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实现收入66.23 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归母净利润2.33 亿元,同比下降76.29%;实现扣非净利润2.57 亿元,同比下降64.25。
测算22Q4 实现收入15.03 亿元,同比下降11.7%;实现归母净利润0.13 亿,同比下降22.27%;扣非净利润亏损0.10 亿,去年同期亏损2.07 亿元。符合此前业绩预告。分红方案为每10 股派现金1.8 元(含税),分红率48.86%。23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8.24 亿元,同比增长8.04%;实现归母净利润1.37 亿元,同比增长54.37%;实现扣非净利润1.35 亿元,同比增长63.66%。符合此前业绩预告。
投资分析意见:考虑成本压力,略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10.11、12.73、15.52 亿(23-24 年前次为10.16、12.83 亿),分别同比增长335%、26%、22%,对应EPS 分别为1.60、2.02、2.46 元(23-24 年前次为1.61、2.03 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5 年PE 分别为25、20、16 倍,维持买入评级。盈利预测中对投资收益的假设为,考虑幺麻子已更新申报稿、廖记加速拓店,预计23-25 年投资收益为1.87、0.98、1.09 亿。尽管短期仍有成本压力,但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份额为导向,其管理能力、供应链布局的优势会不断显现,看好公司中长期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提升空间。
鲜货产品承压,包装产品表现亮眼。2022 年鲜货类/包装产品/加盟商管理/其他主营业务/ 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实现营收54.37/2.13/0.75/7.28/1.70 亿元, 分别同比-3.03%/56.25%/10.58%/34.49%/-13.42%,主营业务收入同增1.58%,拆分来看:1)门店拓展基本符合预期,截至2022 年底,公司门店数量达到15076 家,同比净增加1306 家,2022 年平均单店营收同比-11.7%,考虑存在一定数量的门店阶段性歇业,实际同店降幅有限;2)包装产品加强抖音等平台营销,表现良好;3)绝味协助多家被投企业采购原辅料,其他主营业务收入贡献增量。
门店加速拓展,同店持续修复。公司自去年12 月开始加大门店拓展力度,一季度门店拓展速度略超预期,同店收入持续提升,与19 年同店仅存在低个位数差距。分地区看,23Q1 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 华北/新加坡、加拿大及港澳市场分别实现营收2.22/0.45/5.81/3.90/3.16/2.01/0.34 亿元, 分别同比 -7.6%/420.7%/6.7%/22.3%/1.0%/6.8%/24.7%。境外业务延续高增,境内业务因各地区复苏情况存在差异,表现分化。
成本上行叠加费用投放,盈利能力短期承压。22 年公司实现毛利率25.57%,同比下降6.11pct。主要原因系原材料成本持续上行。22 年公司实现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75%/7.77%/0.57%/0.30% , 分别同比+1.75pct/+1.39pct/+0.00pct/+0.17pct。销售费用率上行主要系公司加大市场支持力度,广告宣传费用同比增加40.90%;管理费用率上行主要系原股权激励取消,加速计提股份支付费用;财务费用率变化主要系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费用的增加。
此外,公司投资收益亏损0.94 亿,去年同期盈利2.23 亿。综上,公司实现净利率2.93%,同比下降11.84pct。
成本环比改善,优化费用投放,盈利能力修复。23Q1 实现毛利率24.30%,同比下降6.01pct,环比提升1.82pct。主要系:
1)公司于22Q4 进行提价;2)尽管鸭副价格目前仍处于高位,但鸭苗投放量已逐步提升至19 年水平,供应增加下,鸭副价格环比改善。23Q1 公司实现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79%/6.32%/0.46%/0.02%,分别同比-7.21pct/-0.19pct/+0.01pct/-0.15pct。销售费用率下行主要系广告宣传费用及市场补贴减少,利息费用率变化主要系利息收入增加所致。此外,被投企业盈利状况逐步装好,23Q1 投资收益亏损383 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691 万元,综上,公司实现净利率7.22%,同比提升2.23pct。
展望23 年,收入有望回到双位数增长,利润有望贡献弹性。门店数量上,加盟商积极性较高,有望顺利完成1000-1500家门店的拓展目标,根据渠道交流,4 月同店环比改善,基本恢复至19 年以前的水平,预计全年将回到双位数增长。投资收益方面,廖记门店拓展顺利、幺麻子已更新申报稿。盈利能力上,原材料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公司进一步优化费用投放,有望贡献利润弹性。
股价表现催化剂:新开门店数量超预期、单店收入增速超预期
核心假设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消费场景持续受限,食品安全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