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49.44 亿元,同比降低6.66%;实现归母净利润8.56 亿元,同比降低8%;基本每股收益0.48 元。2023Q1 实现营业收入10.65 亿元,同比增加8.22%;实现归母净利润1.97 亿元,同比增加10.03%; 基本每股收益0.1 元。
三大业务板块智能+新能源+储能齐头并进:根据公司公告,分板块来看,2022 年智能配用电行业营业收入24.33 亿元,同比增加16.5%,毛利率31.4%,同比增加5.3pct;储能、节能行业营业收入4.26 亿元,同比增加568.65%,毛利率10.14%,同比减少34.54pct;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19.43 亿元,同比减少36.01%,毛利率49.71%,同比增加7.79pct,主要系新能源产业链价格持续上涨、国家调整光伏用地政策等外部因素,光伏电站开工、建设受到一定影响。
智能板块国内外积极布局,新型电力系统下大有可为。根据公司公告,2022 年公司在国网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中,合计中标金额约 8.56 亿元;在南网 2022 年计量产品框架招标项目中,中标金额约 3.14 亿元;国网南网中标金额较2021 年增长 25.74%。此外,作为国内最大的智能电表出口企业之一,目前公司产品覆盖全球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智能电表市场确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2022 年,公司智能电表海外市场实现同比增长 28%的销售业绩。
投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优质新能源项目资源充沛。22 年12 月公司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投资100 亿元,建设20GW 高效N 型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及新能源相关产业项目,目前项目一期正在建设中,一期工厂已经封顶,项目计划一期第一阶段6GW 生产线在2023 年7 月通线流片,一期第二阶段 6GW 生产线将于 2024 年中投产。光伏电站方面,公司结合最新政策和资源储备,深耕中东部地区,截至2022 年底,公司项目储备超6GW,已开工新能源项目达700MW,在手项目储备充沛,随着光伏产业链价格回落,我们认为新能源板块业绩有望修复。
储能项目加速开拓,储备充足超5GWh。2021 年公司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江苏亿纬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投资30 亿元,建设年产能10GWh 储能专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目前项目已竣工投产。此外,依托亿纬林洋 10GWh 电芯工厂,公司在江苏启东建设储能电池模块(PACK)及直流侧系统制造基地,总规划为年产 6GWh,将为公司在储能市场的新一轮发展中增强竞争力。公司紧抓新能源配套储能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机遇,全力推进储能业务高速发展, 2022 年以来,公司在江苏、安徽、湖北、内蒙古等地加速储能项目布局和推动,签署多项储能合作协议,累计储备储能项目资源超 5GWh,我们认为公司储能在手项目充足将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与估值: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高质量发展,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未来成长性高。我们调整公司2023 年-2024 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 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5 亿元、132.4 亿元、180.8 亿元,增速分别为64.8%、62.6%、36.5%;公司2023 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 亿元、15.8 亿元、19.6 亿元,增速分别为32.5%、38.8%、24.6%。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上游组件价格上涨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电价下行的风险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海外项目经营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