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能源(600157):煤电协同效应显现 储能转型坚定未来可期

2023-04-29 09:35:04 和讯  山西证券胡博/刘贵军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2023 年一季度报告: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5.56 亿元,同比变化+30.81%;实现归母净利润19.09 亿元,同比变化+69.3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65 亿元,同比变化101.13%;基本每股收益0.09 元/股。2023 年一季度单季营业收入70.68 亿元,同比变化-8.67%;归母净利润4.19 亿元,同比变化+28.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2 亿元,同比变化+33.61%。
  事件点评
  受益于煤炭板块业绩增长,年报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根据wind 数据,截止2022 年底,山西晋中地区2 号肥煤车板价收报2550 元/吨,年度平均价格2521.43 元/吨,同比上涨28.31%;Q4 季度均价2362.5 元/吨,环比上涨10.21%。公司在产煤种均为主焦煤和配焦煤,受益于价格上涨,公司全年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2022 年公司完成了山西省古交地区银宇煤矿和福巨源煤矿收购,增加产能120 万吨/年,合计保有15 座矿井,总产能规模1110 万吨/年。2022 年实现煤炭产量1103.24 万、销售1101.38 万吨,同比变化+2.70%和+2.81%。吨煤售价、毛利平均分别为1,207.15、755.23 元/吨,分别变化+21.08%和+27.51%。2023 年公司继续积极推进所属森达源煤矿(二次核增)、南山煤矿、孙义煤矿、孟子峪煤矿合计150 万吨/年产能核增相关工作,后续焦煤、配焦煤产能有望突破1260 万吨/年。2022 年11 月海则滩煤矿取得采矿权证,矿井建设于2022 年12 月底已正式开工;后续公司将取得600 万吨优质化工煤和动力煤产能,在2027 年全面投产和充分释放产能后,公司煤炭总产能规模将有望突破2000 万吨/年。
  电力板块受原料成本影响,随着煤炭价格中枢下移,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公司控股电力总装机容量897 万千瓦,均为在运机组;参股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其中:在运装机容量200 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220 万千瓦。2023年累计发电量358.56 亿千瓦时,同比变化+14.75%;售电量339.97 亿千瓦时,同比变化+14.75%,度电平均价格0.4694 元,同比变化+20.24%;但受煤炭等原料成本上涨影响,度电平均毛利-0.03 元。2023 年以来,电煤价格中枢持续下移,一季度公司电力业务经营效益已持续改善,预计后期电力板块毛利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2023 年Q1 业绩增长超预期。公司2023Q1 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28.44%,超出行业表现。一方面,公司Q1 煤炭产、销量同比分别变化+8.86%和+9.61%;吨煤毛利701.09 元,同比变化-6.07;电力板块产、销量分别变化+1.59%和  +1.49%;度电加权平均价格0.4726 元,比2023 年均价上涨2.18%。且同期电煤价格中枢下移,广州港山西优混库提价Q1 均价1280.57 元/吨,同比变化-4.24%,公司电煤原料成本降低,盈利持续改善。同时,公司积极参加深度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储能转型坚定,钒电池项目6 月正式建设。公司储能转型项目逐步落地与实施,继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设立、汇宏矿业65%股权完成过户后,公司2022 年12 月底公告德泰储能与长沙理工大学签署了储能技术转让合同,取得全钒液流电池相关储能技术的十项专利权,同时与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教授合作致力于钒电池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公司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布局进一步落地。公司年报披露2023 年将进一步聚焦转型,力争2025年储能产业形成规模;2027~2030 年进入储能行业第一方阵,实现全钒液流电池市场占有率30%以上目标,成为储能行业全产业链发展领先企业,储能板块规模与现有煤炭及电力板块规模相当,从而形成“传统能源+新型储能”双轮驱动发展的新格局。2023 年6 月份,公司将陆续开展产能2×3,000 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生产线(一期按3,000 吨/年设计)、产能500 兆瓦/年新一代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一期按300 兆瓦/年设计)和张家港沙洲电力二期火电机组30 兆瓦/30 兆瓦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辅助调频项目(一期按3 兆瓦时设计)建设,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坚定,加快形成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项目产能,未来可期。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0.10\0.10\0.10 元,对应公司4 月27日收盘价1.52 元,2023-2025 年PE 分别为15.5\15.2\14.7 倍,继续给予“增持-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行风险;安生产生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