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300124):全年不改增长势头 新领域打开长期空间

2023-04-27 10:30:08 和讯  中信建投证券吕娟
核心观点
2022 年,在制造业景气度较弱的背景下,公司利用自身保供保交付、国产龙头品牌地位、快速响应市场、多产品解决方案的优势,实现了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快速成长。
2023Q1 公司短期业绩略低于预期,但是我们依然持续看好公司的成长性:①通用自动化业务将受益制造业景气度恢复和行业结构性机会;③新能源汽车业务将受益于历史定点项目的持续释放;④电梯业务高基数影响Q2 开始消除;③能源管理、数字化和国际化这些新领域为公司进一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事件
事件一
公司2022 年营收230.08 亿元,同比增长28.23%;归母净利润43.20 亿元,同比增长20.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3.89 亿元,同比增长16.13%。其中,Q4 单季度实现营收67.67 亿元,同比增长47.26%,归母净利润12.35 亿元,同比增长14.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59 亿元,同比增长31.58%。
事件二
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82 亿元,同比增长0.07%,归母净利润7.47 亿元,同比增长4.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下滑10.42%。
简评
2022 年制造业景气度承压,但公司国产行业龙头品牌效应持续发挥
2022 年公司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在宏观经济低迷导致市场需求疲软情况下仍取得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①公司凭借“保供保交付、国产龙头品牌效应、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多产品综合解决方案”等优势,积极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实现市占率提升,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114.65 亿元,同比增长27.64%。②新能源汽车业务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以及公司定点车型放量、保供保交付,2022 年收入达到50.88 亿元,同比增长70.02%。③工业机器人业务深度融合工业自动化业务,受益于公司对下游行业工艺的深刻理解以及“核心部件+整机+工艺”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抓住了锂电、硅晶的行业机遇,实现收入5.61 亿元,同比增长54.96%。
毛利率、净利率2022 年略有下降
2022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5.01%、18.77%,同比分别下滑0.81、1.14pct。
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由于:①相比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芯片备 货充足且成本较低,2022 年公司芯片成本明显上升。②产品结构变化,2022 年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类业务毛利率18.97%,低于公司整体水平,但是占总收入比重提升了4.52 个pct 达到24.13%,拉低了总体毛利率。③上海子公司贝思特电气有限公司交付受阻,电梯业务毛利率25.95%,同比下降1.37 个pct。
净利率下滑主要由于:①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②期间费用率20.45%,同比增加0.75 个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47%、4.75%、0.54%、9.69%,同比分别-0.39、-0.08、+0.92、+0.30 个pct,财务费用率增长主要汇兑损失和借款增加,研发费用率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员工薪酬上涨、战略业务(工业软件、数字化、能源管理、新能源汽车等)及管理变革业务投入增大。
Q1 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由于电梯&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降低2023Q1 公司收入增速较低,主要由于电梯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增速放缓。①电梯业务实现收入9.21 亿元,同比下滑21.98%,主要由于房地产需求较弱,2023 年1-2 月国内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滑5.10%,且2022Q1 公司电梯业务实现收入11.80 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8%,基数较高。②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9.04 亿元,同比下滑2.23%,主要由于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2023 年1-3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8.57 万台,同比增速仅为26.18%(2022 年同期增速为114.18%)。③轨交业务实现收入0.26 亿元,同比下滑64.08%,主要受到交付节奏影响。
