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确定水利景气度,水利投资有望维持高位。
《国家水网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 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水利进入新一轮的持续增长期。
2、市政管网存量改造,带动市政管网需求。《关于控制公共管网漏损率的通知》要求到2025 年,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率要控制在9%以下,改造工程将带动优质管材需求。
3、球墨铸管渗透率尚处在低位,水利重大工程增多+市政管网改造有利于提高铸管在管道中的渗透率。国家重大工程偏好使用寿命长的优质管材,市政管网改造在直径100 毫米及以上管道,鼓励采用钢管、球墨铸铁管等优质管材。球墨铸管渗透率有望提升。
4、公司球墨铸管产能300 万吨,多基地分布,是辐射全国的铸管龙头。本年内公司产能利用率有进一步上升空间,且需求旺盛拥有涨价弹性。有望受益于球磨铸管的高景气度。
事件
《关于控制公共管网漏损率的通知》对漏损率提出要求。
《关于控制公共管网漏损率的通知》要求到2025 年,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率要控制在9%以下,改造工程将带动优质管材需求。
简评
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确定水利景气度,水利投资有望维持高位。
2021 年,水利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家水网工程在政策高度上得到确认。《国家水网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 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水利进入新一轮的持续增长期。2022 年水利工程投资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较2021 年增长44%。2023 年水利部部长在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我国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水网,着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
联网、补网、强链等工程将会带来较高的管道需求。
市政管网存量改造,带动市政管网需求。伴随我国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市待处理污水不断增加,叠加节能减排等相关环保政策的推动,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市政管道改造需求快速提升。《关于控制公共管网漏损率的通知》要求到2025 年,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率要控制在9%以下,市政建设具有一次投资长期使用的特点,因此管材的寿命、质量稳定性是选材的重要考虑因素。
球墨铸管因具有耐压、耐冲击、抗腐蚀、施工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国内供水管网的首选管材,并在排水管网等领域不断推广。
球墨铸管渗透率尚处在低位,水利重大工程增多+市政管网改造有利于提高铸管在管道中的渗透率。2022 年全年开工重大水利工程47 项、投资规模4577 亿元,2023 年前两个月,全国重大水利工程建新开工7 项。重大水利工程更加考虑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会更偏向于优质管材。另外市政领域中,《关于控制公共管网漏损率的通知》
也提出“在直径100 毫米及以上管道,鼓励采用钢管、球墨铸铁管等优质管材。《“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同样提出“推广球墨铸管、承插橡胶圈接口钢筋混凝土管等管材”,球墨铸管在水管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高。
生产准入壁垒提升,集中度向头部企业倾斜。公司有立足华北的武安本级、山西新光华、邯郸新材料,覆盖华东、中南的芜湖新兴、黄石新兴、桃江新兴、湖北全力,覆盖华南的广东新兴,覆盖西南、西北的川建管道和新疆控股,以及印尼镍铁生产基地,铸管及管铸件产能达300 万吨,市场占有率超40%,是国内最大的球墨铸铁管生产企业和球墨铸管行业标准的主导者。《铸造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在安全、环保等强制法律法规要求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到2025 年,铸造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期预计下降20%,形成10 个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水利和市政管网的建设,以及球墨铸管在管道中的渗透率提升,公司有望高度收益。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5 年的业绩分别为16.77 亿、23.05 亿和28.16 亿,对应的PE 分别为9.8 倍、7.2 倍和和5.9 倍,对应的PB 分别为0.7 倍、0.6 倍和0.6 倍。公司作为铸管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同时,作为上市央企,公司的PB 低于1,存在明显低估。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2022 年钢企利润弹性缺失,全年行业总利润365.5 亿元,销售利润率仅0.4%,在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需求收缩无疑是钢企利润表现不佳的主因,但原料成本高企亦有重要影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钢企在分析业绩下滑的原因时,几乎无一例外表示“原料价格高位波动”对利润侵蚀严重。近年来,原料供给端风险事件不断,淡水河谷溃坝,澳煤进口禁令、巴西暴雨、澳洲飓风,以及俄乌地缘政策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在各类风险事件不断发酵演绎下,原料价格被持续推高,钢厂在需求和成本两头挤压下,利润被极限压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