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
1)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 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净利润-0.84 亿元;
2)2023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48 亿元,同比减少51.34%;归母净利润-0.11 亿元。
点评:
2022 年疫情影响部分线下业务交付,暂时拖累业绩。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培训(企业加速)与企业服务(城市拓展、知识产权、财税服务等)两大板块,其中企业加速服务与城市拓展业务在2022 年受疫情影响较大,部分线下排期、交付与项目验收受客观外部因素影响而停滞,但整体收入规模仍然实现了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企服SaaS 服务、财税服务方面的发力,收入规模迅速增长。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8.35%,同比下降18.3pct,主要源于新拓展的企服SaaS、知识产权等业务处于成长期,前期有一定的成本投入。
费用率方面,2022 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3%/28.2%/4.02%/-3.1%,分别同比提升-0.49/4.5/0.6/-0.1pct,其中管理费用率提升较大,主要为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相关费用增加。
业务全面升级,企服SaaS 化成效显著,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公司于2021 年下半年业务战略升级完成,企业服务创新业务快速增长,从2022 年的收入结构上来看:1)传统企业加速业务收入0.94亿元,同比减少36.0%,占收入比重为27.2%。2)企业服务业务收入2.42 亿元,同比增长33.4%,占收入比重为69.8%,再细拆,城市拓展/营销服务/SaaS 模式服务/财税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收入分别为0.15/0.11/0.45/1.36/0.34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72.2%/-12.5%/190.8%/74.9%/55.8%。公司近年来提出并大力贯彻的“业务企服化,企服 SaaS 化”战略,在未来自主产业链的时代背景下,是打造公司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定位的有力支撑。根据公司公告,2022 年公司企业服务客户数量新增6793 个,同比增长16.26%;新增订单金额1.76 亿元,同比增长20.34%。
聚焦自主产业链,关注公司政企合作及与阿里达摩院合作的落地情况。
公司多年来一直紧跟政策号召及产业发展趋势,从双创服务到专精特新服务,始终服务于中小创企业。经过多年在产业端与政府端资源的 积累,公司逐渐建立起B+G 双打的产品优势形成业务良性闭环。对于G 端(地方政府、高新园区)及大B 端(央企、产业龙头),提供包括产业研究、项目筛选、加速孵化、招商运营、产业生态培育等综合服务与一体的产业加速器产品;对于小B 端(加速器学员企业),通过地方政府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产业资源与资金对接+公司加速服务体系赋能,从而做到G 端+B 端双向收费。2022 年底开始,公司在新技术或数字经济方向已开始进行业务布局。根据公司公告,公司与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创新服务公司(朝阳区国资委下属企业)、北京先创共同出资设立子公司数智云科,用以加强与朝阳区政府合作,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人加速基地。同时,公司子公司数智云科拟与阿里达摩院合作,负责“魔搭社区”在数字人产业上下游的定向推广,以及配合“魔搭社区”开发系列培训课程,课程内容由达摩院提供。
投资建议:公司为A 股较为稀缺的为中小创企业提供全链路一站式的企业服务与科创服务,庞大的客户群体、良好的政府合作关系、SaaS 化服务系统为公司科创知识产权等服务业务的拓展带来天然优势,新业务正成为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0/7.13/9.06 亿元, 对应增速为55.5%/32.0%/27.1%;净利润分别为0.58/0.88/1.20 亿元。通过分部估值法对公司各项业务进行估值加总(2023 年传统培训业务30 倍PE 对应估值9 亿,企服业务10 倍PS 对应估值40 亿),最终我们给予公司2023 年49 亿元的估值,对应目标价约30 元,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行业监管及市场管理对公司业务增长的影响,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