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符合预期。2022 年营业收入40.22 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60.5%;扣非归母净利1.20 亿元,同比增长7.6%。4 季度营业收入13.25 亿元,同比增长13.2%,环比增长29.1%;归母净利润0.86 亿元,同比下降12.3%,环比增长78.8%;扣非归母净利0.41 亿元,同比下降50.0%,环比下降7.5%。2023 年1 季度营业收入7.39 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 -0.88 亿元,22 年1 季度为 -0.32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 -0.93 亿元,22 年1 季度为 -0.65 亿元,1 季度亏损同比扩大预计主要受研发费用大幅增加43.1%影响。2022 年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1 季度毛利率同比改善,研发费用率大幅提升。2022 全年毛利率29.0%,同比下降1.9 个百分点;2023 年1 季度毛利率26.4%,同比提升2.6 个百分点。2022 全年期间费用率26.0%,同比下降0.8 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2.3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2.6 个百分点,主要系汇兑损益变动及利息收入增加所致。2023 年1 季度期间费用率42.0%,同比提升6.4 个百分点,主要系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7.5 个百分点所致。2022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53 亿元,同比下降83.1%,主要系客户回款速度放缓,叠加支付给职工薪酬及相关费用增加所致;2023 年1 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5.38 亿元,22 年同期为 -1.30 亿元。
汽车电子产品线不断拓展。2022 年电子产品业务营收30.78 亿元,同比增长23.2%。汽车电子产品实现全域覆盖,智能驾驶产品持续实现海外市场车型项目量产和定点,第二代行泊一体域控制器ADCU II 在某新能源车型量产,One-Box 行泊一体解决方案、新一代智能驾驶域控产品、4D 毫米波雷达等研发进展顺利;智能网联产品突破造车新势力客户,4G 和5G T-BOX 产品获得定点;AR-HUD 产品获得吉利和上汽大通定点;APCU 产品为新一代奔驰GLC 全球平台车型配套,车控域计算平台及物理区域控制器新获新势力项目定点;底盘控制产品新获某自主品牌客户平台型定点,底盘域控制器与某主流品牌车企合作;整车控制器获得国外客户项目定点,与微宏动力合作获得BMS 大额项目定点。电子业务产品线持续拓展,为公司成为平台型、综合型的汽车电子科技服务商奠定基础。
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持续突破新客户。2022 年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营收9.33 亿元,同比增长32.0%。公司在不同业务方向持续突破新客户,整车复杂场景测试业务开拓大众中国等合资客户;嵌入式软件首次在宝马车型量产应用,完成英伟达Orin、高通8295、TI TDA4、芯驰等芯片适配;自主研发的ModelBase 综合性驾驶仿真测试软件以及INTEWORK 汽车工业软件家族应用客户群体持续扩大;研发平台业务突破极氪、路特斯、柳汽、日产、依维柯等新客户。
调整2023-2024 年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等,新增2025 年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2.65、3.57、4.80 元(原2023-2024 年为2.91、3.76 元),可比公司为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维持可比公司23 年PE 平均估值69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82.85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汽车电子业务配套量低于预期、研发及解决方案业务低于预期、汽车芯片供给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