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披露2022 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84 亿元,同比增长51.36%,实现归母净利润1.60 亿元,同比增长144.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6 亿元,同比增长371.59%。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披露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9 亿元,同比减少13.98%,实现归母净利润1205.01 万元,同比减少77.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5.68 万元,同比减少81.37%。业绩略低于预期。
事件点评
公司2022 年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持续改善,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3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4.16%。分季度来看,2022 下半年营收、净利率增速显著加快,随着项目的逐步交付,收入规模有所增加。具体来看,2022Q1/Q2/Q3/Q4 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7.45%/45.90%/69.54%/68.9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1.53%/34.85%/750.10%/129.26%。
2022 年,数控机床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9pct 至27%,综合毛利率受到绿能业务初期拓展影响的拖累出现下滑;受益于精细化管理效益凸显,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6.29pct,拉动净利率显著提升。2022 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5.99pct 至18.55%,净利率同比增加1.32pct 至3.38%。分业务板块来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3.4pct 至25.58%,主要原因系占比较高的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毛利率一定程度下滑,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5.66pct 至35.38%,数控机床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9.06pct 至26.98%,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7.41pct 至11.5%,主要系近两年新切入锂电、光伏等领域,开拓新行业、新客户初期毛利率较低所致。2022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6.29pct 至11.87%,其中销售费用率5.29%,同比减少2.44pct;管理费用率5.98%,同比减少4.27pct,主要系报告期内聘请中介机构费用减少及由于员工离职及绩效考核未达标,冲回已计提股份支付所致;财务费用率0.60%,同比上升0.42pct;研发费用率2.61%,同比减少1.69pct。2023Q1,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4.25pct 至20.63%,净利率同比下降4.42pct 至1.44%,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0.96pct 至15.13%,其中销售费用率5.95%,同比上升0.30pct;管理费用率7.95%,同比上升0.52pct;财务费用率1.24%,同比上升0.15pct;研发费用率2.92%,同比上升0.60pct。
2022 年,公司产品类业务持续向好,项目类业务稳步发展。公司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产品为核心,持续优化业务及产品结构, 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同时积极孵化新的赛道,不断研发和推出新产品,目前还处于爬坡阶段。报告期内,公司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产品业务在营收实现增长的情况下,毛利率进一步提升;注塑机持续打磨优化、毛利率明显改善;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稳步增长,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分业务板块来看,2022 年度,(1)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8 亿元,同比增长15.29%。其中,工业机器人实现收入3.59 亿元,同比下降31.31%;自动化应用系统实现收入9.29 亿元,同比增长58.53%。(2)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0 亿元,同比下降17.18%。2021 年下半年以来注塑机需求明显放缓,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导致注塑机业务持续承压。(3)数控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3 亿元,同比增长148.08%。从市场需求端来看,订单需求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4)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65 亿元,同比增长96.16%。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多款新产品:SCARA机器人和六轴机器人分别有3 款新产品上市,可广泛应用于3C、新能源、汽车、医疗等领域;数控机床方面推出了2 款新产品,主要应用于精密模具、高精度通用机械零部件、航空结构件、汽车零部件、医疗加工等领域;注塑机方面,TE 系列全电动注塑机成功推出市场并逐步实现销售。
数控机床在手订单饱满,叠加产能扩张稳步推进,2023 年有望继续贡献高增长。报告期内,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签单量超160 台,同比增长超60%,出货量超130 台,同比增长100%以上,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埃弗米订单排产仍处于饱满状态,截至2022 年12 月31 日,埃弗米在手订单超过1.6亿元。目前拓斯达智能设备总部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完工后部分场地将用作数控机床华南生产基地,届时数控机床产能将得到进一步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 亿元、3.4 亿元、4.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8%、39.4%、26.9%,EPS 分别为0.6 元、0.8 元、1.0 元,按照4 月26 日收盘价12.08 元,PE 分别为21.3、15.3、12.1 倍,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和下游行业周期变化风险;上游原材料短缺及采购成本大幅上升的风险;应收账款风险;产品替代及技术失密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