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2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5.45、1.34、1.0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87%、32.82%、27.21%,其中Q4 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4.90、0.4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7%、138.52%。公司是国内铝压铸转向领域头部供应商,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持续改善,9000T 压铸机将于2023 年Q2 进厂。公司在手订单充沛,积极扩张产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9、3.0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29、18X,给予“买入”评级。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1)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15.45 亿元,同比增长32.87%,实现归母净利润1.34 亿元,同比增长32.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增长27.21%;(2)公司拟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70 元(含税)。
简评
全年营收同比增长32.87%,Q4 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5.45、1.34、1.01 亿元,同比增长32.87%、32.82%、27.21%。全年业绩增长主要系博世、耐世特、采埃孚、蒂森克虏伯等转向系统客户订单逐渐回暖,三电系统的新订单逐步释放,以及新收购的子公司并表所致。公司于2022Q3 收购力准机械53%股权,2022 年力准机械实现营收0.79 亿元,净利润0.26 亿元。分业务看,2022年公司汽车类、模具类、摩托车类和设备类产品分别实现收入13.41、0.73、0.07、0.7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2%、-14.12%、-46.15%(设备类业务为新并表业务,无同比数据),占总营收比分别为86.79%、4.71%、0.46%、5.12%,较同期分别-1.68、-2.60、-0.64、+5.12pct。分地区看,2022 年公司国内市场收入约9.73 亿元,同比增长33.72%,占总营收63.00%。Q4 受新产品持续落地影响,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单季度实现营收4.90 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39.97%、16.33%;实现归母净利润0.43 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138.52%、6.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4 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88.85%、-33.24%。
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微降,加强精益管理缓解成本端压力。
2022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3.76%、9.34%,同比分别 -1.38pct、+0.68pct,毛利率下滑主要系早期以转向系统为主的产品结构调整所致。其中,汽车类、模具类和摩托车零部件的毛利率分别为20.75%、68.78%、0.81%,同比分别-2.34、+7.18、-0.89pct。Q4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3.92%、10.26%,同比分别+1.87、+5.14pct,环比分别-0.24、-0.01pct。2022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约13.94%,同比-2.2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5%、8.24%、4.43%、-0.48%,同比+0.27、-1.26、+0.41、-1.64pct。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绝对值均有所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大新客户的开发以及研发投入力度加大所致。
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9000T 压铸机将于2023 年Q2 进厂。公司是国内铝压铸赛道细分龙头,产品分为转向系统、传动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和智能结构件等,其中转向系统是主要收入来源,新能源动力系统是近几年发展的重点。(1)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高:公司成为国内领先新能源车企DMI 插电混动平台E-CVT变速箱箱体、E3.0 纯电平台电机壳体和端盖的主要量产供应商,成为蜂巢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全球头部新能源主机厂电动皮卡关键铸件的供应商,获得舍弗勒电机项目定点,预计未来新能源业务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2)9000T 压铸机即将进厂:公司采购3 台力劲 9000T 压铸单元,配备了高精端的德国蔡司工业CT 机,其中第1 台将于2023Q2 进厂安装。(3)可转债资金到位将助力产能提升: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6.39 亿元已于2022年8 月17 日到位,用于“年产110 万件新能源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和“墨西哥汽车精密铝合金铸件二期扩产项目”,将助力公司突破产能瓶颈,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铝压铸转向领域头部供应商,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持续升级。随着IPO 和可转债项目陆续投产,9000T 压铸机逐渐进厂,公司新增产能将助力在手订单顺利释放,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9、3.0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29、18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弹风险;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不及预期;国内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国内汽车行业价格战风险;汽零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通信领域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通信产品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国内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一体化压铸量产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盈利能力下滑风险;新能源相关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新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