2023Q1 毛利率由于产品结构调整和成本降低实现提升,扣非后净利率受费用影响短期承压2023Q1 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6.51%、15.63%,同比分别提升1.95、0.61 个pct。
公司毛利率较同比有所提高,主要由于:①公司毛利率较高的通用自动化业务2023Q1 收入同比增长9.74%,占收入比重为56.61%,同比提升了5.02 个pct,而毛利率较低的电梯、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分别下滑2.23%、21.98%。②芯片供应紧张情况较2022Q1 明显缓解。③大宗商品成本下降,2023 年1-3 月国内现货铝、铜、锌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5.64%、3.10%、7.15%。
公司扣非后净利率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净利率略有提升,主要由于:①公司期间费用率25.29%,同比增长4.11 个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79%、6.03%、-0.61%、13.09%,同比分别+1.04、+1.01、-0.34、+2.41 个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实行了长效激励持股计划和六轮股权激励,绑定了核心人员利益,且持续扩大员工规模,员工薪酬增加;研发费用率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持续深化原有业务技术领先优势,并且不断开拓数字化、储能等新业务,因此研发费用增加;②公司2023Q1 非经常性损益1.22 亿元,同比增长约516.00%,主要由于公司股权类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政府补助同比增加。
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业务持续增长,竞争优势不断增强通用自动化业务:2022 年公司积极把握市场的机构性机会,实现收入快速增长。2022 年,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114.65 亿元,同比增长27.64%。根据MIR,2022 年公司通用伺服实现收入47.94 亿元(略微低于公司口径),国内市场份额达到21.54%,同比增长5.38 个pct,市占率排名第一。低压变频器(含专机)实现收入47.11 亿元,国内市场份额14.89%,同比增长2.04 个pct,市占率排名第三。高压变频器实现收入8.02 亿元,国内市场份额13.59%,同比增长1.68 个pct。小型PLC 实现收入9.96 亿元,国内市场份额11.85%,同比增长4.79 个pct,市占率排名第二。公司各细分产品业绩表现优异,主要得益于:①公司国产龙头地位持续体现,产品、品牌市场认可度提升;②外资部分产品供应紧张,给内资厂商实现国产替代提供契机;③公司抓住了光伏、冶金、钢铁等下游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2023Q1 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全年景气度有望迎来改善。2023Q1 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7.07 亿元,同比增长9.74%。具体来看,通用变频器产品实现收入8.85 亿元,同比增长1.84%;通用伺服系统实现收入12.60 亿元,同比增长14.23%,市场份额达到22.75%,同比提升4.53 个pct,主要受益于公司抓住了光伏、风电、半导体、食品饮料等OEM 型行业以及有色、石油等项目型行业的结构性机会;PLC&HMI 实现收入3.40 亿元,同比增长38.78%,主要受益于公司坚定推动解决方案策略落地,利用通用变频器、伺服的高市占率带动该产品销售;电液系统(含伊士通)实现收入0.91 亿元,同比下滑26.02%,主要由于下游注塑机等行业需求较弱。
展望2023 年全年,从需求来看,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以及制造业新一轮景气周期开启,订单增速将持续回升。从供给来看,公司通过坚定落地攻坚TOP 客户战略、做强解决方案战略、做强控制器战略,打造公司工业生态,在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大趋势下持续受益。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2 年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新增定点和产能扩张支撑未来持续成长。①公司新能源车业务实现收入50.88 亿元,同比增长70.02%。各产品装机量也实现稳步提升,根据NE 时代,2022 年公司实现电控(含三合一)装机量39.80 万台,同比增长29.3%,市场份额6.89%;实现电驱动总成装机量11.31 万台,同比增长30.5%,市场份额3.14%;实现电机装机量16.91 万台,同比增长41.2%,市场份额2.93%。②客户持续拓展,从客户数量里看,2022 年公司获得新增定点超过40 个,并加大力度跟进海外主机厂项目,从客户结构来看,公司新能源车业务客户从新势力依赖度较高,转变为新势力、传统A 类车企、国际车企多元化结构。③从产能来看,常州一期工厂2022 年已顺利投产,同时公司启动二期产能建设工作,预计未来苏州、常州工厂可以支撑公司上百亿产值目标。
2023Q1 收入短期放缓,全年增速可期。2023Q1 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9.04 亿元,同比下滑2.23%,但是全年维度我们依然看好该业务的成长性:①在一季度终端市场压力较大的情况,中汽协依然判断经济恢复有望推动国内2023 年全年实现900 万台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同比增速达到35%。②公司2021、2022 年定点项目分别为30+、40+个,随着定点车型的SOP 放量,预计全年仍将实现收入快速增长。
