策落地实施,2023 年有效投资有望持续扩大,基建投资持续提速可期,叠加后续降准落地以及估值体系重建,传统基建及新基建均迎来发展机会,水利建设、城镇化市政建设、抽水蓄能、电力建设细分领域投资规划可观,增速有望超过行业整体增速水平。同时地产链在地产融资端政策驱动下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本周建议重点关注:1)“一带一路”受益央企: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材国际、中钢国际;2)地方国企龙头:山东路桥、安徽建工;3)基建勘察设计优质龙头:华设集团、设计总院;3)水利、电力、抽水蓄能央企和地方区域龙头:中国电建、安徽建工、粤水电;4)配网EPCO 龙头苏文电能、分布式光伏建设和运营标的芯能科技;5)地产链优质设计企业:华阳国际、筑博设计。
中长期配置主线建议:
建筑行业基本面整体向好,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高,新签订单、业绩双双快速增长。同时,建筑行业积极拥抱“新经济”,“建筑+”时代来临,打开公司未来发展空间。目前建筑行业整体估值位居近十年低位,在估值体系重建背景下提升空间充足。
在配置主线上,我们建议围绕“两新一重”基建龙头及 “建筑+”新业务板块积极布局:
(1)“两新一重”基建龙头。建筑央企、区域基建龙头将充分受益“两新一重”建设,且建筑央企、区域基建龙头是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主要受益者,新签订单和业绩表现亮丽,估值优势十分显著,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建筑央企和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区域基建龙头。
(2)基建勘察设计优质标的。设计总院、华设集团,产业链前端优先受益稳增长目标下基建需求释放,十四五期间,多个省份计划基建投资规模高增,优质设计龙头订单承揽优势显著,市占率提升可期。
(3)抽水蓄能受益公司。随着能源结构变化,供电安全提上日程,储能成为解决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作为储能最重要的方式,抽水蓄能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未来抽水蓄能将进入高速增长,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拥有抽水蓄能工程建设资质,其中大多数企业拥有水电运营资产,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抽水蓄能发展。重点推荐安徽建工,建议关注中国电建、粤水电。
(4)新型电力建设。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涉足电力建设领域的建筑企业有望受益电网投资建设和运维需求提升、BIPV 和储能需求释放,推荐用户侧电力建设运营龙头苏文电能。
(5)地产链优质公司。地产宽松政策密集推出,行业数据筑底改善可期,有望带动地产链设计企业回款加快和订单承接实施,推荐民营建筑设计龙头,华阳国际、筑博设计。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政策实施不及预期、经济下行风险、PPP 推进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地方财政增长缓慢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