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公布2022 年年报,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50.78 亿元,同比增长18.15%;归母净利润5.43 亿元,同比增长20.21%,扣非归母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29.29%。2022 年Q4 实现营业收入 14.79 亿元,同比增长23.75%,环比增长22.33%;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 亿,同比增长55.47%,环比增长 -22.22%。
另外,公司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 6.15 元(含税),合计发放现金红利 5 亿元。
点评:
发电侧业务高增,输变电业务稳健。2022 年公司输变电保和自动化系统、发电与企业电力系统、配用电系统、电力电子应用系统、其他主营业务(智能用电、储能)五大板块收入分别为21.31、18.57、5.02、3.76、1.99 亿元,同比增长8.51%、34.62%、-0.91%、-4.65%、386.85%。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系:1)品牌地位+产品质量双重影响下,公司在国网订单份额进一步提升。2)公司抓住新能源企业发展契机,开拓市场,增加订单,实现发电侧业务高增。3)配电侧我们预计22 年受地区疫情影响,整体收入规模维持稳定。4)储能+用电业务订单落地,其他主营业务基数较低,增速较高。
成本压力毛利率承压,精细化管理净利率改善。毛利率来看,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2.15%(-3.88pct),其中各个板块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输变电业务毛利率为45.96%(-1.72pct),发电侧业务为26.68%(-2.66pct),配电业务为14.22%(-5.40pct),电力电子业务为15.33%(-6.41pct),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原材料成本上行以及22 年部分毛利率较低的产品订单增加:如成套产品、配电开关等。但净利率来看,公司净利率为10.71%(+0.18pct),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公司精细化管理,其中销售费用下降1.72pct,管理费用下降0.55pct,研发费用下降2.02pct。
主业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平台化发展成长空间广阔。公司通过产品创新、技术迭代,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拓展新领域。1)输电侧,公司中标浙江、江苏、山西、安徽、广西等地区项目,并且产品也进入特高压领域验收。2)发电侧,公司扩大重点客户的市占率,陆续中标三峡基地、北方上都、广西贵港等风电基地项目,中标三峡山东潍坊昌邑、明阳青洲四、华润电力苍南1 号等海上风电项目,中标山东高速集团、缅甸邦德100MW、河北唐山市、山东齐奥新能源等光伏项目,中标广州南沙综合能源、云南怒江独龙江微电网等新型微网项目。3)用电侧,公司 完成了中国移动昌吉数据中心和福州数据中心、天津盘古云泰数据中心、江苏太仓大数据园区等多个数据中心项目。4)配电侧,配电一二次融合产品在南方电网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国家电网重点省区实现持续市场突破,并且中标陕西、黑龙江、河南增量配电网项目。今年来看,我们认为发电侧新能源装机增速有望持续高增,输电侧电网投资中枢抬升,用电侧数据中心建设因AI 赛道兴起有望提速,配电侧智能化建设持续推进,公司所在赛道都处于高景气发展阶段,我们看好未来公司业绩增长。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前沿技术,不断突破的电力系统“研究所”。公司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50%以上(1868 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6%,并有100+位行业领军人才,研发实力雄厚。2022 年公司在多种领域实现了前沿技术的突破:1)输电侧,高压直流控保监视、高压开关检测等产品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鉴定;自主可控产品的1000KV 武汉-荆门特高压工程顺利通过出厂验收。2)发电侧,PLC/DCS系列产品完成全国产化升级并已规模化应用;公司在各领域全面推广仿真解决方案。3)用电侧,数字化用电安全监测与能效管控产品完成技术升级;智慧用电解决方案在低碳优化、配电监测管理等方面获得推广应用。4)配电侧,多项产品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认为技术的积淀与突破不仅带来短期的产品质量的提升、市场份额的领先,还有望带来公司长期的竞争力、稳健而持续的发展。
储能市场加速突破,未来前景广阔。储能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我国2023 年储能新增装机为27GWh,2025 年为110GWh,21-25 年CAGR为119%。公司加速突破储能市场,中标宁波氢电耦合项目高压直流储能电池系统, 河南、甘肃、新疆等风电配储系统, 宁夏候桥200MW/400MWh 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及逆变升压系统集成等项目。未来随着储能系统成本的下降,储能项目的商业模式完善,储能行业有望超预期增长,储能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成长动力之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收分别是67.65、84.12、105.77 亿元,同比增长33.2%、24.4%、25.7%;归母净利润分别是7.08、8.66、10.17 亿元,同比增长30.4%、22.3%和17.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电网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