工业机器人业务:2022 年收入快速增长,布局逐步完善。2022 年,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含上海莱恩)实现收入5.61 亿元,同比增长54.96%。根据MIR,公司2022 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到14650 台,同比增长41.57%,市场份额5.16%,同比提升1.15 个pct。其中,公司SCARA 机器人出货量11610 台,同比增长36.83%;小负载六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2810 台,同比增长56.11%;公司还布局并推出了大六关节机器人,当年实现出货140 台。受益于泛3C 领域和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需求旺盛以及公司对于应用工艺的深刻理解,未来有望继续提升市场份额。
2023Q1 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管理变革和产能扩张支撑长期成长。公司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业务(含上海莱恩)实现收入1.36 亿元,同比增长29.06%。①从出货量来看,2023Q1 公司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到4300 台,同比增长31.90%,市场份额6.54%,同比、环比分别提升1.74、1.57 个pct。其中,公司SCARA 机器人出货量3400 台,同比增长25.00%,市场份额达到20.37%,同比增长5.36 个pct,国产第一品牌市场地位持续加强;小负载六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850 台,同比增长57.41%,市场份额3.99%,同比提升1.55 个pct;公司大负载六关节机器人单季度出货量50 台,在锂电、新能源汽车电子市场持续顺利推进。②从内部运营来看,公司将工业机器人产品纳入通用自动化事业部统一管理,继续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强化与通用自动化行业线合作,打造极致的满足客户价值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竞争力。③从产能来看,公司启动了南京汇川江宁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以匹配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产能需求。
能源管理、数字化和国际化新领域,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能源管理、数字化和国际化打开新的成长空间。①能源管理:公司依托在电力电子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能源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产品是PCS。2022 年,公司在发电侧和配电侧累积订单额达3GW。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统计数据,公司在中国企业国内储能中大功率PCS(30kW 及以上)出货量排名第三,在中国企业全球储能中大功率PCS(30kW 及以上)出货量排名第四。未来,在产品方面,公司将从PCS 产品拓展至海外的光储一体机、EMS、空气压缩等产品;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利用过去积累的工业终端资源和高能耗行业资源,发力大工业、工商业离散客户群体,与产业生态上下游形成战略协同。
②数字化:公司数字化业务聚焦工业领域的数字工厂、设备智能、数字能源和生产管理等细分应用场景。2022年,公司推出了棉纺数字化车间、漆包线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港口远控系统等解决方案,以及数字公辅产品、设备服务产品,并在岳阳汇川工业电机生产基地落地能源管控系统。未来,公司将基于InoCube 平台,持续构建各类工业场景的多层级数据模型,加快推出综合能源管理产品,迭代升级数字公辅产品,实现“集团-工厂-站-机”的产品全覆盖。
③国际化:2022 年,从收入来看,公司海外收入8.85 亿元,同比增长43.47%;从销售与服务来看,公司继续在成熟市场(欧洲、韩国等)和新兴市场(印度、东南亚、中东等)落地依托本土团队的区域销售策略,并推进公司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向海外;从研发来看,公司设立欧洲研发中心,承接面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从供应链来看,公司启动欧洲匈牙利工厂建设项目,正式迈入全球化制造体系的进程。未来,公司将结合海外不同区域特点,逐步推进销售服务本土化、制造&零部件本土化、研发本土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工控、新能源车电驱和电梯电气大配套行业领先企业,内部管理变革和大客户战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占率,能源管理、数字化和国际化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业绩中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6、66.13、81.2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52%、23.95%、22.81%,对应PE分别为30.44、24.56、20.00 倍,维持“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